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晉綏」山東牛

“山東牛”,是陳學會(注1)同志的外號,因為他身大力壯,作戰勇敢,對敵人蠻橫,大家都叫他“山東牛”。陳學會同志,31歲,是我們十中隊一班的戰鬥英雄,他是河南人,在山東長大的,在家受苦,因河南水災,又受統治者壓迫,從小逃往山東河北受苦。抗戰前參加二十九軍,“七七”事變後,國軍要撤退,他說:“逃到哪裡去呢?我還是要打日本!”38年,到太原參加了工衛旅。病了些時,40年又趕隊,來十一支隊。

「永遠的晉綏」山東牛

1944年10月1日《抗戰日報》第二版刊登特務團政委朱民親親自撰寫的報道--《山東牛》。

他一向只愛打仗,不願學習,今春練兵時,他才把思想搞通。他說:“像這樣學習,才有興趣。”所以他的槍刺的最好。

去年冬天,鄭家岔戰鬥,包圍敵人時,敵人拼命向他那一排衝鋒。他的手榴彈打完了,其他同志的也都打完,有人想退卻,他搬了十多斤重的一塊石頭,向全排人說:“敵人是動搖的,我們有手榴彈的用手榴彈,沒有的用石頭,總不能退卻!”這一鼓動,全排有的用手榴彈,有的用石頭,把敵人幾次衝鋒都打垮了。全排都說:“陳學會真有辦法。”

這次官莊塬(注2)戰鬥,他們一排擔任最前線。當敵人衝鋒時,前面兩道地雷已經爆炸了,炸得敵人東倒西歪四散奔跑。陳學會看得很清楚,就鼓動大家說:“你們看,敵人還在跳秧歌舞哩,我們要準備衝鋒!”敵人快衝到他們跟前,他號召大家衝鋒,一陣手榴彈,把敵人又壓到山溝裡。敵人不敢再衝,迂迴到他們排後面,把他們包圍起來了。排長李迎春又帶了花,全排沒人領導,陳學會就向班長馬樹紅說:“班長,我們衝吧?”馬樹紅也說:“我們大家衝!”二次猛衝敵人,陳學會領著頭,班長在他旁邊,同志們都緊緊跟著。陳學會一個手榴彈,打到敵人中心,炸死兩個鬼子;第二個手榴彈,在敵人腦袋上開了花,把敵人的頭也炸飛了;第三個手榴彈,又炸死一個。其他同志也都投彈,把敵人打下去,他們全排安全地跟主力會合。

「永遠的晉綏」山東牛

在官莊垣收遷現場,向烈士深深的三鞠躬。

接著30多個敵人,又組織向他們三次衝鋒,陳學會一面指二營那邊說:“你們看,二營擲彈筒打得多好呀!”大家鼓掌,勇氣倍增,一面向連長說:“連長,我們衝吧,敵人垮了!”連長說聲衝,他又領著頭,班長馬樹紅跟他一起,領著大家衝下去。別人打手榴彈,他自己沒有了。3個敵人圍著刺殺他,他的槍沒有刺刀,就用槍左刺右刺,敵人下下都刺在他的槍上。他的槍受了7次傷,他自己還沒受傷,就使勁用槍托打擊,把一個敵人打暈了。他按住敵人的槍,把自己的槍往後一甩,別人拾回,他拿起敵人的槍,先把打倒的一個刺死,轉過身來,刺到一個敵人肚子上,顧不上抽刺刀,就把那敵人挑著翻到幾米遠,接著又刺死第3個。刺他的3個敵人,全被他刺死了。他說:“哼!狗日的,我要你上來,你才能上來,我要你下去,你就得下去!”話沒說完,又有十幾個敵人來圍著刺他。他跟十幾個敵人左右刺殺,像走馬燈似的,他們全排反衝下去,才把陳學會解了圍。這時他已經被刺傷兩處,全排同志把他抬下去,不久就犧牲了!

「永遠的晉綏」山東牛

散葬烈士回家了--興縣晉綏革命烈士陵園

全連的同志,在追悼會上,給他寫了一幅輓聯:

英勇善戰,刺刀明晃晃,連殺三敵;

神槍妙彈,爆炸聲轟轟,四寇斃命!

陳學會同志犧牲後,大家一談論到他,都伸舌頭,伸大拇指說:“真是好漢!如果有10個陳學會,300個敵人就完全消滅了。” 確實,陳學會同志在這次戰鬥,不但英雄果敢,刺殺熟練,技術巧妙,而且做了不少鼓動工作。他雖然死了,他的戰鬥榜樣,是我們的戰鬥方向,我們要繼續他的精神前進。

「永遠的晉綏」山東牛

山東牛”陳學曾(會)烈士墓

◆ 原載《抗戰日報》1944年10月1日第二版

「永遠的晉綏」山東牛

朱民親(1908—1964)

朱民親,湖北省天門市人,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交通員,區委書記,紅六師政治部秘書,參加了長征。抗戰期間任一二O師特務團政委、團長。1946年4月起,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民主聯軍西滿軍區三分區政委、七縱二十一師政委,十五兵團四十四軍一三二師師長,參加了四平、錦州和瀋陽等戰役。新中國成立後,公安十師政委,湖北省化工廳副廳長,華中工學院副院長等職。朱民親同志在長期革命鬥爭中,5次負傷,9次立功授獎。

注1:陳學會,又名陳學曾,時任晉綏軍區特務團三營十連戰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