襪業源流史(連載二十七)

四、足衣、膝褲、絝及其它

“襪”在以《說文》為代表的詞典中都被解釋為足衣,古時所稱“足衣”,有內外之分,既指鞋,也包括襪。實際上作為“襪”的“足衣”在廣義上包括所有的護腿裝束。作為足之內衣的襪子,至遲出現在周代,最初稱為“角襪”。只是那時的襪子還很原始,只是用一塊皮革包裹並捆綁在腳上而成。襪子成為一種較普遍的足衣,一般認為是在漢代。在湖南長沙馬工堆的一號漢墓中,就出土了漢代的足衣。明·彭大翼《山堂肆考·緰襪》:“七林詠美人足飾曰‘文綦防紲,緰襪羅縢,紲足衣,縢足纒,緰布也。王符潛夫論飾襪必緰。”鍾毓龍《上古秘史》第三十七回:“又出一種草,土人叫它烏拉草,又細又軟,又輕又暖,這種草遍地皆是,一到冬天,那些人民都取了它來作臥具,或襯衣衫,或借足衣,非常溫暖。”清·曾國藩《經史百家雜抄·採菲錄》:“足衣盡去,則見腿腕斜拐,足底平直,全長五寸,足根與踵接連成坡。”而作為廣義上的護腿裝束,“足衣”除了“襪子”之外,還有“膝褲”“袴”“雙纏”“行縢”“束縛”“在下”“邪幅”“末才”等稱呼。

清趙翼《陔餘叢考》卷三十三“襪、膝褲”條:俗以男子足衣為襪,女子足衣為膝褲。古時則女子亦稱襪,男子亦稱膝褲。《左傳》不脫襪而登席。《漢書》王生謂張釋之曰:“我襪解,為我結襪。”此男子稱襪也。《洛神賦》羅襪生塵,李白詩“兩足白如霜,不著鴉頭襪”,杜牧詠襪詩“纖纖玉筍裹春雲”,《道山新聞》窅娘以帛繞足,素襪舞其中。此女子亦稱襪也。秦檜死,高宗謂楊和王曰:“朕今日始免膝褲中置匕首矣。”此男子亦稱膝褲也。是以呂藍衍《言鯖》謂襪即膝褲。然今俗襪有底,而膝褲無底,形制各別。按《炙轂子》曰:三代謂之角襪,前後兩隻相成,中心繫帶。則古時襪之制,正與今膝褲同,豈古之所謂襪,本如今膝褲之制,後人改為有底,遂分其名,而一則稱襪,一則稱膝褲耶?

袴和絝是腿衣,在古語中同“褲”,在中國,袴的出現很早,據目前掌握的資料來看,早在商周時期,人們的下體已著有袴。那時的褲子都被做成兩隻褲管,其形制與後世的套褲相似,上達於膝,下及於踝,著時套在脛上,以繩帶繫縛,故又被稱為“脛衣”。《說文》卷十三上:“袴,脛衣也。”段注:“今所謂套袴也。左右各一,分衣兩脛。”從居延漢簡上所見到的有關袴的記錄,往往和鞋襪一樣,以“兩”字計數,就是這個緣故。由此可見,最初的褲子僅僅能遮護脛部,膝蓋以上則完全赤露。穿著這種“褲子”,外面須加其它服飾遮掩。所以,古人在袴的外面,又加裳。

古代人上身穿的“衣”下身穿的叫“裳”。所謂裳就是大裙子。一走,兩腿呼呼進風。有錢人為保暖,兩條小腿各套上長筒襪,這種襪子叫“絝”,類似於現代的九分褲。更有錢人用細滑的絲織品做襪子,就叫“紈”。將紈絝二字合併,就是指富貴人家子弟穿的細絹做成的褲子,泛指有錢人家子弟的華美衣著,以此借指富貴人家的子弟。

《漢書·敘傳》:“出與王、許子弟為群,在於綺襦紈袴之間,非其好也。”

又以“行縢”為足衣,《淮南子》:“纒以朱絲。”《古樂府》有“雙行纒謂行縢,即足衣也。”這裡的行縢即綁腿布。《詩·小雅·采菽》:“邪幅在下。”漢·鄭玄《箋》:“邪幅,如今行縢也。逼束其脛,自足至膝,故曰在下。”《三國志·吳志·呂蒙傳》:“蒙陰賒貰,為兵作絳衣行縢。”《宋史·志·輿服一》:“輦官服色:武弁,黃纈對鳳袍,黃絹勒帛,紫生色袒帶,紫絹行縢。”宋·陸游《夜話贈華師》詩:“猶能遍參在,為我買行縢。”清·郭慶藩《莊子集釋》卷八中:“束縛,謂行縢也。言命閽則足不必完,鈃踵急行則於足也又加之束縛。”清·趙翼《億生乞假南歸》詩:“自是名流憐臭味,相思何日辦行縢?”

“接靿”蓋指靴筒或襪筒之屬。“接靿”,《敦煌音義匯考》引《吐魯番出土文書·唐咸亨三年新婦為阿公録在生功德疏》“兩色綾接䩕”,而疑“接靿”為“接䩕”之訛,實際上上揭吐魯番出土文書“䩕”字原卷作“

襪業源流史(連載二十七)

”字,實為“靿”草書之變,同一寫卷下文有“墨緑紬綾襪一量錦”,末字亦為“靿”字草書。 (此二“靿”字《吐魯番出土文書〔叄〕》皆錄作“”)

“靿”,《集韻·效韻》於教切:“俗謂靴曰靿。”指靴筒。因其典鞋面相接,故稱“接靿”。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忠志》:“安祿山恩寵莫比,錫賚無數,其所賜品目,有……金花獅子瓶、平脫著足迭子、熟線綾接靿。”正用“接靿”一詞,“靿”也可通“袎”,指襪筒。俄敦2822號《蒙學字書·衣物部第三》中正有“韈靿”之名:“絲鞋,朝靴,木履,草履,韈靿。”這裡可以看到“接靿”“韈靿”可以視為襪筒的存在。

襪業源流史(連載二十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