01.24 《論語》中“君子”與“小人”對舉句說略


《論語》中“君子”與“小人”對舉句說略


宋代宰相趙普說,半部《論語》治天下,足見《論語》的作用。讀《論語》,得智慧,明事理,已是不爭的事實。我們縮小範圍,單賞君子與小人對舉句,便覺得津津有味,韻味無窮。

1.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論語·為政》)(君子團結但是不搞幫派,小人搞幫派,但是不團結。)

這句話主要要理解好兩個字:周、比。“周”是“團結、合群”的意思;“比”(bì)是“勾結、搞幫派”的意思。孔子認為,君子與小人的區別點之一,就是小人結黨營私,與人相勾結,不能與大多數人融洽相處;而君子則不同,他胸懷廣闊,與眾人和諧相處,從不與人相勾結。這種思想在今天仍不失其積極意義。

2.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論語·里仁》)(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鄉土;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恩惠。)

這句話主要理解三個字:懷、土、刑。“懷”是“思念”;“土”是“鄉土”;“刑”是“法制懲罰”。這句話是說,君子與小人這兩個不同類型的人格形態,君子有高尚的道德,他們胸懷遠大,視野開闊,考慮的是國家和社會的事情;而小人則只知道思戀鄉土、小恩小惠,考慮的只有個人和家庭的生計。這也是君子與小人之間的區別點之一。

3.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論語·里仁》)(君子明白大義,小人只知道小利。)

“喻”即“明白、知曉、領悟”。這是孔子學說中對後世影響較大的一句話,廣為人知。這句話明確地提出了“義利”的問題。孔子認為,“利”要服從“義”,要重“義”輕“利”。他的“義”,指服從等級秩序的道德。一個人,如果他一味地追求個人利益,就會犯上作亂,破壞等級秩序,所以,孔子把追求個人利益的人視為小人。這種觀點經過後代儒家的發展,就變成“義”與“利”尖銳對立、非此即彼的“義利”觀了。

4.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論語·述而》)(君子心胸寬廣,能夠包容別人;小人愛斤斤計較,心胸狹窄。)

孔子認為,作為君子,應當有寬廣的胸懷,可以容忍別人,容納各種事情,不計個人利害得失。心胸狹窄,與人為難、與己為難,時常憂愁,侷促不安,就不可能成為君子。這是自古以來人們所熟知的一句名言,許多人常常將此寫成條幅,懸於室中,以激勵自己。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論語·顏淵》)(君子通常成全他人的好事,不破壞別人的事,而小人卻與之完全相反。)

用我們現在的話說就是,與人方便自己方便,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是儒家一貫的思想主張,換句話說,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精神。而小人卻與君子完全相反。

6.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論語·顏淵》)(君子的德行就像風,百姓的德行就像草,風向哪邊吹,草就跟著向哪邊倒。)

此句中的“小人”,可以理解為“老百姓”的意思,不一定就是無德之人。君子用“德風”去影響、改造民風,讓民風也變得好起來。以德化人,才是真正的教化。

7.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君子講求和諧而不同流合汙,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講求協調。)

“和”即“和諧、協調”,“同”即“同流合汙”。君子可以與他周圍的人保持和諧融洽的關係,但他對待任何事情,都必須經過自己大腦的獨立思考,從來不願人云亦云,盲目附和;小人則沒有自己獨立的見解,只求與別人完全一致,而不講求原則,與別人不能保持融洽友好的關係。這雖是就處世為人而言的,其實,在所有的問題上,往往都能體現出“和而不同”和“同而不和”的區別。“和而不同”顯示出孔子思想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

8.君子上達,小人下達。(《論語·憲問》)(君子向上,通達仁義;小人向下,追求名利)

什麼是“上達”和“下達”呢?有兩種理解,一是上達於道,即仁德明智,下達於器,即工農商各業;二是上達長進向上,日近乎高明;下達是沉淪向下,日近乎汙下。可見,君子和小人的行為是一上一下,截然相反的。

願天下多些磊落君子,少些慼慼小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