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送面積有哪些形式?贈送面積真的划算嗎?

什麼是贈送面積?

比較客觀的說法,贈送面積即為買房送面積,是指利用設計規範,設計出既可以提供業主利用,又不計入銷售面積或只計一半面積的空間,以提高得房率的一種手段。

贈送面積一些有哪些形式?

贈送面積形式很多,比較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贈送面積有哪些形式?贈送面積真的划算嗎?

,入戶花園。

點評:面積大小決定好評度。

贈送方式:在主體結構內的陽臺,應按其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全面積;陽臺進深不小於1.8米,計算1/2面積。

第二,陽臺。

點評:小戶型大陽臺很受歡迎。

贈送方式:一般來說只要是凹進來的陽臺要算全部面積,凸出建築物外邊的陽臺應按其結構底板水平投影面積計算1/2。

第三,露臺。

點評:弄清權屬很重要。

贈送方式:露臺一般出現在樓盤的頂樓或者是一些錯層單位,由於露臺處於房間戶型之外,所以都不算建築面積。

第四,地下室。

點評:不再是免費午餐。

贈送方式:地下室、半地下室應按其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結構2.2米及以上的,應計算全面積;結構在2.2米以下的,應計算1/2面積。

第五,夾層。

點評:不實用,堪稱“雞肋”。

所謂夾層直觀的理解就是在樓層中附加的樓層,結構在2.2米及以上的,應計算全面積;結構在2.2米下的,應計算1/2面積。

第六,大凸窗。

點評:它真的就是你的。

也就是不落地的飄窗啦。大部分開發商會將飄窗作為贈送面積促進銷售,其實根據規定,有臺階的飄窗只要窗戶的高度不超過2.2米,就不需要計入銷售面積。也就是說,由大凸窗擴大的房屋實際使用面積,其實根本就是你的,無所謂送與不送。

對於購房者來說,贈送面積看起來好像是挺划算的,既能節約購房成本,又能提升使用率,居住舒適度也變高了,生活也更有情趣了。但是從上面的介紹中,其實也可以發現,所謂的贈送面積,要麼是不合規範的,要麼本來就是業主的,根本沒有贈送之說。

給你一張圖,看清贈送面積背後的真相。

贈送面積有哪些形式?贈送面積真的划算嗎?

贈送面積有哪些形式?贈送面積真的划算嗎?

既然是這樣,實際購房時,要怎麼知道某一“面積”真的是贈送的呢?

專業人士表示:實際上真正贈送面積,就是在產權證上實際面積上收錢打折,比如產權證上120㎡的房子,開發商只收110㎡的錢,那10㎡才能算是贈送,否則就不能算作贈送面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