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女人的死為何令努爾哈赤大開殺戒?又是誰為明朝埋下禍根?

1603年正月,遼東大地還籠罩在一片蕭殺的寒氣之中。位於蘇子河畔的赫圖阿拉卻熱鬧非凡。這裡是努爾哈赤的出生地,也即將成為建州女真的新都城。

從佛阿拉城遷往赫圖阿拉,努爾哈赤的心情是舒暢的。這一年,努爾哈赤四十歲,正是一個男人生命中的巔峰時段。腦力和經驗結合得恰到好處。他有一種預感,在新都城赫圖阿拉,他將開創出更大的的功績,祖先們的在天之靈會護佑他挑戰一切痛苦與磨難。

赫圖阿拉位於佛阿拉的北面,兩者相距20餘里。整座城池建在蘇子河南岸的一片自然突起的臺地之上,與煙囪山遙遙相望。遷都之後,努爾哈赤幾乎動用了轄區內所有的能工巧匠對赫圖阿拉城進行大規模的擴建。歷時五年,新都終於修築完成。新城分為內外兩城,內城主要居住著努爾哈赤的眷屬以及族人親戚。外城則是八旗軍隊的居住地。全城共居住人家2萬戶,約十萬人。據說當時全城軍民的飲水都依賴於這口飲之不盡的罕王井。

這個女人的死為何令努爾哈赤大開殺戒?又是誰為明朝埋下禍根?

二十多年前,在繼母的冷眼中努爾哈赤離開了這裡,而如今,他已經是女真族中最為顯赫的霸主了,努爾哈赤巡視著自己新的都城,心中湧起對未來更多的渴望。

然而此時,雄心萬丈的努爾哈赤卻意外地陷入了悲痛之中。努爾哈赤最為寵愛的妻子孟古因病去世了。孟古是葉赫前國主揚佳努的女兒,現在的葉赫首領納林布祿的親妹妹。她嫁給努爾哈赤的時候只有十四歲。史書記載孟古不僅“器度寬和,莊敬聰慧”,並且為他生下了一個極為優秀的兒子皇太極。因此,努爾哈赤對孟古是愛之極深。

這個女人的死為何令努爾哈赤大開殺戒?又是誰為明朝埋下禍根?

二十九歲的孟古臨終前只有一個要求,就是想見她額娘一面。當時,努爾哈赤已經和葉赫不共戴天。十年前,葉赫糾集九部聯軍打算要吞併他,失敗後還陽奉陰違,不斷的要阻撓他統一。即便如此,努爾哈赤還是派使臣出使葉赫,要接孟古的母親來見她最後一面,結果葉赫拒絕了,努爾哈赤暴怒。

孟古的病逝令努爾哈赤痛心不已。他下令四個婢女為其殉葬,並宰殺了牛馬各一百頭作為祭祀。孟古的靈柩在宮中停放了三年,努爾哈赤才准許下葬。

儘管孟古的去世令努爾哈赤無限悲痛,但他絲毫沒有停下征伐異己、統一女真的步伐。努爾哈赤在一步步蠶食扈倫四部的同時,頻頻向野人女真用兵。

野人女真生活在海西女真的北部,他們是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流域內的另一支龐大的女真人群落。野人女真的部落相對分散,大小部落林立。努爾哈赤花了近10年時間,終於將野人女真的各個部落一一降伏。

這個女人的死為何令努爾哈赤大開殺戒?又是誰為明朝埋下禍根?

努爾哈赤征服野人女真的行動,引起了海西女真烏拉部的強烈不滿。雙方在圖們江畔的烏碣巖爆發了一場激戰。戰鬥的結果是,三千建州兵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攻勢擊潰了一萬烏拉兵。

烏碣巖大戰之後,努爾哈赤並沒有乘勝進兵。雖然烏拉是他統一女真必須掃除的一個障礙,但是,努爾哈赤卻認為目前的時機並未成熟。對於征服烏拉、葉赫這樣的強大部落,努爾哈赤有一個很形象的比喻,他說“大樹豈能驟折,必以斧斤伐之,漸至微細然後能折。相當之國欲一舉取之,豈能盡滅乎。且將所屬城郭盡消平之。獨存其都城。如此,則無僕何以為主,無民何以為君。”

這套理論被後人稱為“伐樹理論”,這也標誌著努爾哈赤不再是一個草莽英雄,經過近三十年的征戰之後,他練成了一顆超人之心。水一樣沉著,弓弦一樣柔韌,冰一樣冷酷。巨大的壓力之下他能夠冷靜的分析敵我局勢,並做出正確的抉擇,他就像是一個獵人,靜靜等待獵物的來臨,然後以雷霆般的動作一舉摧垮他們。

從1589年的元旦算起,紫禁城裡的萬曆皇帝已經有十多年沒有臨朝聽政了。山海關外崛起的女真人,似乎跟他沒有任何的關係。朝政有內閣處理,邊疆有武將們守衛,萬曆皇帝把興趣和熱情完全釋放在紙醉金迷裡面。他整日躲在後宮之中,日日飲酒作樂,常常醉得不省人事。

這個女人的死為何令努爾哈赤大開殺戒?又是誰為明朝埋下禍根?

渾渾噩噩的萬曆皇帝哪裡知道,北方崛起的女真領袖努爾哈赤已經羽翼豐滿。他陰奉陽違的的兩面政策不僅矇蔽了明廷,就連威鎮遼東的李成梁也被他恭順的外表所迷惑。李成梁前後兩度出任遼東總兵官達三十年,這三十年間,努爾哈赤從十三副鎧甲起兵開始,並最終成為女真各部的新霸主。其背後的故事不得不讓人深思。

作為整個遼東地區的最高軍事長官,李成梁不但沒有約束努爾哈赤的發展,甚至有時候還將土地拱手相送。寬甸六堡位於遼東邊牆之外,萬曆二年,在李成梁的大力建議下開始修築軍事據點。竣工之後又開荒八百里,移民六萬進行耕種放牧。其目的在於屯墾戌邊,鞏固軍備。然而,萬曆三十四年李成梁卻突然一改初衷,認為這六堡孤懸邊外,極易引發邊境衝突,於是又下令把六堡的軍民遷回了關內。

此時,萬曆皇帝派出的礦監稅司正橫行遼東,對百姓百般剋剝,遼東人民怨聲沸騰。許多關外的漢民不願內遷而逃入建州,努爾哈赤不費吹灰之力,就得到了八百多里的大片良田美地和大量的人口,當然忠於朝廷的李成梁也並不是刻意為之,他認為自己幫助努爾哈赤,也就是幫助朝廷穩定關外,可實際上,他卻為明朝的滅亡埋下了禍根。

1606年12月,一個雪後初霽的日子。蒙古喀爾喀部五個部落貝勒的使臣來到赫圖阿拉拜見努爾哈赤。他們向努爾哈赤進獻了駱駝、馬匹等禮物,並尊稱努爾哈赤為“昆都侖汗”。“昆都侖”是“恭敬”的意思。因此努爾哈赤也被後世稱作“恭敬汗”。這是努爾哈赤第一次被尊稱為“汗”,努爾哈赤欣然接受了這個蒙古人的尊號。汗即是王,是整個部落的最高領導人,從這一點可以看出,此時的努爾哈赤,已經不再滿足做建州女真部落的首領,他要統治的是遼東所有的女真部落。

努爾哈赤吞滅海西女真哈達部之後,把目標放在了海西輝發部。輝發部地理上夾在建州和葉赫之間,奪取輝發,一方面等於去掉葉赫的一個臂膀;另一方面可以打開去烏拉的通道。於是輝發成為建州和烏拉、葉赫三方明爭暗奪的對象。1607年9月,“恭敬汗”努爾哈赤親自統兵進攻輝發山城。

這個女人的死為何令努爾哈赤大開殺戒?又是誰為明朝埋下禍根?

輝發山城位於輝發河畔的輝發山上,形勢險峻,易守難攻。史書記載,此役,努爾哈赤在攻城之前,早已向城中派出內應。先後有上百精兵扮作商人混入城中。攻城之際,“內應者作亂開門,迎兵驅入,城中大亂,以致於失守”。在強大的建州軍面前,輝發則顯得不堪一擊。

九十年後,也就是1698年7月的一天,努爾哈赤的曾孫康熙來盛京拜謁祖陵,然後到輝發城圍獵。望著已經荒廢的輝發古城,康熙感慨萬千,寫下了《行圍輝發》一詩“鐵馬金戈百戰時,戎衣辛苦首開基。榻邊鼾睡聲先定,始布中原一著棋。”

這個女人的死為何令努爾哈赤大開殺戒?又是誰為明朝埋下禍根?

1608年的6月,遼東總兵李成梁卸任。功成名就的他此時已是八十三歲高齡。李成梁先後兩次任遼東總兵,只要他在,靠掠奪為生的女真各部不敢對大明王朝動半點心思,這其中也包括當時的努爾哈赤。當鬚髮皆白的李成梁從廣寧啟程回京之時,他還堅定的認為,自己培養了努爾哈赤,大明的邊疆從此再無戰事,可是這位自負的老人哪裡知道,為大明王朝埋下禍根的人正是他自己。而戰無不勝的努爾哈赤,也將迎來他生命中第一個無法逾越的強大對手。

明日【哇真象】,小哇繼續為您講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