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在稱孩子“寶寶、乖乖”,小心影響TA一生!

昨天去幼兒園接娃放學,聽到不少爸媽見到孩子後都叫著:寶寶、寶貝、乖乖···從幼兒園教室出來的孩子們在這一堆類似的聲音中抬頭辨認著自己的爸媽或是祖輩外祖輩,覓得自家人後露出欣喜的神色,撒腿跑向爸媽身邊。

看著看著我不禁想起了很早之前帶娃上早教那會,有一次上音樂課時老師在進行例行地開場自我介紹,輪到我家娃時,小傢伙不像以往那樣說出自己的大名或小名,而是很突然地蹦出一句奶聲奶氣的“我叫寶寶”,現場老師和其他家長都被逗樂了,陪同的我也啞然而笑。當時笑笑就過去了,之後去上課老師和其他家長都會在這一環節時笑稱我家娃“寶寶”,而我家娃也一改平時的參與,開始在課堂上撒嬌。我突然意識到日常成人給孩子的暱稱其實可能會對孩子產生一定的影響。為此,我在那段時間開始閱讀了一些資料,發現的確像我所感受的那樣,寶寶、乖乖這類暱稱最好在孩子上幼兒園後就儘量不要再使用,改口稱呼孩子正常的小名更為合適。

看看身邊,不少家庭中,“寶寶”“乖乖”“小寶貝兒”是很多爸爸媽媽習慣性用在自己孩子身上的一個暱稱,有些家庭直到寶寶上幼兒園、甚至上小學後都還在這麼稱呼。這其實對孩子的成長並不是好事兒,這類暱稱一般都是起源於嬰兒期,那是爸爸媽媽對孩子喜愛的一種表現,而且對於還只能用哭或咿呀表達情感及需求的嬰兒來說,這種心靈撫慰和情感交流的確不錯。可是就如同安撫奶嘴一樣,

它並不適合一直陪伴著孩子 ,若是孩子上了幼兒園或小學,還在使用這種稱呼,其實很可能會無形中給孩子一種誤解:TA還是個沒有長大的小寶寶。

要知道,當孩子開始集體生活,進入幼兒園,本身是為他不如社會邁出的第一步,他需要開始適應沒有太多人圍著他轉的集體生活,需要學會獨立、學會自理。幼兒園的教育也會引導著孩子們往這方面去成長。而“寶寶”、“貝貝”之類的暱稱就會抵消學校教育帶來的作用,讓孩子依然覺得自己是家中的掌上明珠,是還沒長大的小寶寶。從而導致不少孩子會出現在幼兒園很自立,像個小大人,可是回家了又迴歸到那個愛撒嬌愛發脾氣的小寶貝兒。

或許爸爸媽媽會說,單純的一個稱呼哪有這麼誇張。的確,或許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會受到這類暱稱的明顯影響,可是有些潛移默化和心理層面的感受是無法預估和評測的。我們自己在生活中也會有感覺,使用一些親密的暱稱和直呼姓名給人帶來的感受絕對是不一樣的。而稱呼孩子正式的小名和姓名,一定會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身份不一樣,他長大了,需要自我負責和獨立。這種無形的力量也在孩子言語行為模式中起著點滴作用。

當然,有些爸媽或許會覺得叫習慣了,一時改口很難、很生硬,我個人的建議:可以在孩子某些關鍵點時試著改口,比如送孩子入園時。因為這些時機可以說是孩子人生的一些轉折點,他們將面臨一個新的環境,將接觸一些陌生的新同伴,並需要學會去建立簡單的人際關係。爸爸媽媽這時候改口稱呼孩子,既和外在環境相應,能幫助孩子儘快適應新的狀態,也有助於孩子成長意識的覺醒,增添孩子初涉社會的勇氣和自信心。這種變化是給孩子一個直接的暗示:你長大了,你的身份有變化了,你可以承擔起更多自我責任了。

另外,如果你覺得孩子已經入園了,沒關係,從現在起,爸爸媽媽可以試著慢慢改口,在不同情境下開始改變對孩子的稱呼,讓孩子和我們自己都逐漸適應。這樣也是一樣效果的。因為我自己就是這麼改口過來的。當時發現了問題之後,我特意和家人共同商定了這個改口行為,同時也和早教老師們達成一致稱呼,短短兩週時間,我們便不再使用寶寶這個暱稱了,而我家娃也自然地接受了。

最後想說,其實育兒很多時候沒有絕對真理,有些孩子或許並不會受到稱呼的影響,不過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後請不要再過多地使用寶寶一類的暱稱,改口稱呼孩子的名字,這一點相信對孩子而言並無壞處,不妨調整一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