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愛控制的姥姥,為何一個膽小內向,一個活潑外向?

那些真正幸福快樂的孩子,是那些真正獲得了自由的孩子。他在生活中獲得了尊重,所以他學會了尊重,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他在生活中體味了寬容,他就不會小肚雞腸、頤指氣使、心胸狹隘;他在生活中很少受到干涉,所以他拒絕干涉,不要別人干涉,也不去幹涉別人;他被當作一個獨立的人來對待,他就獲得了把控自己的力量,不被壞習慣操縱,有力量選擇健康的東西。

——尹建莉

尹建莉父母學堂輔導員 盼媽高海潤

文|高海潤

家有愛控制的姥姥,為何一個膽小內向,一個活潑外向?

01

作為父母,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懂事貼心,行為有分寸,但事實往往不盡人意,很多孩子慢慢形成了下面兩種性格。

第一類是膽小慢熱,或過於乖巧懂事。懂事貼心不是出於自己的意願,而是討好別人或怕別人生氣。

第二類是經常調皮搗蛋,不守規矩,常常令家長和老師頭疼不已。

那孩子的性格特點是怎麼形成的呢?其實天生因素僅佔三成,另外七成是家庭和環境影響的結果。

孩子之所以要麼過於膽小慢熱,要麼過於調皮搗蛋,多半都是家人對孩子控制太多。(出於為了形成好習慣,或怕被磕到碰到,怕被凍著,嫌髒,嫌吃得少之類的原因,經常阻止孩子不能這樣或要求孩子必須那樣)

不同的是,前者的家人比較強勢,孩子經常反抗無效,久而久之,只好妥協;而後者的家長總愛嘮叨,孩子不聽就算了,久而久之,孩子覺得大人不允許做的事,他做了也沒什麼不良後果。所以就把大人的話當耳旁風,該聽的不該聽的都不聽,或大人不在身邊的時候偷偷做。

02

暑假我帶著孩子走親訪友,見了老同學和她們的孩子,當媽的人話題自然少不了教育孩子。有的說孩子太膽小,有的說孩子太調皮。因為大家比較熟悉,所以盼媽說話也比較直接,當起“挑錯老師”來。

相信下面的對話,會對嫌孩子膽小慢熱的父母有所啟發。

(,老同學的名字我就分別以YY媽和TT媽代表啦。YY比盼盼大9個月,也是二年級的小辣椒,以前經常和盼盼一起玩。TT比盼盼小一歲多,正在上幼兒園大班)

TT媽:“我女兒脾氣特別好,可就是沒主見,即使跟比她小的孩子一起玩,也是聽從指揮的小跟班。這孩子怎麼跟我一點也不像呢?”

盼媽:“我猜是因為家人對孩子控制太多,很多事又必須按照成人的意見來,她平時很少自己拿主意。久而久之,她就主動壓抑自己的真實需求了。”

TT媽:“我不怎麼控制她呀?我挺尊重她的呢。”

盼媽:“沒有人覺得自己不尊重孩子,但我們經常會做不尊重孩子的事而不自知,包括其他家人。當你們跟孩子意見不一致時,有幾次是聽孩子的?比如給孩子買玩具,剛開始說她選哪個就買哪個。但如果家裡已經有一個類似的,或者大人認為那個玩具性價比太低的時候,你們會不會勸孩子改主意?可能你們每次說的理由不一樣,勸的時間不一樣,最後是不是都按大人的意見選的?又比如吃飯的時候,是不是經常要求孩子按照你們的搭配和份量吃?又比如穿衣服,是不是也得按你們的意見來?”

TT媽:“的確是呢,我以前都沒有意識到呢,以後儘量改。唉,不過我還算好的,主要是姥姥姥爺和我們一起住,姥姥控制孩子比較多,管東管西的。”

YY媽:“YY姥姥也喜歡管東管西的。”

盼媽:“嗯,讓我來揭秘,為何家有愛控制的姥姥,TT膽小內向,YY活潑外向。兩家都是姥姥控制型、姥爺隨意型,除孩子本身的性格佔三成之外,最大的不同就在於爸媽的行為模式。孩子天生極會察言觀色,家裡誰是“老大”,她就會按照誰的教育方向發展。在TT家,當大家意見不一致時,不論中間過程如何,最後幾乎都得聽姥姥的。而YY家姥姥在旁邊嘮叨,其他人該咋樣還咋樣,所以在孩子眼裡,姥姥的話就是耳旁風,沒什麼份量。我猜得對嗎?”

家有愛控制的姥姥,為何一個膽小內向,一個活潑外向?

YY媽:“還真是這樣,我媽喜歡嘮叨,但沒人聽她的。”

TT媽:“你說得太對了。我媽的確比較強勢,連我都得聽她的,否則她生氣了,孩子就沒人幫忙帶。所以現在孩子做什麼事情,經常要先想想姥姥是否高興、姥姥是否允許。”

盼媽:“這說明家人的控制已經對TT產生了很大的負面影響。其實盼盼以前也是膽小慢熱型,比如在幼兒園不敢犯一點點錯,就怕老師說她。”

TT媽:“嗯,TT也這樣,真令人著急呀。”

盼媽:“剛開始盼盼和YY一起玩的時候,她倆性格反差特別明顯。”

TT媽:“我看盼盼挺活潑的呀?有時候還經常指揮YY怎樣怎樣呢。”

盼媽

:“盼盼以前的狀態YY媽清楚,不信你問她。”

YY媽:“我沒注意啊,我覺得挺好的呀。”

盼媽:“嗯,真正玩起來的時候,她倆都挺活潑的,但盼盼開始比較慢熱。因為YY沒有膽小慢熱的問題,所以YY媽根本不關注這方面。而TT媽和以前的我發現孩子內向之後,就總盯著這事,覺得怎麼人家的孩子都那麼活潑外向,就自己孩子那麼“菜”呢?”

TT媽:“好像是這樣的。”

盼媽:“我們越是關注這件事,就越容易使蠻力,所以孩子就一直不進步。後來我意識到,是因為我們在吃零食和人際交往上犯了很多錯,在其他方面也有很多做得不夠好。所以就一邊減少對她的控制,一邊給她做親身示範,後來盼盼就越來越活潑啦。現在盼盼和YY各有千秋,YY玩打打鬧鬧的遊戲時更放得開些,但闖關遊戲中盼盼更勝一籌,先是在YY不敢挑戰時鼓勵她別怕,後來YY退縮後她自己又多挑戰了一層,連工作人員都誇她真棒。

TT媽:你家盼盼被你教育得真好。

盼媽:其實準確地說,並不是盼媽教育得好,而是現在的盼盼更接近她本來的樣子,以前的膽小慢熱是被我們壓抑的結果。希望你們也儘快改善吧,孩子現在還小,進步會非常明顯的。

家有愛控制的姥姥,為何一個膽小內向,一個活潑外向?

03

相信大家看到這裡,都能明白,並不是TT天生膽小慢熱,而是孩子的心理邊界被長期侵犯,日常生活被長期干涉的結果。

孩子在家就不能盡情做自己,出門在外就更沒有底氣啦。所以如果家有膽小慢熱的孩子,請不要一味說孩子,快跟阿姨打招呼呀!你也去呀!這有什麼不敢的?還是請先自檢一下,家人有沒有胡亂控制孩子的情況吧。

其實得到充分尊重的孩子,非常具有同理心,他們既不會一味討好別人,又不會不顧別人的感受、不顧危險,沒有分寸感。只要孩子既不傷害別人,又不嚴重傷害自己,就儘量允許孩子做他想做的事。孩子的需求被充分滿足,內心就是豐盈的。

當我們偶爾不允許孩子做某些事時,孩子不會執拗,比較樂於聽取大人的意見。

盼媽高海潤,2016.05加入尹建莉父母學堂,目前擔任幼兒群及班長群的輔導工作。奉行尹建莉教育理論,最美的教育最簡單,育兒即是育己,在自我修煉中成就幸福滿滿、輕鬆育兒之路。

家有愛控制的姥姥,為何一個膽小內向,一個活潑外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