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晋绥」山东牛

“山东牛”,是陈学会(注1)同志的外号,因为他身大力壮,作战勇敢,对敌人蛮横,大家都叫他“山东牛”。陈学会同志,31岁,是我们十中队一班的战斗英雄,他是河南人,在山东长大的,在家受苦,因河南水灾,又受统治者压迫,从小逃往山东河北受苦。抗战前参加二十九军,“七七”事变后,国军要撤退,他说:“逃到哪里去呢?我还是要打日本!”38年,到太原参加了工卫旅。病了些时,40年又赶队,来十一支队。

「永远的晋绥」山东牛

1944年10月1日《抗战日报》第二版刊登特务团政委朱民亲亲自撰写的报道--《山东牛》。

他一向只爱打仗,不愿学习,今春练兵时,他才把思想搞通。他说:“像这样学习,才有兴趣。”所以他的枪刺的最好。

去年冬天,郑家岔战斗,包围敌人时,敌人拼命向他那一排冲锋。他的手榴弹打完了,其他同志的也都打完,有人想退却,他搬了十多斤重的一块石头,向全排人说:“敌人是动摇的,我们有手榴弹的用手榴弹,没有的用石头,总不能退却!”这一鼓动,全排有的用手榴弹,有的用石头,把敌人几次冲锋都打垮了。全排都说:“陈学会真有办法。”

这次官庄塬(注2)战斗,他们一排担任最前线。当敌人冲锋时,前面两道地雷已经爆炸了,炸得敌人东倒西歪四散奔跑。陈学会看得很清楚,就鼓动大家说:“你们看,敌人还在跳秧歌舞哩,我们要准备冲锋!”敌人快冲到他们跟前,他号召大家冲锋,一阵手榴弹,把敌人又压到山沟里。敌人不敢再冲,迂回到他们排后面,把他们包围起来了。排长李迎春又带了花,全排没人领导,陈学会就向班长马树红说:“班长,我们冲吧?”马树红也说:“我们大家冲!”二次猛冲敌人,陈学会领着头,班长在他旁边,同志们都紧紧跟着。陈学会一个手榴弹,打到敌人中心,炸死两个鬼子;第二个手榴弹,在敌人脑袋上开了花,把敌人的头也炸飞了;第三个手榴弹,又炸死一个。其他同志也都投弹,把敌人打下去,他们全排安全地跟主力会合。

「永远的晋绥」山东牛

在官庄垣收迁现场,向烈士深深的三鞠躬。

接着30多个敌人,又组织向他们三次冲锋,陈学会一面指二营那边说:“你们看,二营掷弹筒打得多好呀!”大家鼓掌,勇气倍增,一面向连长说:“连长,我们冲吧,敌人垮了!”连长说声冲,他又领着头,班长马树红跟他一起,领着大家冲下去。别人打手榴弹,他自己没有了。3个敌人围着刺杀他,他的枪没有刺刀,就用枪左刺右刺,敌人下下都刺在他的枪上。他的枪受了7次伤,他自己还没受伤,就使劲用枪托打击,把一个敌人打晕了。他按住敌人的枪,把自己的枪往后一甩,别人拾回,他拿起敌人的枪,先把打倒的一个刺死,转过身来,刺到一个敌人肚子上,顾不上抽刺刀,就把那敌人挑着翻到几米远,接着又刺死第3个。刺他的3个敌人,全被他刺死了。他说:“哼!狗日的,我要你上来,你才能上来,我要你下去,你就得下去!”话没说完,又有十几个敌人来围着刺他。他跟十几个敌人左右刺杀,像走马灯似的,他们全排反冲下去,才把陈学会解了围。这时他已经被刺伤两处,全排同志把他抬下去,不久就牺牲了!

「永远的晋绥」山东牛

散葬烈士回家了--兴县晋绥革命烈士陵园

全连的同志,在追悼会上,给他写了一幅挽联:

英勇善战,刺刀明晃晃,连杀三敌;

神枪妙弹,爆炸声轰轰,四寇毙命!

陈学会同志牺牲后,大家一谈论到他,都伸舌头,伸大拇指说:“真是好汉!如果有10个陈学会,300个敌人就完全消灭了。” 确实,陈学会同志在这次战斗,不但英雄果敢,刺杀熟练,技术巧妙,而且做了不少鼓动工作。他虽然死了,他的战斗榜样,是我们的战斗方向,我们要继续他的精神前进。

「永远的晋绥」山东牛

山东牛”陈学曾(会)烈士墓

◆ 原载《抗战日报》1944年10月1日第二版

「永远的晋绥」山东牛

朱民亲(1908—1964)

朱民亲,湖北省天门市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交通员,区委书记,红六师政治部秘书,参加了长征。抗战期间任一二O师特务团政委、团长。1946年4月起,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民主联军西满军区三分区政委、七纵二十一师政委,十五兵团四十四军一三二师师长,参加了四平、锦州和沈阳等战役。新中国成立后,公安十师政委,湖北省化工厅副厅长,华中工学院副院长等职。朱民亲同志在长期革命斗争中,5次负伤,9次立功授奖。

注1:陈学会,又名陈学曾,时任晋绥军区特务团三营十连战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