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東方大劇院主體拆除,你還記得過去的老大劇院嗎?

小甜貓喵喵喵

從去年的春節前開始,東方大劇院就開始了拆遷,上面條幅上醒目的寫著:致敬一個時代——再見,省文化中心。

直到4月21日晚,一聲震耳欲聾的轟鳴聲,宣告了東方大劇院的落幕,這是結束,也是新的開始,據說,東方大劇院新址已經選定在長春市南部都市經濟開發區南四環路以南、甲三路(新明街)以西、丙四十一路以北、丙六十九路(華昌街)以東。毗鄰人民大街建設的光明公園西側。

但是對許多老長春人而言,原來的長春東方大劇院留給他們的記憶是無法替代的。

東方大劇院上世紀90年代放映通宵港產電影的歲月,依然是當年附近幾所高校的大學生們共同追憶的似水年華。1992年到1995年,長春的演出市場尚不繁榮,東方大劇院的使命是愛國主義教育陣地。《開國大典》和三大戰役等愛國影片,場場爆滿。

那是一個沒有萬達院線的年代,沒有七八個影廳和多部影片同時上映,僅有的一個大影廳可以容納1500多人。場內放映愛國主義影片,場外近2000平方米的前廳和環廊進行愛國主義作品展,將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和紅巖魂紀念館的部分展品在大劇院展出,對中小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最後一次東方大劇院裝修是在2009年,為了紀念國慶六十週年,政府特意拿出2500萬元進行建築維護。

東方大劇院的最後一場演出,是吉林省歌舞團最新的代表作《人·參》,很多長春人都去現場認真的看完了這場落下時代大幕的吉林特色舞臺劇。默默的佇立在大劇院稍顯落寞的骨架前,進行著最後一場告別。

再見,東方大劇院,願你再出現在長春人眼前時,恰似好友重逢。

長春東方大劇院主體已經拆除,你還記得過去的老大劇院嗎?你的青春記憶曾和它有關嗎?


中國吉林網

來答一下。東方大劇院對於咱老長春人來說十分熟悉,長春東方大劇院曾陪伴我們多年,如今已成為廢墟。還記得高中在這兒排的話劇,看來以後只存在在記憶中了,讓我們一起告別揮灑過青春的地方!雖然有些網友深表遺憾,畢竟一個時代,芳華逝去,但我們同樣可以對新建築充滿期待滴,希望新的商業體能帶動周邊商業群。

21日伴隨轟鳴聲,曾經矗立28年的東方大劇院不見了!據悉省文化活動中心新地址已經確定,就在南部新城。南四環南邊,光明公園西側。包括大劇院、音樂廳、多功能廳、美術館、東北抗日聯軍紀念館等。

原址未來將建設城市綜合體,最終規劃還未完成,基本業態都會有,包括大型商業中心、公寓和住宅等其他產品。

吉林省東方大劇院始建於1990年,一直是長春市的地標建築。曾幾何時它代表著長春的文化中心。這座大型的綜合樓體以東方大劇院為主體,包括省博物院、省交響樂團、省歌舞團以及園東賓館等單位,吉林省東方大劇院曾接待過柬埔寨西哈努克國王、泰國的詩琳通公主等政要。

承辦過像亞洲藝術節開幕式晚會、電影節這樣的重大活動。平均每年都有二十幾個國家和地區的表演團體來此,為春城人民獻上異域風情的精彩演出。

東方大劇院的鼎盛時期,擁有1000平方米的前廳,四個400多平方米的休息廳。舞臺裝有升降池,可供百人交響樂隊演奏,後臺可供400人同時演出。

網友回覆

獨家記憶裡的我 : 經常承辦一些三線低端演出的地方,早拆早好,不如2011年就拆掉蓋萬象城,這裡又不是什麼文物。沒有早早建設高端的演出場所暴露了這個城市短淺的目光。

長白山下美人松 : 長春的老建築都被拆除了,旁邊的省會城市都在保留

額謝特:扒了挺好 比我家這強 前後左右全是鐵皮圍上了

沒有王不能出單:有那麼誇張嗎?

啵啵寵物美食烘焙:來長春十年,從來沒進去過,看來是失去了它的作用了

我只是想取個長一點的名字不行嗎:期待新址吧

阿依舍1207:可以拆,但應該選址重建,發展經濟沒問題,文化也得重視。

史迪仔支持立農:歡迎帶來新動力,長春商業新的指標。

(xtm)


新文化報

曾經的省文化活動中心,想必大家一想看歌劇、話劇、音樂會等演出時,都會想起一個熟悉的名字——原東方大劇院、原吉林省歌劇院。它從九十年代開始走進人們的視野,經歷二十多年的雨雪風霜,終於在2018年4月21日當天暫時結束了它的使命。在城市改造升級中,省文化活動中心的拆除為功能分區佈局調整,因為它的建築功能與城市的功能規劃存在矛盾,拆除是為了適應城市新發展的需要。在長春人看來,省文化活動中心所處的地段是城市中心的代表地。如今隨著周圍一棟棟高樓的拔地而起,它越來越顯得低調和落寞,伴隨著周圍商業發展的不斷成熟,這片舊樓退出片區舞臺也成為一種必然。

吉林省東方大劇院曾經接待過柬埔寨西哈努克國王、泰國的詩琳通公主等政要。

承辦過像亞洲藝術節開幕式晚會、電影節這樣的重大活動。平均每年都有二十幾個國家和地區的表演團體來此,為春城人民獻上異域風情的精彩演出。

東方大劇院——一座見證了我們城市發展的建築,一座承載了我們歷史記憶的建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