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外國人對中國最喜歡的是歷史文化而不是工業?

心如明鏡時


簡而言之,因為東亞文明圈有這樣一個特質:神秘主義。中國、印度不外如此。中印作為文明古國活化石對於不熟悉的人是很有吸引力的。因為人們寄希望於形而上力量或日常生活不可遇的神奇事件的存在而改變自己,而東亞文明認為這種力量或事件可透過某種人為方式讓人親身體驗(比如氣啊、道啊什麼的),這使得東亞文明具有一種不同於西方文明的魅力,吸引那些不熟悉套路的人來學習。除此之外,儒家心靈雞湯同樣也有吸引力,這個就不展開了,中國人還有不少喜歡基督教呢(其實真善美這些玩意兒大家都在說啊,換個說法就能帶來一大批教徒這種買賣真是划算-,- ) 應該明確的是,真正具有理性思維的人並不會讓自己被表象矇蔽,他們會尋找文明更深層次的基礎。比如孟德斯鳩、梅因這些法學大家都對集權主義的中華文明抱有惡感;而羅素認為“中國是一切規則的例外”哈哈哈哈~西方文明(海洋文明)現在是優勢文明。從理性角度看,現在西方文明是具有很大的優勢的(我指的是方法論層面)西方人學習我們是因為好奇與敬仰———對於神秘的文明古國的好奇與敬仰。而我們學習西方則是在追趕先進的文明。

一方面心態不同,另一方面,二者學習的內容不同。你覺得愛因斯坦會來中國學習物理麼?亞當斯密來中國學經濟?康德來中國學哲學?對不起,人家是先進,你是吊車尾。

那麼至於題主另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們要噴中國傳統文化呢?因為所謂的傳統文化已經被精神勝利法綁架了。而且國人思想非常極端,這是與理性相違背的。

中國一直到明末才開始有人反思自己的文明,這種反思因為雍正開始的文字獄而提前結束。

反思其實應該早就該開始的,可惜由於中國封閉的地理環境以及過於強勢的中央文明,導致缺乏有力的競爭文明來給中國以衝擊(這說明競爭是好事啊)。西方一直都在研究自己,而中國呢?2000年的文明延續帶來的並不是一個善於自省的文明(印度也一樣,五十步笑百步),中國的文明變化太少,所謂崖山之後無中華,那是瞎扯淡,如果真的沒了儒家思想的束縛,中國早就不是這個樣子了。舉個例子,明代王陽明的心學主張追求獨立人格、獨立思想,這恰恰與傳統儒家思想相違,也不利於集權統治,這導致心學遭到打壓,後來就日漸式微了;而清朝恰恰是做了傳統儒家的優秀代表,所以才穩坐江山300年。

在19世紀,西方列強是一身而二任:既是侵略者,又是富強和先進的榜樣。落後國家要捍衛自己的獨立就要以自己的對手為師,這是不可抗拒的歷史邏輯。中國第一位駐外公使郭嵩燾(1818-1891)在抵達歐洲之前就已經看清楚:"西洋立國二千年,政教修明,具有本末,與遼、金崛起一時,倏盛倏衰,情形絕異。" 《郭嵩燾日記》(三)第124頁。 他認為一定要如實認識這個情況,方能處理好對外關係。經過在英國近一年的實地考察,他的認識又有新的發展,終於痛心地寫道:"三代以前,獨中國有教化耳,故有要服、荒服之名,一皆遠之於中國而名曰夷狄。自漢以來,中國教化日益微滅,而政教風俗,歐洲各國乃獨擅其勝,其視中國,亦猶三代盛時之夷狄也。中國士大夫知此義者尚無其人,傷哉!" 《郭嵩燾日記》(三),第439頁 這些話沒有準確地說明世界歷史,可是它不但否定了流傳了兩千多年的夷夏觀念,而且正視了中國在文化上已落後於西方的現實。對中國知識分子來說,這是一個非同小可的變化。(可惜還有人說他是賣國賊,嗚呼哀哉)縱觀近代200年曆史,歐美不僅在科學領域,在文化領域都全面超越中國,所以我們才要學西方。如果說中國比西方先進,那麼我們還學什麼?我們還敗什麼?我們還自卑什麼???

我們噴中國傳統文化,是因為它控制了人民的思想,消磨了創新的能力,讓階級固化,最後導致社會失去活力。我們噴的是中國人的精神勝利法,無數的阿Q與思想上的奴隸。恨鐵不成鋼!我們所希冀的是帶來新的思維模式,讓理性的思想能夠成為社會的主流。

舉個栗子,所謂武術,中國人玩套路思想——基於動作、哲學,西方人玩解構——基於科學理論。從本質上說,對於一場武術比賽,生理、心理、規則等等都是左右勝負的關鍵,怎麼可能僅僅靠動作和哲學就能取勝?古典時期,中西方都一樣,大家上去一通亂打。現代化以後,固守老本行的中國完全處於下風,西方憑藉完整的科學體系打的中國一敗塗地,中國不願面對現實只會意淫自己千年老本,意淫不存在的勝利,對於中國百多年來真實存在的問題視而不見。這種阿Q行為無異於自掘墳墓,我們為什麼不噴?

至於中醫,魯迅已經說的很清楚了,“中醫是一種有意無意的騙子”,不噴絕對是對不起自己的良心啊。

不管是誰,必須要正視自己的缺陷和落後。在西醫走向現代化之前,犯過中醫一樣的錯誤,在西方建立現代科學體系之前,同樣被玄學所困擾,在西方建立現代政治制度之前,同樣也有大量的社會實踐:最慘烈的法國,實現政治的現代化歷經五個共和國、兩個帝國,13部憲法。而中國同樣也在面臨這樣的問題,百多年的實踐告訴我們,走老一套是行不通的,億萬條生命作為我國現代化的奠基才給我們鋪就這樣一條道路,但是我們國家的主流思想卻還仍在過渡時期。

個人認為制度並不是本質,人的思想才是本質。即便是西方文明,制度仍然不是決定性的,起決定作用的乃是人的思維方法(我才不會說法治是虛無縹緲的,這是自我否定)。西方文明千年來所延續的審辯式的思維方法乃是我們所欲追求的本源————從明末清初以後,尤其是康熙之後,中國的火種就熄滅了。我們噴的是中國文化中的糟粕,噴的是封建制度裡違揹人性的規定,中國有的,國外一樣有,我國有裹腳布英國有束胸、我國有丫鬟美國有奴隸、我國有嫡長子繼承外國一樣有,我們都把他們廢除了,因為他們違反人性。我們不會噴書法繪畫、我們不會噴詩詞、我們也不會噴服飾————這些體現了我們文化中美好的一部分,為什麼要噴?

說實話,這個東西太複雜,一言兩語難以說清,如果你真的想了解,那麼就要多讀書,多出去走走(不是旅遊啦~),多瞭解事實,多去看世界,視野開闊了你想的也就清楚了~~~


靜芯靜叻137884573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了解什麼是工業。工業主要是指原料採集與產品加工製造的產業或工程。工業是社會分工發展的產物,經過手工業、機器大工業、現代工業幾個發展階段。其中手工業是指使用簡單工具,依靠手工勞動,從事小規模生產的工業。它最初與農業融為一體,屬於農民副業性質的家庭手工業。從300萬年前的舊時器時代到18世紀中葉,無論是黃種人的中國還是白種人的歐洲美洲,甚至黑種人的非洲大陸,全世界的幾乎都是採用傳統的農業耕種和手工業以個體和家庭為單位進行簡單生產製造。現代意義上的工業主要是指產生於歐洲18世紀60年代第一次工業革命以後的工業。坦白講,無論是機器化大工業還是現代工業,其基礎還是源於18世紀的工業革命。源於歐洲的第一次和第二次工業革命對世界,乃至對地球和宇宙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機器化工業產生於白種人的歐洲,發展於歐洲美洲。而我們的機器化工業和現化工業是從20世紀50年代才開始,從一窮二白到改革開放到現在僅僅40年時間向歐洲人和日本人學習,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就不難理解“外國人”為什麼不喜歡中國的工業了。

而文化就不同了。歐洲面積不大,文化趨同。其文化很大一部分源於自身對信仰的追求和對宗教的理解,而形成的宗教文化和宮廷文化。中國是文明古國,上下五千年歷史,孕育了輝煌燦爛的東方文明。中國文化,是華夏文明為基礎。從皇室宮廷到庶民百姓,從富庶的江南到塞外的邊疆,充分整合各地域和各民族文化要素而形成的獨特文化,不但對日本、朝鮮半島產生過重要影響,還對越南、新加坡等東南亞、南亞國家乃至美洲地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中國發達的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以及指南針技術首先應用於航海,才導致了人類所謂藍色文明和環太平洋文化圈的形成;鄭和七下西洋更加深了這種文化的傳播和輻射,並由此形成了世所公認的以中國文化為樞紐的東亞文化圈。

近20年來,隨著中國國力的強盛,國際地位的提高,世界各國包括亞非拉以及歐洲在內的一些國家,都對中國文化以給予了高度的認同和重視。所以,你我才能在北京、廣州、深圳、成都,甚至景德鎮發現黃髮藍眼的歐洲人學習中國的傳統文化。





seewall


西方人納悶的是,為什麼中國人所想所做與他們那樣的迥異,如中醫與西醫、中餐與西餐、武術與拳擊、公有制與私有制等等,其起因於短短四十年經濟為什麼發生瞭如此的變化而做法與西方人是如此的不同?於是,他們有了瞭解中國的願望,並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了。

之所以不同,其主要源於所使用的硐文字。漢語是一種象形文字,其形刺激人的右腦、其音作用人的左腦,使用這種文字的中國人經過幾千年來的刺激與遺傳,形成了整體、思辨、多維、重情的右腦思維傾向或雙腦平衡思維習慣,做事不極端,講究天人合一、和諧並存。

而西方人使用的拼音文字只刺激人的左腦,從而形成了局部、邏輯、單向、直顯的左腦思維定勢,做事極端,只其一而不顧其他。

今天西方的所做所為已初顯弊端,想從中國思維尋找答案。


邢俊國


說實話,中國一直是世界領先的上邦,唯獨工業時代大大落後了,這個要感謝滿清政府的閉關鎖國長策

但我們在全球農業時代的成就是一目瞭然的。農耕技術,生產工具,包括中藥醫理,藥理,體術,飲食等等等等……其實小編提及的是一件遺憾事,因為別人開始對我們的傳統感興趣了,而我們自己卻還很木訥。地溝油冒充美食,行騙冒充中醫等等。

但是一切都會好的,畢竟經濟發展階段,任何雜質都得包容,關鍵是這個階段過後中國是什麼樣

起碼我堅信在黨的領導下,那時的中國不止復興


冢中臥虎


人所欲皆為己所無。

當中華文明燦爛於世之時,西方尚處於矇昧的中世紀。當西方世界十萬人之城為巨時,我們的長安早已人過百萬。

“天朝上國,四夷來服”,中華的悠久文明史在近代之前,是遙遙領先於世界諸國的,農耕時代先輩創造的文明也影響了世界,對於當時處於落後的西方深感羨慕。

一船船的絲綢瓷器被運到歐洲,換回了黃金白銀,中華的盛況被馬可波羅帶回到西方,令他們頓感東方的神秘與富饒,充滿憧憬。

近代的落後是源於故步自封閉關鎖國,當西方用上了洋槍大炮,我們還是弓箭長槍,當西方以蒸汽興起工業,我們還在使用原始畜力,當西方揚帆出海,掠奪一處處殖民地,我們還在沉浸在天朝上國的優越感中。

國家發展如逆水行舟,當西方用堅船利炮轟開清朝的大門時,方才發覺:不過如此。遍地黃金的強盛中華在其腦中,頓時變成落後孱弱的中華。至今在某些西方人的印象裡,中國人仍然停留在腦後一根小辮子,瘦弱猥瑣的形象。

他們所喜歡的中華歷史,只是那段居於世界之巔,令他們仰望的那一段。

短短几十年間,中國從一個人皆可欺之國,強大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工業起步雖晚,發展卻是最快。如今的中國工業品早已行銷世界,影響著西方乃至全世界人的生活。我們的工業,也變得舉足輕重。只是因為發展較晚,工業的整體結構依然落後,科技含量高的領先於世界的工業比重還不夠高。但正如那句詩“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一大批傑出的中國企業正在崛起,越來越多的先進技術達到世界前列,我們追趕超越的風頭正盛。

如此,西方人如果不喜歡中國工業,何以越來越多的使用著“中國製造”?如果有那麼一些不喜歡,也許是因為他們深深的感受到了來自東方的威脅,引以為傲的工業領先將優勢不再吧……


百味乾坤


這個問題簡單,近代工業革命和發展主要在西方,直至現在,西方的工業技術也是全球領先,他們是不屑於咱們相對落後的技術。

至於歷史文化領域,咱們可就得自豪一下了,說咱們的歷史文化第二,他們不敢稱第一。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所以他們自然想學習研究咱們的歷史文化了。


TD問道


我們中華民族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底蘊和內涵,這是其他國家所不能比的,在近代工業革命中,由於封建王朝的自我封閉,我們的工業技術落伍了,所以外國人最喜歡的是我們的歷史文化,而不是工業。但隨著我們的科學技術的進步,這個現象是會改變的。


山十夆和為貴


國為中國在學歪果仁的工業化!


梅花雪4689


所缺即所欲求!何況中華文化中,不僅僅是文化內涵,還有科學、哲學的內容。如易經文化,在建築中就有風水的科學;在健康中就是中醫;在人的一生中就是命理面相……


慧者無界


因為中國的歷史包含獨特的文化創造,對西方來說是神奇的,比如說老子的道德經在全球哲學類書籍出版量已經超過聖經而居首位,孫子兵法也是西方所推崇,只要是真正有思想有真知灼見的文化遺產西方人都喜歡學習。當然,儒家的禮教文化被黑格爾批判了,因為沒有什麼具體的思想,主要是陳規陋習,不講道理的訓人口號。而中國的工業主要是學習西方的經驗,對西方人來說太熟悉不過,沒有什麼值得他們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