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二战的德国没有联盟意大利,而是联盟苏联或者美国会怎样?

做好一个真正的人


二战时期美国号称是“民主国家的兵工厂”,整个二战期间美国飞机大概生产了29万7千架,坦克(包括自行火炮)10万辆,航空母舰共造了147艘航母,其中有113艘是轻型护航航母。但是当时美国和德国联盟是不太可能的,因为美国国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通过租借法案,为同盟国提供战争物资。后来罗斯褔的立场也日趋明显。

租借法案对盟军在二次大战取得胜利有很大影响。特别是美国于1941年12月参战前,英国、苏联等盟国在战略物资生产皆处于下风。而在美国正式参战后,租借法仍然继续为盟国提供物资,一直至1944年。接受租借法援助的国家包括英联邦国家(占约60%,调整后约占58%),其中的英国(占约45%,调整后约占40%)、苏联(占约22%,调整后包括英联邦国家转交的约占总比例的32%)、自由法国、中华民国等,共38个国家,总值超过480亿美元。

所以美国当时的立场与意识形态是不可能同德国联盟的。

说起二战时期苏联,就不得不提一下苏联先发制人的“大雷雨计划”。

在苏德战争开始之前1941年6月,部署在苏德边境的苏联军事力量的规模和质量都远远超过德国:军队数量,苏军是德军的1.6倍;军事装备的对比:坦克,苏联是德国4倍,其中有一半坦克的质量与德国最先进的坦克相当;大炮,苏联6万门,德国4.3万门;战机,苏联1.9万架,其中起码有将近4千架战斗机的性能与当时德国空军最先进的战机M-109不相上下,而德国用于进攻苏联的战机只有1830架,其中先进战机M-109只有500架,其他的战机则大都落伍,包括征用芬兰的300架和罗马尼亚的400架老式战机。

斯大林的野心丝毫不次于希特勒,他之所以调集重兵于苏德边境,决不是因为他预见到希特勒随时可能东进,否则的话,他绝不会在德国不宣而战时显得手足无措,而是因为他另有趁火打劫的盘算。他觉得希特勒在西线与法英开战将为苏联提供机会。谁都知道,两线作战乃兵家之大忌,何况法国、英国绝非东欧弱国,而是实力不俗的大国。按照斯大林的原来估计,希特勒不可能在西线速胜,更大的可能陷于西线泥潭而无力自拔。所以,斯大林一面与希特勒签订合谋瓜分波兰的友好条约,一面积极备战、囤重兵于苏德边境,为的是,一旦希特勒陷入西线泥潭,苏联就可以借机大举出兵,将希特勒的东欧变成斯大林的东欧,然后再寻找机会占领西欧。

所以苏联当时的立场与意识形态也是不会和德国联盟的。

那么在当时的欧洲与德国意识形态最近的只有意大利。


杂谈小部落


你好,我是舟说,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如果二战中德国联合苏联或者美国,战争肯定不一样。

因为在德国发动闪电战之前,美国的工业产值已经是世界第一,苏联世界第二,德国排名第三,这应该是强强联合,这会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波及范围更广,持续时间更长,但邪恶终将被正义消灭,因为绝大多数人类渴望和平,希望拥有平静而幸福的生活。

但是这个如果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个人分析如下:

希特勒利用民众对《凡尔赛条约》(让德国既割地又赔款,同时限制德国发展军事力量,并瓜分了德国在海外的殖民地)的不满,煽动和激起了民众的复仇情绪。而美国和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是协约国的成员,而德国是同盟国成员,所以,美国和苏联是希特勒演讲时攻击的对象,所以二战中几乎不可能组成同盟,否则就颠覆了民众的认知,不利于形成统一的的意志,会严重削弱民族的凝聚力和军队的战斗力。

十月革命的胜利,让欧洲各国的工人看到了希望,左翼领袖带领工人不断举行起义,严重打击了当时的政权,影响了社会稳定,一些德国军人认为是工人的革命运动导致了德国在一战中的失败,所以,希特勒一开始就利用反共产主义来点燃民族之间的仇恨。

因为美国独特的地理位置(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使得其他国家的战争很难波及到美国本土,美国人只想坐收渔利,靠卖军火物资大发横财,何乐而不为呢。

与苏联或者美国联盟,德国也不会愿意。因为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老大哥,而美国是资本主义的大哥,所以不到万不得已,两个国家也不愿意当别人的小弟。德国人这个时候也是想称霸。所以,这三个国家不可能真正的心甘情愿的联合在一起。


舟说


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变之一丝,成败未知!如果如果尔其定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