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女子”!抗戰時白手起家,改變國內困局,開闢中國行業新紀元!

如今的中國皮革行業,在全國已初步形成了一批專業化分工明確、特色突出、對拉動當地經濟起著舉足輕重作用的皮革生產特色區域和專業市場。全球皮革總需求量約為1.0億平方米,相當於3億張牛皮(標準皮)的產量,中國皮革產量摺合標準皮近7000萬張,約佔全球皮革產量的23.33%。但大多數人不知道,

在抗戰時期,皮革作為依靠進口的工業原材料,極度匱乏。然而就在那時,一位“奇女子”改變了當時困難的局面,她便是我國皮革界的著名專家——潘津生

“奇女子”!抗戰時白手起家,改變國內困局,開闢中國行業新紀元!

潘津生教授,我國皮革界的著名專家,皮革工業協會在全國表彰的第一批“皮革先導獎”獲得者。正是在她的努力下,奠定了我國皮革工業產品分析方法和操作技術規範,為皮革工業的人才培養做出積極貢獻。

衝破世俗偏見,報考應用化學科

“奇女子”!抗戰時白手起家,改變國內困局,開闢中國行業新紀元!

潘津生1910年出生於北京。在那之後的十幾年裡,市場波動,城市動盪變換,面對國弱的局勢,18歲的潘津生衝破世俗的偏見,懷著實業救國的抱負報考了北平大學工學院應用化學科。那時候的舊中國,女子還不像現在自由,大多數女子仍遵循著三從四德,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能夠進學堂的也不過寥寥,更別提學習實業了。但慶幸的是,潘津生的父母皆為開明之人,尊重女兒志願,在學校裡,潘津生的學業尤勝男兒,四年後,她被聘請留校,不僅如此,學校還準備送她去美國深造,可日本人的炮轟聲摧毀了她的出國留學夢,“七七事變”之後,潘津生同家人朋友開啟了逃亡路。

棄筆從業,籌建皮革廠

“奇女子”!抗戰時白手起家,改變國內困局,開闢中國行業新紀元!

一年多的顛沛流離,使得潘津生看盡人生苦難冷暖,既然無法上戰場,不如儘自己所能為國家盡綿薄之力。抗戰時期物資奇缺,包括皮革,而潘津生在學校學習時涉獵過皮革,為供戰時之需,她在重慶北培附近的金剛碑籌建皮革廠,在沒有資金、技術、物資的情況下,住棚子、點油燈、吃粗茶淡飯,真正白手起家。在那種惡劣的條件下,他們生產的皮衣穿到了戰士身上,也就是從那一刻起,潘津生三個字就與皮革緊緊地連在了一起

深入研究,組建皮革專業

“奇女子”!抗戰時白手起家,改變國內困局,開闢中國行業新紀元!

解放後,潘津生教授被輕工業部調到北京工業實驗所從事油脂、皮革方面的研究工作。1958年,北京輕工業學院(現陝西科技大學)成立,潘津生教授又被調到這裡籌建皮革專業。當時的中國,皮革生產力比較落後,企業規模小、經營管理落後、技術裝備差、專業化程度低,培養皮革專業急需的優秀高級科技人才成了潘津生教授最大的願望,為此,她投入了百分百的心力。

教師隊伍、成型教材、設備手段,當時屬於稀缺,潘津生教授迎難而上,沒有教材自己編寫、沒有設備自己動手製作,經過數十年的苦心經營,到後來西北輕工業學院成為全國著名的皮革專業高級人才的搖籃。潘津生教授的學生在製革、皮鞋、皮件、毛皮四大主體行業以及皮革化工、皮革機械、皮革五金等配套行業中都擔當著技術骨幹力量。

為調研,潘津生教授的足跡遍佈全國,在調研時發現問題並於1979年編著出版了《皮革分析檢驗》

一書,現如今,書中提供的各種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術還一直被廣泛應用,在皮革基礎理論和科學研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這本著作在1982年獲得了全國優秀科技圖書二等獎

80歲堅守科研崗位,學生遍天下

“奇女子”!抗戰時白手起家,改變國內困局,開闢中國行業新紀元!

為了祖國皮革事業更好的發展,潘津生教授遠赴歐洲考察皮革市場,77歲時還堅守在講臺上為本科生上課,80歲還帶研究生搞科研。每憶及她,她的學生、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獲得者王全傑教授說:“先生上課,慕名聽課的學生擠滿了教室;課下同學們圍著她,總有著問不完的問題。先生面帶微笑,溫婉謙和,答疑解惑的情景,如在眼前,終生難忘。”潘津生教授一生治學嚴謹,誨人有方,她很好的把遍佈天下的學生作為企業與學校之間的橋樑,既解決了企業技術難題,又增強學校的科研力量。一生的兢兢業業,榮譽也成為她生命中的點綴,潘津生教授主持的科研項目《提高漢口路山羊皮革質量的研究》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戊二醛的合成應用及分析》獲得輕工業部科技三等獎。潘津生教授本人也先後被評為全國高等學校先進科技工作者、輕工業部先進工作者、陝西省優秀教師……

“奇女子”!抗戰時白手起家,改變國內困局,開闢中國行業新紀元!

潘津生教授為中國皮革和輕工業所做的貢獻人們永不會忘。作為新中國第一所輕工高等學校,陝西科技大學在近六十年的發展歷程中,歷經“三次創業、兩次搬遷、一次劃轉”的奮鬥與輝煌,學校一直秉承以“自強不息、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求實創新、銳意進取的科學精神和紮根西部、服務社會的奉獻精神”為內涵的“三創兩遷”精神,恪守“至誠至博”校訓,培養了近15萬名優秀人才,為國家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部分內容整合自網絡和陝西科技大學校友總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