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广州丨广式云吞面中的“大蓉”“细蓉”点样分?

岭南水乡并不出产小麦,但面食在这里却同样大放异彩。相对于北方面条的千变万化,广州面条很简单,基本上只有

竹升面伊府面两种。在这两种面条的基本上,广州人却可以变化出云吞面、牛腩面、猪手面、炸酱面、干烧伊面、龙虾伊面等品种。小小的一碗面条,既是街头草根小吃,也能登大雅之堂。

点击下方音频,收听《广府美食四大天王粥粉面饭——芙蓉如面》

01

竹升面篇

竹升面是在民国时期流行于广州西关一带的传统面。 竹升,是广州话里对粗大长竹筒的称呼,而竹升面,就是用这粗竹筒压出来的面条。

广州人吃面喜欢爽口弹牙,所以制作传统竹升面,在和面的时候一点水都不加,完全以鸭蛋或者鸡蛋加入面粉,比例大概是每50斤高筋面粉加入30斤左右的蛋,因为足够多的蛋液才能替代水的作用。另外,还有一道重要的工序——加碱水。竹升面之所以爽口弹牙,就是加入了足够的蛋白和碱水。碱水提升了面条的硬度,而蛋白则提升了它的爽滑,两者配合就形成了竹升面独一无二的口感。

当面粉与蛋液碱水充分混合后,制面师傅就会不断用手摩擦和搓压和好的面团,以增加面粉的柔韧度,并让碱水逐渐挥发,使面入口时不带碱味。到这里,竹升面的制作只是进行到一半,接下来的竹升压面才是“戏玉”。

用来压面的竹升要选碗口左右粗的老竹,过粗的话,压出来的面会硬,过细则不够承托力。在压面时,师傅会整个人坐在竹升的尾部,往脚底垫一长条木方,然后脚尖轻轻一点地,竹升便翘到半人高,瞬即连人带竹升重重落下。如是者不断反复一边弹跳,一边左右反复移动将面团压薄,这个过程大概持续一到两个小时。待面团压至薄如纸张之后,再用利刀切得细如银丝,这才算达标。

伊面篇

02

伊面,全称为伊府面,往往作为“长寿面”出现在广州人的寿宴中。就好像西方人生日要吃蛋糕一样,以前广州人每逢生日都会吃一碗长寿伊面,以示好意头。

据说,伊面的发明者是广东惠州府尹、清代诗书家伊秉绶。有一次,伊秉绶在家中宴客,厨师忙中出错,误将煮熟的鸡蛋面放入了沸油里,他只好将错就错,将面捞起后配上高汤再加些佐料上桌。谁知这种面竟然赢得宾主齐声叫好,于是就作为宴客项目保留了下来。后来,书法家宋湘品尝过后也觉得十美味,在得知这种面中上品还没有名字时,他建议取名为“伊府面”。之后,伊府面传播开来,人们将其简称为“伊面”。

伊面制作讲究色型好,体质松而不散,浮而不实。伊面的基础配方和竹升面接近,也是鸭蛋和高筋面粉,但在制作上则有所不同,需要把面条切制后,放入滚油中炸至金色的圆饼状,就像一个即食面饼。

伊府面要想好吃,必须每天鲜炸,还要选用颜色清亮的上好花生油。一旦油色变深,就要另换新油,否则炸出来的伊府面会有油嗌味。此外,炸伊府面时,油温不能超过200摄氏度,不然面条会失去蛋香。

伊面因其制法特殊,适合不同煮法,干炒、放汤、烩煮都很好吃。烹制伊面除了要将面放入滚水中快速焯熟,还要记得用高汤煨。这样,伊面吃起来才会口感松软而又甘香爽滑。

03

汤底篇

说起地道的广州美食,云吞面必定有一席之地。虽然面食不是广州人的主食,但广州人却对云吞面却有着一份浓浓的情意结。

一碗上乘的云吞面,讲究的是面、云吞、汤底三者的融合:一、面必须是竹升打的银丝面,要滑口弹牙;二、云吞要大小适中,用三七开肥瘦的猪肉和河虾起馅,还要用鸡蛋黄浆锁住肉味;三、汤底必须用大地鱼、虾干、虾籽、猪骨熬制而成,浓而不重,鲜香味美。

云吞面所用的汤底,和广式炸酱面、捞面一样,汤色金黄通透,入口鲜香味美,浓而不腻。会有这样的效果,是因为这汤底是以猪骨、大地鱼和鲜虾头等多种材料熬制,再用冰糖调味而成。熬好的汤经过仔细过滤,去油后加入虾子,这样出来的汤底清澈香浓,而且营养价值丰富。

有面店师傅表示,云吞面汤底要做得好,谨记“12345”原则:“50斤水里面起码要加1斤大地鱼、2斤虾壳、3斤猪骨、4两虾籽,才会汤清味浓。”不过里面的选料则颇有讲究,首要的是大地鱼。国内最好的大地鱼,出自北海,一等货为“油地”,摸上去近似半干湿鱿的感觉,鱼香最足。大地鱼要经常翻晒,以防发霉。

用于煲汤的大地鱼,必须每天现烤,烤到鱼的表皮全黑,这样才能逼出多余的油分。然后把原条的大地鱼放入清水内,再加入虾壳和猪骨等熬汤。

要煮好一碗爽口的广式面条,时间把握非常重要,面要在沸水里灼大约16秒,然后过冷河定型,再回沸水里烫一下,面就煮好了。

面汤里煮过多次面条之后,水就会变得浑浊,味道混杂,面条也会不爽口。为了防止这种情形的出现,面店师傅有两种解决方法:一是准备两大锅水,一锅煮面,一锅过冷河兼洗杂味;二则是勤换水,早中晚各换一次。

广式云吞面

04

云吞面是家喻户晓、老少咸宜的广州地道美食。广州人说的云吞,也就是北方人所说的馄饨,因为“馄饨”二字在粤语中与“云吞”的发音相近,所以,馄饨面又俗称云吞面。

据说,云吞面最早在清末民初广州的西关一带出现,是清朝同治年间从湖南传入。相传,一位湖南人在广州双门底(即现今北京路)开设了一间“三楚面馆”(三楚也就是湖南湖北一带),专营面食,其中就有云吞面。只不过那时的云吞只有面皮、肉馅和白水汤,做得很粗糙。后来几经改良,以鸡蛋液和面再擀成薄云吞皮,用肉末、虾仁以及韭黄切粒拌成馅料,这样做出来的云吞皮滑馅鲜。

虽然广州并不是以面为主食的地区,但广州人对这碗云吞面却情有独钟。“三楚面馆”因此生意兴隆,不久就有许多人争相效仿。初期,云吞面由小贩肩挑四处贩卖,以敲竹板发出“独的独的”的声音招徕顾客,后来更发展至成行成市。

20世纪30年代在西关三圣社桥头摆档的池记云吞面,以卖“圆眼云吞发菜面”驰名,堪称是云吞面制作的表表者,被誉为“地摊状元”。即煮即卖的池记云吞面尽管摊档摆在路边,不设桌椅,价钱是别人的三倍,但依旧是“皇帝女——唔忧嫁”,每天必被顾客买光。更有人特地驱车前来,蹲在街边吃也吃得心甘情愿。当时曾有报纸专门刊诗赞誉池记云吞面,当中有一句,“汽车贵客如流水,夜夜奔来共食清。”,由此可见其受欢迎程度。

到20世纪50年代初,小贩挑着云吞面担在广州街头沿街叫卖的情形依然可以见到。云吞面担是两个木柜,一个下面有炭炉,上面是两格铜盆,分装上汤与煮面的沸水;另一个下面是洗碗盆、上面放云吞与面以及干净的碗、筷子和调羹。广州西关一带以前骑楼众多,卖面师傅挑着面担沿街而走时,如果有楼上住户要买面,就会用一条绳子吊着一个装有钱与大碗的竹篮,从阳台垂下来,卖面师傅把即制的云吞面和上汤装进碗里放入篮内,食客再把竹篮拉上去,然后安坐家中,享用鲜美可口的云吞面。

05

“大蓉”与“细蓉”

有一定年纪的广州人都知道,旧时,云吞面又叫“大蓉”、“细蓉”。有关这种称谓的来源众说纷纭,有种说法是,早期的云吞面比较小,冬天天气寒冷,吃面的人把小碗抱在怀里(即“拥”),饱肚之余又可以取暖,因此叫“细拥”。

也有的说,云吞在煮熟时漂浮在沸腾的汤水上,就好像一朵朵盛放的芙蓉花。白居易的《长恨歌》中的有一句“芙蓉如面柳如眉”,古人取其“芙蓉如面”这四个字,所以细云吞面又叫“细蓉”,云吞面又叫芙蓉面。

还有一种讲法是,旧时云吞面是由小贩挑担沿街现煮现卖,所卖的面有“大用”与“细用”之分,也就是面的份量有大细之分,“用”是食用的“用”,读“拥”是民间一种约定俗成的讲法。

按照专业人士所讲的标准,“细蓉”的份量是1两竹升面配4粒云吞;“大蓉”则是2两面配8粒云吞。

传统云吞面无论从制作、摆法抑或到品尝原来很有讲究:盛碗的时候通常先将调羹放在碗底,云吞居中,竹升面放在上面。这些煮好的竹升面还要用猪油捞一捞,之后才加入用大地鱼、猪骨和虾籽熬制的汤底,汤里再晒上少许新鲜韭黄提升香味。一碗云吞面端上来要只见面不见云吞才算标准,用调羹和云吞将面条垫高是为了保持面条的弹性。吃面时要趁热先吃面,再吃云吞,最后把上汤喝完。这样才能尝到一碗地道云吞面的完美境界:竹升面双口弹牙,云吞皮薄馅鲜多汁,上汤鲜香味美。

虽然云吞面在广府地区不是主食,却一直备受追捧,并成为一代又一代人广州人的集体味蕾记忆。

资料整理:小鱼

声演:皓明

播出时间

广州新闻电台 fm96.2 周一至周五9点30分 11点30分

15点30分 17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