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原油宝的“大瓜”,让人感觉有点吃不动

中行原油宝的“大瓜”,让人感觉有点吃不动


活在2020,别的啥也没干,光顾着见证历史了。原本以为油价跌到负37美金已经足够“扯淡”了,没想到中行购买原油宝的客户,除了亏光本金,还需要倒贴给银行的钱。

要知道,以前不管是理财产品也好,还是P2P也好,最多投资者的本金被坑了。而这次不仅是本金没有了,还要倒贴给银行钱,甚至有的投资者是在油价20美金进来“抄底”的,简单算一下还需要“赔”给银行相当于2倍本金的钱。所谓投资500万,还倒欠银行900万,差不多就是这个道理。估计短时间内,中行原油宝都将在国内投资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上一次,期货市场闹出这么大的事,还是几年前所谓的“泛亚期货”诈骗案。当时推出了一款名称为“日金宝”的产品,年化收益率高达13%,最后发现是交易所串通假买方,构建了一个虚构交易模式的骗局,据说涉案资金高达400多亿。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再了解一下当年这个“大瓜”。

我个人认为,弄成现在这个样子,中行肯定是要负一定责任的。为什么呢?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吧,因为我平常也做一些期货、股票的投资,所以经常会接到各种各样推荐股票、期货、理财的电话。我相信其他朋友,甚至没有开过户的朋友,也经常接到这样的骚扰电话。但是绝大多数人在接到这样的电话以后,不是一笑了之,就是直接挂掉。

我们社会大众之所以对这些电话有如此之高的免疫力,一方面是国家还有金融监管部门对这个方面的反欺诈教育和风险提示做的非常到位,另一方面当然是因为对方身份不明、资质存疑,所以从一开始就谈不上信任。

但是如果把打这种骚扰电话,变成大家在银行网点,又银行正规工作人员一对一推荐,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或者大家想想一下,打开银行官方APP给你推荐这款产品,消费者心理和想法肯定也不一样。因为国人心态都是喜欢抄底,次贷危机过了2、3年后,当时黄金有一波大跌,当年就是国人在抄底,号称中国大妈爱黄金,用行动打退华尔街精英(只不过后来也亏的很惨)。

所以中行这款原油宝产品的推出,是非常符合国人心态和时点推出的爆款产品。从我个人这段时期的经历来看,当年原油从100跌到60的时候,从来没人来咨询我原油能不能抄底,但是跌破40以后,突然有很多人就有了抄底的想法。可见,中行产品推出的时机有多么精妙。加上这中间一度传出,央行因为国内资金流出“抄底”,要严查外汇流量的传闻,等于变相给原油抄底又打了广告,于是更多的人参与进去了。

简单来说,如果没有银行的信誉保底,我相信投资原油的被坑的朋友肯定比现在少很多很多,这就是我认为中行有责任的第一个原因。

但是光有这个原因,还不足以认为中行有这么大的责任。毕竟市场有风险,银行说白了,既没有搞诈骗,也没有赚利差,就是搞点手续费而已。所以银行更大的问题就在于,没有强制平仓机制。

在国内投资圈子里有这么一种说法,要毁掉一个人就让他炒股,毁掉一个人更快的办法就是让他去玩期货,毁掉一个人最快的办法是让他玩外汇。因为期货和外汇风险大,有的时候市场波动剧烈,加上又是杠杆交易,普通人很容易就爆仓然后亏的血本无归。期货产品以保证金交易的居多,5倍到10倍杠杆并不少见,某些外汇产品最高杠杆能到100倍。

什么意思呢?就是比如说买一手黄金期货,也就是1公斤黄金,国内最近的价格大概在37万-38万左右,在保证金制度下,只需要交8%-11%的保证金就可以了,也就是说交3.7万的保证金就算已经成交了,后续如果跌5%,也就是亏1.85万。那么收回来的也就是1.85万,相当于本金亏了50%。这就是所谓的10倍杠杆。

那么通常为了避免投资者倒欠交易所的钱,同时也是保护交易所的利益,通常都设计了强制平仓机制。比如说前面那种情况,当价格下降10%的时候,实际上保证金已经亏光了,那么除非投资者追加保证金,否则交易所将强制平仓。保证投资者不亏光本金,交易所也不欠钱。这个就相当于杠杆炒股有一个强制止损线。

那么现在已经有人翻出来,中行设计产品的时候是强制平仓或者强制止损的设置,但是由于某些原因没有触发。这个里面的原因我们外人也不清楚,可能是当时设计产品的时候系统没跟上,或者说本来这个止损是靠人工的,但是那天没人加班盯盘。

只要是能够触发强制平仓,投资者都不可能亏成这样,也不可能像现在这样把事情闹的这么大。这个是我认为中行要负责的第二个原因。

除了这两个以外,中行还有一个地方做的不够地道。要知道期货投资对于投资者门槛的要求是很高的,这个门槛并不是资金,而是对期货的理解。普通投资者很难理解原油为什么会跌成负价格,但是学过金融的就很容易理解。

因为期货不同于股票,价格是要考虑持有损益和仓储成本的。简单举个例子,普通的绿茶茶叶,从生产出来放到仓库里,需要仓储成本。同时茶叶会因为储存的时间长,口感变差,持有的时间越长,茶叶越不值钱。所以当茶叶价格低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许多商业就要考虑将茶叶清仓,把仓库空间换成其他能产生收益的产品。低到一定程度就会白送,或者自己花钱处理。原油情况更复杂一些,因为原油不是说处理就处理的,无害化处理需要的费用更高。简单来说,原油跌成负价格大概是这么个原理。

我相信很多朋友在看完上面的解释以后还是不懂为什么。那就对了!因为期货就是比一般的投资品要复杂。所以说,如果中行把原油宝这种产品卖给有经验的期货投资者,大家也算公平交易,买的人愿赌服输,也没什么大碍。但是据说中行把这些产品都卖给了一些没什么期货投资经验的小白。

虽然我们都知道,任何投资产品都需要先填一份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评估表,但是真把这个当回事的人多吗?银行和投资者重视过吗?我反正只管自己的投资,从来没重视过。更别说那些一心想着抄底的投资者了,肯定是往高了填啊。

这就是我认为中行需要负责的第三个原因。

当然,投资者自身的问题肯定是有的,但是中行应该负什么样的责任,大家各有各的看法。现在中行这种“不粘锅”似的做法,我个人是非常不认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