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钱儿的英文启蒙第一课——手把手教你最实用的英文启蒙方法

公号写了两年多,除了一路陪伴的温暖老友们,还有越来越多新朋友聚集在这里。

后台每天都有留言说,在盼着关于孩子英文启蒙的文字。其实相关文章,之前写了不少,而且录过相关节目。

当年听着节目的孩子们,跟钱儿同学一样慢慢长大了,从最初的绘本,已经开始沉迷于文字密密的小说中。

小长假最后一天,依然与大家一起重温这六期节目,也特别推荐爸爸妈妈们读一下相关文字,或许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上手和使用。

以下为正文——


不知从何时开始,“英语启蒙”这件事,成了很多父母的心上大石,似乎若没有在孩子降临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天,给他们开始英文学习,那么肯定会落在起跑线上。

于是每天都会有人来留言说——

孩子已经快一岁了,是不是来不及启蒙了?孩子一岁半了,给他读书最多就能坐住听一本就不喜欢了,是不是我把黄金时间耽误了?我每天都给孩子讲不同的英文故事,可是她听完既不会读更不会复述,我都讲了那么多本了,得讲多少本才能看见效果啊?

我孩子都四岁了,从出生就隔三差五给他磨耳朵,可是到现在还是什么都看不懂也听不懂,就爱听中文故事,不喜欢英语,我应该怎么办?我和老公英语都不好,特别是口语,怕教坏了孩子,不教又着急,想来想去还是在拖着,好心塞。。。

形形色色的问题,困扰着我们这一代焦虑的中国父母。

然而英语启蒙是否一定要从出生的一刻就立即开始?没有及早开始是否就错过了最佳时机?怎样的启蒙方式最为有效?英文不好,或是英文基础尚可但口音不够好的爸爸妈妈,是否就不能给孩子启蒙了?怎样的启蒙方式,会是事半功倍的?今天,咱们就详细来聊聊。

英文启蒙的最佳时机

不同于很多理论所提倡的,英文启蒙从0岁开始,我认为最佳的英文启蒙年龄,是孩子的强势母语(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是中文)基本达到一个连贯自如表达,同时对成人较为复杂的语言也能大致理解的阶段。也就是说,孩子用中文能够条理较为清楚地表达意思,也能较好跟大人沟通的时候。

语音有些含糊,或个别字发音不标准都无碍,有了基本句式,说明开始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每个孩子发育时间表略有差异,有的孩子两岁左右就能做得很好,有的可能三岁了依然困难。所以这个启蒙的比较适合时机,取一个平均数,大约是在2.5-3岁。

相应的,如果你的孩子发育较早,就可以早点开始,发育晚呢,就推迟一些。

孩子三岁前要做的事

有人可能会问,按你上面说的启蒙时间,是否三岁前就什么都不用做了?当然不是!

我所指的最佳启蒙时期,是指可以有计划,有系统地给孩子开始一些规律性学习的年龄。从三岁左右开始,无论是从孩子的理解力,接受程度,还是专注力的持续时长等方面,都与小宝宝不可同日而语。此时开始规律性学习,效率性与互动的有效性会比较高,也相对易于坚持下去。

而在此之前,如果你能动手给孩子开始,肯定是一个很好的积累过程。只是我觉得孩子三岁前爸爸妈妈们真的可以让自己放松一些,给孩子主要以儿歌,童谣,动画片和最简单的绘本,量不需要太大,来初步建立孩子对这门语言的基本认识,并渐渐熟悉与接纳它。

这是一个语言学习的预备阶段,儿歌,童谣,动画片、绘本等等形式未必全都要用,择其一二,按照孩子兴趣,让它们成为孩子生活中一个可以接受并熟悉的存在就好。

三岁前可供选择的资源有哪些?

(一)儿歌和童谣

孩子很小的时候,我们总是担心看动画片会伤害视力,因此最适合的方式是听。可以听的资源很多,比较容易找到的资源是:

1.Wee sing系列欧美经典儿歌

2.Gymboree金宝贝系列

3.Mother goose鹅妈妈童谣

4. dr seuss苏斯博士等等。

(二)视频和动画片

对于那些并不排斥给孩子看动画片的家长来说,我会推荐在孩子一岁左右《Baby Signs》,这是一部教给孩子一些简单手语的早教动画片,不但能让孩子接触英语,而且还能学习手语。

里面有小猴子和小熊人偶,另外示范的都是小宝宝,让孩子在还不能用语言表达需求的时候,通过手部动作来表达自己的需求,比如口渴了,肚子饿了,要换纸尿裤了,等等。

需要提醒的是,Baby signs并不需要家长英语特别好,基本会点英语就能看懂,不会英语看孩子的动作也能明白是在做什么。强烈推荐爸爸妈妈陪伴孩子一起看,因为孩子的手语是用来跟你沟通用的,如果孩子学会做了,你却不明白意思,那就毫无意义可言了。

一岁半左右就可以开始看动画片

了。适合低龄宝宝的动画片推荐:

1.In the Night garden 花园宝宝(钱儿小时的最爱)

2.Caillou 卡由

3.Maisy小鼠波波和他的朋友们

4.Peppa Pig粉红猪小妹

(三)绘本故事

三岁前,给孩子看的绘本最好选择词汇简单,重复性比较高的种类。比如这种游戏类的:《Peek-A-Boo Who?》(猜猜我是谁?)

这是钱儿的英文启蒙第一课——手把手教你最实用的英文启蒙方法

翻开上面覆盖的图形,下面是动物的全部样子。每页只有一两个词语,很简单。钱儿小时非常喜欢这种书, 除了能让孩子了解基本的动物说法,还可以扩展讲讲颜色。

这是钱儿的英文启蒙第一课——手把手教你最实用的英文启蒙方法

这是钱儿的英文启蒙第一课——手把手教你最实用的英文启蒙方法

比如这种学字母的书:

《abc with Peppa》(跟粉红猪小妹学ABC),每个字母结合一个单词,是比较容易记住的。

这是钱儿的英文启蒙第一课——手把手教你最实用的英文启蒙方法

这是钱儿的英文启蒙第一课——手把手教你最实用的英文启蒙方法

再比如这种既有文学启蒙,又能学英语的书:

《Pride & Prejudice》(傲慢与偏见)

这是钱儿的英文启蒙第一课——手把手教你最实用的英文启蒙方法

你千万别被这种书名吓到,以为是多高深的世界名著绘本,其实在最初,它就可以单纯地是一本学数字的书,让孩子按照右边图形的提示从1学到10。

这是钱儿的英文启蒙第一课——手把手教你最实用的英文启蒙方法

我比较喜欢收集这类绘本,因为使用期可以很长。等孩子稍微大点,就可以把这本当做最最简明版的文学故事启蒙读本。

这是钱儿的英文启蒙第一课——手把手教你最实用的英文启蒙方法

1个英国村庄,2位绅士,3所房子,4桩姻缘,5位姐妹,6匹马,7个穿制服的士兵,8位音乐家,9件美丽的舞会礼服,10千英镑一年(1万镑)。

这是钱儿的英文启蒙第一课——手把手教你最实用的英文启蒙方法

简简单单10个数字,就能提示线索讲出一部名著。

这些纸板类的绘本只是我举的几个例子,并不表示就是最好最合适的。这个阶段买绘本,原则就是句式越简单,词汇越常用越好。让孩子觉得好看好玩就足够了。

三岁起,英语启蒙我该如何动手?

从三岁起(按照上面我说的第一条,也或许对你家孩子来说会是两岁或四岁都没关系),可以开始规划给孩子开始规律的英语启蒙了。三岁前做的事,还可以继续做,但可供选择的范围一下子大了很多。

这个时期的英语启蒙方式,简单来说就是:原版绘本+分级读物+英文小常识+英文儿歌或童谣。为了不让孩子对英语产生排斥情绪,我还在这个过程中加上了中文绘本故事。

看着有点晕是吗?没关系,选择什么样的材料,怎么实施,如何讲解,我这里提供给大家一个样本。未必适合所有孩子,但根据我这里的数据统计,上万名孩子都从中受益。

这是钱儿四岁前后我给他录的一系列节目,推荐爸爸妈妈一定一定陪孩子听一次,我相信会对你的英语启蒙方式有启发。音频请直接点击这里:

具体内容是这样的:

1.原版绘本故事《Brown bear, brown bear,what do you see?》

这是钱儿的英文启蒙第一课——手把手教你最实用的英文启蒙方法

这是非常经典入门级绘本故事,朗朗上口。给钱儿讲了几次他就能不看书,只凭记忆自己从头说到尾了。听过不同版本的音频,这个唱歌的老头,我不是很喜欢,但没想到钱儿很喜欢,听了两次,就能跟着唱,抑扬顿挫和节奏感都很好。有时孩子的兴趣点真的跟大人完全不同。

这种原版绘本我的讲解方式通常是,第一次讲时,一句英文,一句中文,让孩子清楚故事的大意,第二次看孩子要求,如果他希望讲中文,我还会讲。第三次可能只会有个别关键词讲中文,后面就只读英文了。

在中国的国情环境下,大部分的父母很难做到启蒙初期就完全用英文给孩子讲故事并解释,而大多数孩子,也很难接受完全不讲解的启蒙方式。所以我们理念上知道最好不一句一句翻译给孩子听,我们鼓励孩子建立英语思维而不是像我们小时一样一句一句由中文翻译到英文,可实际操作起来你就知道难度有多大了。

在启蒙最初的词汇和简单句式积累以及语感初步建立阶段,如何保持孩子的语言学习兴趣,才是最为重要的。天书有多少人能听进去呢?听懂了才有进行下去的动力。

因此爸爸妈妈们真不必担心自己的中文解释会让孩子回到我们当年的老路,重要的是领孩子上路,后面当他们有了一定的积累,并且对这种语言建立了兴趣和学习的信心,利用各种资源培养英文思维方式,并不是难事。

2.《Big feet》

这是钱儿的英文启蒙第一课——手把手教你最实用的英文启蒙方法

(图片来自网络)

这是Oxford Reading Tree牛津阅读树第一级中的一本。Oxford reading tree牛津阅读树,是非常经典的分级读物,我也一直在单独录制讲解音频,启蒙阶段从Stage1第一阶开始比较容易上手。因为这本的内容当时钱儿已经非常非常熟悉了,所以我没有讲解中文意思,只给了音频让他巩固一下。

没有读过这本书的孩子,光听音频,反复几次也能跟着说下来,只是家长最好给解释下里面的关键词,比如monster怪物,dinosaur恐龙和giant巨人。

音频是Oxford自带的,一句一句跟读肯定来得及。

Come and look at this.

Is it a big monster?

Come and look at this.

Is it a big dinosaur?

Come and look at this.

Is it a big giant?

No, it is dad!

我个人认为,分级读物来作为英文启蒙素材,比绘本要适合千万倍。因为分级读物的难度界定和递增是非常稳定并且规律的。如果你按照一套教材从头到尾读下来,也会学的比较系统。

而绘本呢,因为难度很参差,其实更适合母语孩子。因为他们只需要去学习里面遇到的新词汇,而不用对语言的意思进行二次消化。

3.中文绘本故事《一个下雨天》

这是钱儿的英文启蒙第一课——手把手教你最实用的英文启蒙方法

在英语启蒙阶段,保持孩子兴趣,并循序渐进地进展,是最为完美的状态。如果二者不能兼得,那么保护兴趣应该是放在第一位的。

因此通常孩子听了一会儿英文,我就会给搭配一本中文故事,孩子会觉得比较亲切,也算一种休息和调剂,利于孩子注意力继续保持下去。

这本《一个下雨天》,是本低幼读物,两三岁就可以读了。其实四岁听这个故事稍微有点幼稚,但钱儿很喜欢。

这本书很适合数字启蒙的孩子,主要就是从1数到10。钱儿喜欢不看书,自己念叨1只什么什么,2只什么什么,一直说到10,我觉得练记忆力也是不错的。

另外钱儿听故事,特别喜欢一些无关紧要的信息,比如开头本书献给我的妻子。。。,所以我都是能念多少就给他念多少,嘿嘿。

4.英文小常识(12个月+一周7天的英语读法)

这是钱儿的英文启蒙第一课——手把手教你最实用的英文启蒙方法

英文小常识,我们一般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教给孩子。然而我在之前教孩子英语的那些年,发现有的孩子词汇量并不小,阅读做得尚可,但到了口语和写作,就极为困难,脑袋里空空的,仿佛什么都没学过一样。

后来我试着给他们分主题教学。比如一年十二个月,一周七天,比如常见的气候词汇,各种交通工具,比如跟厨房有关的词汇,比如青蛙从一只蝌蚪变化的全过程。。。

这样以来,孩子的词汇都是一个包一个包接收到,并且与某些特定场景相结合,这样在使用时,就可以把相关周边词汇一下子调动起来,无论是谈话还是写作,词汇都会很丰富。

另外按主题打包的词汇记忆还特别牢,不容易忘掉,因为词汇之间有一定的规律性或是关联性。比如一周七天,孩子记住Monday, Tuesday,后面也会顺势记住每一天都是以-day结尾。

比如蝌蚪变青蛙这件事,环环相扣,孩子从 tadpoles蝌蚪开始想起,眼前有一步一步变化的场景,怎么长出腿,蜕化掉尾巴,这些相关的词汇,就都很容易记得了。如果你只是跟孩子说变化环节中的某个词,孩子很快就会忘掉。其实成年人记单词也是同理的。

5.《Go away, Floppy》

这是钱儿的英文启蒙第一课——手把手教你最实用的英文启蒙方法

(图片来自网络)

这个跟上面第二个《Big Feet》一样,也是Oxford reading tree分级阅读系列一级的其中一本。

最启蒙最初阶段,我每周只给钱儿读两本这种分级读物,进度非常缓慢,先是我们一起看书读,然后就是直接听音频复习了。慢慢等他完全适应了这个节奏,就增加到一周三本,每天一本,每天两本。。。

Go away,Floppy!

Go away,Floppy!

We are skipping!

Go away,Floppy!

We are painting!

Come back,Floppy!

Floppy,Come back!

We are sorry!

6.英文儿歌 Bingo

这是钱儿的英文启蒙第一课——手把手教你最实用的英文启蒙方法

儿歌是孩子们非常容易接受的一种英文学习方式。在孩子三岁前,我们肯定是给孩子也听过不少,有些孩子可能都能跟着唱,但具体唱的什么,发音是否准确,歌词是否唱对了,三岁前基本可以不必追究,只是有个基本韵律感就很好。

到三岁后,可以稍微精进一步,未必都要讲意思,因为有的儿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至少告诉孩子这首歌是关于什么的,比如这首歌是讲农夫有条叫Bingo的狗狗。

在知道了大意的基础上,爸爸妈妈们可以陪小朋友把歌词念清楚。孩子如果跟读几次能读好,就能唱得很开心了。或者,也可以听几次歌,再跟读歌词,然后再唱歌。

全部歌词如下:

There was a farmer had a dog, and bingo was his name, OH!

B-I-N-G-O! B-I-N-G-O! B-I-N-G-O!

And bingo was his name, Oh!

There was a farmer had a dog, and bingo was his name, OH!

I-N-G-O! I-N-G-O! I-N-G-O!

And bingo was his name, Oh!

There was a farmer had a dog, and bingo was his name, OH!

N-G-O! N-G-O! N-G-O!

And bingo was his name, Oh!

There was a farmer had a dog, and bingo was his name, OH!

G-O! G-O! G-O!

And bingo was his name, Oh!

There was a farmer had a dog, and bingo was his name, OH!

O! O! O!

And bingo was his name, Oh!

There was a farmer had a dog, and bingo was his name, OH!

And bingo was his name, Oh!

这样的儿歌通常会有很多个演唱版本,如果某一个不是孩子喜欢的,可以尝试选其他的。

有些爸爸妈妈会觉得我列出的“原版绘本+分级读物+英文小常识+英文儿歌或童谣”模式看上去好像很多,时间也很长,但其实,以上这一期节目的全部内容时长,不到12分钟,其中还包括了几分钟的中文故事,所以纯英文内容连10分钟都不到。

如果你给孩子听音频的话,每天幼儿园或上学来回路上完全能够实现。如果你愿意花更多时间拿着书跟孩子细细讲解,或是根据孩子情况适当加量的话,每天20分钟,最多不超过半小时,也做完了。对大人和孩子,都不吃力。

有时会有留言问我,为什么我给孩子听了,他什么都没听会?我想说,任何东西,只听一两遍就换新的,效果都不会很明显。以上这些内容,我建议给孩子连续听上一周左右,再进行新的内容。

英文启蒙阶段,不必苛求进度,当然也不是只投入不问产出。“磨耳朵”是现下很流行的一个词汇,有些家长会走入磨耳朵的误区,认为只要给孩子提供足够多的资源就行了,只管投入,不问产出,仿佛你给孩子进行了启蒙教育后,要求孩子有长进是一种功利化的表现。

然而在我看来,让孩子自己磨耳朵,其实只是家长的一种自我偷懒和自我解脱的最好借口。有效的磨耳朵方式,需要父母付出更多筛选,对比和关注引导孩子的时间与心力。

我们给孩子进行了启蒙教育,就必须要看到孩子的进步,虽然可能只是缓慢的,微小的进步。这并不代表我们功利,而是这种小小的进步能够促使家长更好的坚持,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孩子小有成就感并乐于继续下去。

只投入完全不考虑产出的英文启蒙适用于三岁前,而三岁后,有收获和进步的学习,才是一种良性循环。

如果你一直不知如何动手,读完以上文字,我想你大致也有了清晰的思路。小宝宝按照三岁前的思路来做,三岁以上的孩子,就从我的这期节目开始吧。

这样的节目,我做了六期,建议大家每周给孩子听一期,最多不超过两期,反复听。

六期听熟后,你会看到孩子的变化,同时,我相信作为父母的你,也大致有了进行的方向,可以依照这个模式进展下去。

里面所有的内容都可以根据你手头现有资源调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