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的办公室,为何总挂着“上善若水”?老子:后7句才是重点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在很多企业老板的办公室里,都会挂着《道德经》中的这四个字:“上善若水”。

咱们今天就来讨论一下,为什么那么多人会崇尚《道德经》中的这四个字。

老板的办公室,为何总挂着“上善若水”?老子:后7句才是重点

上善若水,出自《道德经》第八章,原话是:“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简单来说,这句话的意思是:真正优秀的人,德性就像水一样。水不仅会滋润万物,不和万物相争,而且常常处在低下的地方。因此,水之性就是上善之性。

从这句话的意思来看,那些老板之所以喜欢在办公室挂着“上善若水”这四个字,就是因为崇尚“水之性”,希望自己的德性能像水一样。

然而,愿望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想要做到上善若水,并没有那么容易。《道德经》就给出了七个标准,用这七个标准,就可以判断这些老板到底有没有做到“上善若水”。

老板的办公室,为何总挂着“上善若水”?老子:后7句才是重点

居善地

《道德经》给出的第一个标准,是“居善地”。就是说,水善于选择适合自己的地方。

越优秀的人,越知道摆正自己的位置。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该做什么事,心里有如明镜一般。

比如你带领一个团队,从身份上来说,你是团队的领导者,但实际上,团队成员为你冲锋陷阵、摧城拔寨,立下了汗马功劳,你是不能在团队成员面前趾高气昂的。

真正懂得上善若水的人,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我”之所以能赚到这些钱、拥有如今的地位,是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奋力拼搏的成果。

老板的办公室,为何总挂着“上善若水”?老子:后7句才是重点

心善渊

《道德经》认为,懂得上善若水的人,内心能像水一样保持沉静、静默深远。

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作为团队领头羊,最忌讳的就是遇到突发情况时手足无措、六神无主。

真正厉害的人,就像湖中的水一样波澜不惊。无论你是向湖里面扔一块石头,还是从湖里舀出了一瓢水,湖水都会在刹那间回归平静。

与善仁

《道德经》所说的“与善仁”,就是说待人真诚,友爱、无私、

无论是对外,面对竞争对手、合作伙伴,还是对内,面对“自己人”,一个有大局观的人,都会待人真诚、友善。

正所谓“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只顾一己私利而欺瞒、哄骗他人的人,终有一天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老板的办公室,为何总挂着“上善若水”?老子:后7句才是重点

言善信

“言善信”就是说,说话做事要遵守信用。

对于社会中的任何一个人来说,诚信是做人的底线和根本。

如果一个人在其他品行方面有所缺陷,尚且可以补救,但如果做人不讲诚信,那几乎是无药可救了。

政善治

《道德经》讲的“政善治”,意思是善于治理污秽。就像我们洗手、洗澡、洗衣服,都是通过水来达到清洁的目的一样。

做人也是如此,要善于反省,清理自己身上所存在的缺点,改善团队中存在的遗漏,才是真正做到了“政善治”。

老板的办公室,为何总挂着“上善若水”?老子:后7句才是重点

事善能

所谓“事善能”,就是做人做事要像水一样随物成形、发挥才能。

水在茶壶里就是茶壶的形状,在盆里就是盆的形状。做人也应该这样,要随着环境的变化而调整自身说话和做事的方式。

有的人在自己人面前飞扬跋扈、不可一世,在外人面前畏首畏尾、卑躬屈膝,这就是没有做到“事善能”。

动善时

《道德经》说的第七个标准,是做人要像水一样顺应天时,行动时善于把握时机。

虽然世上不存在“命中注定”这回事,但时代有时代的发展规律。无论是公司领导者还是个人,如果不顺应这个发展规律,最终的结果就只会是一败涂地。

老板的办公室,为何总挂着“上善若水”?老子:后7句才是重点

结语

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上善若水”,随后便给出了“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七个标准,最后得出结论:只有具备了这“七善”,才算是真正做到了上善若水,与万物无争。

那么你认为,你的老板做到《道德经》所说的“上善若水”了吗?欢迎移步评论区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