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大挑”制度:落第举人只要颜值高,也能走上仕途

众所周知,清朝的科举制度非常精密完备,广大知识分子将通过科举考试走上仕途,视为实现人生理想的唯一正道。

按照科举取士的流程,一个读书人要先考取秀才,然后考中举人,再获取进士身份,接下来才会由朝廷派任官职。

但是,考进士,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能够考中的,那是何其少啊!清朝共有举人14万名,而进士只有2.6万多名,相差非常悬殊。

清朝“大挑”制度:落第举人只要颜值高,也能走上仕途

清朝科举考试模拟图。

为了避免庞大的举人群体的人才浪费,1752年,乾隆帝决定实行“大挑”制度,就是考进士连续3次落榜、又确实有才能的,会被朝廷挑出来授予官职。

“大挑”最初每6年举行一次,1814年起改为每12年一次。皇帝派出的王爷负责挑选,吏部负责把举人分组带领引见。王爷将每一组举人分出三六九等,一等授予知县之职,二等授予学正、教谕等,其余的人只好回家继续备考。

清朝“大挑”制度:落第举人只要颜值高,也能走上仕途

清朝举人四方牌。

“大挑”以什么标准选取人才呢?“大挑”没有笔试,只有面试,重在外貌和言谈。但因为参加“大挑”的举人数量有数千人,主持挑选的王爷不可能跟每个人都进行交谈。于是,言谈的标准形同虚设,外貌成为唯一的要求。

在实践中,外貌被分成八个很细的标准,即:同、田、贯、日、气、甲、由、申。所谓“同”,指面方体正;所谓“田”,指举止端凝;所谓“贯”,指体貌颀长;所谓“日”,指骨骼精干。如果外貌有这四种特征,那么恭喜你,你就会被挑中。

清朝“大挑”制度:落第举人只要颜值高,也能走上仕途

清朝进士发榜圣旨。

所谓“气”,指形相不正;所谓“甲”,指上宽下削;所谓“由”,指者上窄下粗;所谓“申”,指上下皆锐而中粗。如果外貌属于这四种情况之一,那么,很遗憾,你出局了。

很难说一个人的能力与外貌有什么直接关系。因此,为防止人才遗漏的“大挑”制度,本身是很不严肃的。

陕西读书人阎敬铭,早年参加会试屡屡败北,继而参加“大挑”打算走捷径进入仕途。但他个头矮小、相貌丑陋,两只眼睛一高一低,再加上不注重穿着,看上去活像个农家翁。 他参加“大挑”时,刚跪下来,就被主事亲王高声喝道: “阎敬铭先起去!”一时间被羞辱得狼狈不堪,灰溜溜地离开。

清朝“大挑”制度:落第举人只要颜值高,也能走上仕途

阎敬铭画像。

阎敬铭受此大辱,后来发奋读书,终于在28岁那年中了进士,点了翰林,后来官至户部尚书、东阁大学士,成为晚清名臣。

作为科举制度的补充,“大挑”使大量落第举人看到了希望,获得了当官的机会。但因这个制度主观性很强,设计不严密,选拔标准不严谨,很难对其历史作用做出多高的评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