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福地的地道风味,关于“闽菜”你知道的并不多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我的美食自媒体,我是美食领域创作者:“专注美食,让生活更有味。”

游闽地识历史之源

品美食寻文化之根

一个人一生至少要有两次冲动:“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一次奋不顾身的爱情。”当沉重的工作和生活挡住了旅行的去路,也许在城市的拐角,就能遇到一处怦然心动的“古色古香”————三坊七巷。用视觉,味觉,触觉,感知隐藏在喧闹都市中的诗与远方。生命就应该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如山水清音,如草木之情趣,如茶茗之清香,如古巷之底蕴,如美食之韵味......

老街慢寻觅,感悟食文化


南后街,是三坊七巷的中轴线,东侧有七巷。西侧有三坊。

人来人往的5a景区,满是喧嚣,商业化的进程让这里充满了人间烟火。但是如果你用心观察,却能在平凡的行道树后面,发现不一样的小世界。也许,福州就是这样一座城市,总有一抹痕迹可以让你念念不忘。行道的尽头,文儒坊赫然映入眼帘,此乃诸多文人官绅的居住地,历代名人辈出。移步向前,文儒坊闽菜馆深藏其中,青色的古老老瓦片,光滑的青石板,富有文化底蕴。移步室内,笔墨纸砚,书画墨宝,无不透露着浓浓的文化气息。水上禅院,松竹庭,迎宾台院,由外而内,风雅为笔,礼序为形,勾勒出东方传统礼仪的待客之道,高台瞰园,于豁然开朗处,尽展胸臆。

躲进小院,有食有酒有远方


文儒坊

在这里吃饭,也能沾点书卷之气,成为了一件高雅的事情。这里是福州本地人缅怀老时光,品尝老福州味道的理想地方。服务员,身着古装,笑脸迎人,邀我入坐,很自然的为我递上了精致典雅的菜谱,翻阅一遍,皆为传统闽菜。“佛跳墙,鸡汤汆海蚌,龙身凤尾虾,荔枝肉,爆炒双脆,一口气,全部收入囊中。闽菜由于地处沿海地区,所以以烹调海鲜见长。其淡雅,鲜嫩,和醇,和荤香不腻的风味特色,在八大菜系中独树一帜。在其风味形成的过程中,曾不同程度受到”京,粤,苏,杭等地的烹调技法影响。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大批移民的流入。积极的的继承和发扬自我优势,同时大量吸取,广采博收各种风味菜系的菜肴精华和烹饪技艺,逐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菜肴。在调汤方面更是一绝,具有“一汤十变,百汤百味”之说「鸡汤汆海蚌」就很具有代表性。善于用红糟制作菜肴就是代表菜,可以起到防腐去腥,增香生色。

总的来说闽菜刀工精巧,滋味丰富。「葱爆羊肉丝」「鸡茸金丝笋」

汤菜居多,讲究变化。「鸡汤汆海蚌」「芋奶煨羊肘」「高汤鱼唇」

调味奇特,别具风味。「炝糟五花肉」「醉糟鸡」「芥末鸡丝」

烹调细腻,雅致大方。「佛跳墙」「炒西施舌」「清蒸加力鱼」

此时,服务员已将菜肴上齐,为我们一一解说菜肴特色:

佛跳墙

佛跳墙,又名满坛香,福建传统名菜

【佛跳墙】是这里的招牌菜,在国际舞台上也享誉盛名。采用名贵食材煨制一坛。采用传统的烹调手法,从第一道工序到出炉也需要八天时间,每天都要周而复始的储备食材。光配料就有近30余种,制作工序10多道,不得一点马虎,稍不注意前功尽弃。佛跳墙最耗时的就是食材的涨发以及食材的准备阶段。在早期物质匮乏的年代,一样食材可能就需要等待三个月之久。烹制工艺也非常讲究,火大要取碳,火小加旺。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中载有“物无不堪食,唯在火候,善均五味。”就是说要菜点做的合乎要求,必需掌握火候和调味两个关键问题。

在经过长时间的煨煮才有:“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真所谓:成就美味所用的最昂贵的材料,并不是任何一种食物,而是时间。

鸡汤汆海蚌


鸡汤汆海蚌

【鸡汤汆海蚌】这道菜在闽菜中尤为出名,主要绝在鸡汤清澈似水,口味却异常鲜美而闻名。曾宴请诸多著名伟人。一定选用福州长乐本土海蚌,方为正宗。


俗话说:“唱戏的腔,厨师的汤。”

没有好的汤做不出好的菜。此菜采用“三茸鸡汤”。用老母鸡,牛肉面里脊肉加入足量水,上锅蒸6小时,制成高汤,随后,把鸡脯肉,牛肉,里脊肉制成茸,加入鸡血,置于汤锅中,增加香味,还可吸附杂质,使汤汁变清。汤清如水,其味醇和。方为正宗。

龙身凤尾虾


【龙身凤尾虾】传统名菜,因成菜后身似龙,尾似凤而得名。入口齿间先是感受到虾肉的脆嫩,然后是外皮的酥脆,最后是虾肉的鲜嫩弹牙,一整盘吃完还会让人意犹未尽。

南煎肝


【南煎肝】看似简单,做好却不易,从食材新鲜度到火候调味,十分考验厨师的经验。把控每一个细节,才能烹制一份爽滑脆嫩,滋味鲜美的南煎肝。

探秘美食——荔枝肉

孔子曰:“脍不厌细,食不厌精。”现代人五味杂陈,固然是尝遍千般滋味,但美食在平实中,食逼求真然后至美。

美食往往无法用枯燥的文字来表达,就如同这道“荔枝肉”是文字无法表达的美味。它采用的是猪的五花肉,这是猪肉中最特别的地方,肥瘦相间,置于冰箱中冷冻十分钟,处于不硬不软此时恰到好处。只见其手起刀落,动作一气呵成干净利落。一片厚三毫米长十五厘米的片,就此诞生,每一片都不得相差分毫,这就是传统刀法的精妙之处,只有时间才能缔造的技艺。



每一片五花肉都需要用心去对待,在其表面剞上十字花刀,力道与手法必须拿捏到位,划口不断为准,两面都一样,询问得知:便于入味,拍粉粘牢紧实。厨师的每一道工序都有其道理,少一道则相差千里。固有千位厨子,千种滋味。码味,上浆,炸制,翻炒对菜肴成菜都至关重要。

菜板上,马蹄的脆爽,小葱纤细水灵,老姜辛辣芳香,蒜子小巧可爱,这些都是市面上买来的新鲜食材,厨师抿嘴,掌刀,切丝切末。小葱,老姜,蒜子整齐的纳入盘中,一阵清脆的嚓嚓声后,马蹄脱去了它紫黑的外衣,麻利的一切为四,泡在水中。轻轻的拿起五花肉,像对待情人般对视食物,食物在水中,也焕化出生命。将其放入洁白的生粉中,均匀的涂抹在每一个角落,紧接着,最重要的一道工序,马蹄取出放在五花肉一角,左右包裹间,一个可爱的小球在手中,紧实是关键,整齐的摆入盘中。



起锅烧油,油面飘起徐徐轻烟,下入肉球,瞬间如咆哮的大海,翻起滚滚浪花,炸制微黄,表面酥香,捞起控油,肉与油的交织,香气弥漫在整个厨房,锅留底油,入葱姜蒜爆香,调入适量荔枝味汁,煮沸冒泡,纳入五花肉球,马蹄粒煸炒浓稠,全程不到一分钟,行云流水般的动作,看的人心生敬意,点缀几点葱花,焕化出新的生命。这便是老福州的味道。


如今我们身处繁忙的都市,无论是生活还是饮食都越来越将就,憧憬的田园生活,也仅仅停留在脑海之中,但是这个粗糙盛行的时代,总有人在坚持生活的诗意。

尽管旅行路阻且长,但每一场旅行,都充满着未知和惊喜。


烹饪漫长,静静欣赏,总有一道菜,温暖心房

不论时光如何流转,守住美食,美好就会一直陪伴着你!

————本文由舌尖的创想--刘厨,原创制作,未经授权,禁止搬运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