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补钙误区 虾皮、骨头汤不如一块豆干

冬至过后,进入“三九”天,老话说“热在三伏,冷在三九”,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就是现在。妈妈们除了做好基础的保暖工作、保证睡眠,在饮食方面也会选择食用温热滋补的食物,汤汤水水自然免不了。

有些准妈妈们会熬上一锅骨头汤,因为在大家的潜意识里,骨头汤既能暖身,补钙也是最好了。特别是对孕中后期的准妈妈们,很多都有过夜间抽筋的经历,缺钙是重要诱因之一。可是妈妈们知道吗?虾皮、骨头汤这些传统的补钙食物,真实效果还不如一块豆干!


误区一 骨头汤补钙

很多老人说骨头汤补钙是觉得钙是有利于骨骼发育,用动物骨头来补充人骨,以形补形没问题。但是无论是将大块骨头砍成小段,还是用高压锅炖、加醋炖,骨头中的钙质都极难溶出。


因此骨头汤中的钙含量并不丰富(骨头汤钙含量6~30mg/100ml,而同样的牛奶中钙含量达到105mg)。另外,由于骨头汤中脂肪、钠含量都比较高,因此钙吸收效果并不好。


误区二 虾皮含钙量高补钙效果好?

虾皮的钙含量的确很高,每100g的虾皮含有900mg的钙,比牛奶钙含量都高,但同时100g虾皮中含钠5057mg,过多的钠会影响钙的吸收。


另外,吃过虾皮的妈妈们肯定知道,虾皮太咸,想要达到我们要补充的钙含量,得吃多少虾皮?虾皮还不好消化,所以钙很难被吸收。

因此,我们在选择补钙食物的时候,不要只看食物中钙含量的高低,还要看这种食物吃了之后在人体钙的吸收率、利用率、转化率。


妈妈们想补钙,预防夜晚缺钙性腿抽筋,奶制品、新鲜蔬菜、豆制品等等效果都比骨头汤和虾皮强。


三 补钙食物排行榜

第1名:牛奶、酸奶、奶酪

牛奶和奶制品绝对是补钙食物第一名。

牛奶含钙丰富,一杯牛奶(200 mL)中的钙超过 200 mg,建议每天喝到500克,大约是2包纯牛奶或者1包纯牛奶 + 2盒酸奶。


如果是乳糖不耐受可以选择零乳糖牛奶或无糖酸奶。


第 2 名:绿叶蔬菜

几乎所有的深绿色蔬菜,比如菠菜、韭菜、油麦菜、西兰花等等,含钙量都不低。而且,这些蔬菜中的镁、钾、维生素K和维生素C都能帮助提高钙的利用率。虽说吸收率不如牛奶,但是量足,比如:

荠菜:含钙量为 294 mg/100 g,几乎是牛奶的 3 倍。

苜蓿,又叫草头:含钙量高达 713 mg/100 g。


需要提醒妈妈们的是叶菜烹调前最好沸水焯一下,以减少影响钙吸收的草酸。


第 3 名:某些豆制品

之所以说“某些”,是因为并不是所有的豆制品都能“补钙”,比如豆浆。大豆的确含钙丰富,但加水变成豆浆以后,钙含量就稀释成了10mg/100g,只有牛奶的1/10,所以妈妈们要记得豆浆并不能替代牛奶。

如果想要靠吃豆制品补钙,推荐妈妈们选择:

卤水豆腐:又叫北豆腐,含钙量 138 mg/100 g;

石膏豆腐:也叫南豆腐,含钙量 116 mg/100 g。

它们在制作的过程中,加入卤水或石膏更能增加钙含量。


另外,豆腐干(卤干)的含钙量达到731 mg/100 g,因此骨头汤和虾皮的补钙效果远远不如一块豆干哦。

建议孕期的妈妈们每天吃20-50克的豆制品。


第 4 名:芝麻酱

芝麻酱上榜很让人意外,但是芝麻酱中的钙,不可小看,100 g 芝麻酱中可是含钙 1170 mg。唯一的问题在于芝麻酱热量高,再加上也很难像牛奶、蔬菜一样天天吃,所以只能屈居第四。


第 5 名:鱼虾贝等海鲜类

提到补钙食物一定也避不开各种水产品,鱼、虾、蟹、贝类食物中含钙量较高,比如:

鱼类中含钙量大约在 50~150 mg/100 g;

贝类含钙量多高于 200 mg/100g。


而且,这些食品中的脂肪多为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好,如果是中老年朋友适量食用,还能有益于心血管健康。但是一些水产品的内脏中脂肪较高,比如蟹黄、鱼子等,就别吃太多了。


第 6 名:坚果

坚果,特别是含油脂较多的坚果,也是钙的良好来源。

各种炒熟的坚果,含钙量多高达 100~200 mg/100 g。


另外,坚果中也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还有许多脂溶性维生素,比如维生素 E,适量食用,对心血管健康也是有利的。

每天吃 25~35 克坚果就好,这大约是去掉壳的一小把果仁的数量。

对于孕期的妈妈们来说,合理补钙才能让宝宝受益。另外,在补钙的同时还需要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能够调节钙的代谢,有助于钙的吸收。骨头汤看起来很有营养,但乳白色的汤只是脂肪在起作用,不过冬季妈妈们喝汤暖身也是蛮好的。

-------------------------

END

【微壳孕育】

你关心的也正是我们关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