煲汤这件小事,在冬天格外增色

煲汤这件小事,在冬天格外增色,天寒地冻取暖,心烦燥热降火。说到喝汤,广东人就绝对是学习的典范。




广东的汤,喝起来总是有股子“甜”味儿,木瓜煲鱼尾汤、清甜甘蔗粟米炖猪展、苹果薯仔煲猪展,熟木瓜等果分子的清甜融化进汤里,清肺润喉的功效有它们一份功劳。同样的,冰糖和蜜枣作为甜味剂也是再好不过了,如果不喜欢蜜枣的口味,无花果也是超棒的选择。




细数广东的汤,真是没办法雨露均沾,试问没有什么是不能炖汤的,何况每个广东人都有自己的喜好。




就比如最普遍的鸡肉吧,松子参片煲鸡、花菇炖鸡、铁观音炖鸡、竹荪炖鸡、吧啦吧啦的椰子炖鸡,光一个椰子煲鸡,葱姜蒜根本派不上用场,椰子水倒入滚开的锅中,慢炖椰香味就够了。鸡汤要好喝,也取决于“走地鸡”,即自然放养的鸡,

毕竟对食材的讲究也成为广东人的一种标签了。




用鱼,有鲮鱼煲葛,这道粉葛煲土鲮鱼是有名的泻火靓汤,润肠效果好,据说还有去湿疹的效用。虽名字里只有鱼和粉葛,实则还需要用到排骨,为了不影响鱼肉本身的鲜味,仅需用陈皮和生姜去腥味即可。




顺德人善于烹鱼,鲮鱼又是最具代表性的,在其他地方很少提及的鲮鱼,在广东人的刀下却能发挥得游刃有余,豆豉鲮鱼就是风靡大江南北的鲮鱼罐头了。

鸡骨草、五指毛桃、护肝草、叶根花这些稀奇古怪却鲜美无比的野味他们不会错过,五指毛桃、鸡骨草常与猪骨一起炖煮,两者都是传统野生的中草药,煲出来的汤除了味道鲜美,还可以清热解毒、祛湿降暑。




药材跟汤也总是绝配,乌鸡天麻汤如果不放天麻味道就少了些滋味。花旗参也是个好东西,用乌鸡炖反而更加鲜甜。

煲汤的关键就是食材的寒热干湿了如指掌,光凭味觉就对汤料略知一二,都说家中常备健胃消食片,他们是家中橱柜里好几屉的汤料药材。土茯苓煲猪骨、绵茵陈鲫汤,在广东不自觉听身边人聊煲汤,绝对也会“染上”喝汤的习惯。




红萝卜马蹄玉米煲猪骨,西洋菜煲或者炖陈肾,霸王花煲瘦肉,煲什么汤也有季节之分,爸妈说什么时候就是什么时候该喝了。章鱼干、瑶柱干、蚝豉、陈皮、鸡脚是煲汤经常用的,同样的食材每家煲的滋味都不一样。党参、茯苓、天麻、玉珠这些百搭食材也是随便就可以放进去煲的,由此来看,要说它们讲究也是十分讲究,而同时,又是这么任性。




气候的湿热会让胃酸分泌过多,一碗汤中和胃酸,让胃口倍增那是再好不过了,吃前喝一碗开胃,吃完喝一碗收尾,广东的汤很清,去皮去油。这汤就相当于北方的面食,花样多,口味多,什么枸杞猪骨、灵芝猪骨、墨鱼猪骨、鸽子竹荪山药汤、猪手黄豆陈皮汤、桂圆红枣汤,每一种汤,看起来都是清澈而温和,喝下去就觉得又要变美了。




简单的杏仁猪肺汤,光是清洗猪肺,就得费上些功夫,猪肺洗白,切块煮沸,沥干再冲洗干净浮沫,这样洗干净的猪肺就不再有腥味了,也无需加任何香料,杏仁汁也得生磨的够香,在最后半小时加入汤内,这样香气才能留存,入口也更佳醇滑,杏仁的香气和猪肺的鲜,真的是神仙味道。




总结起来,从食材的讲究、汤底的多变,到汤料的丰富,包括煲制的工具都得“各司其职”。瓦罐聚热保温,相对于铁锅,煲出来的风味好像更佳。再加上炖煮时间的耐心把握,才能喝上这一碗香气宜人的炖品。煲汤更多的是一种心灵的慰藉和生活习惯,就像邯郸人喜欢喝羊汤一样,这总是人们不能舍弃的一种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