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齊哈爾市拜泉縣用食用菌產業鏈搭建致富橋

黑龍江日報4月23日訊0.2秒!這是一隻口罩從原材料變成成品所需的時間。在拜泉縣德潤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兩條口罩生產線在不間斷運轉下,每天可達產30萬隻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成品。

剛剛建成的口罩生產車間內機聲隆隆,流水線作業可同時把無紡布、熔噴布、鼻樑條、彈力布一次壓合成型,工人們熟練地操控著設備、檢查著口罩質量、整理口罩裝盒,分工合作著。

食用菌、口罩,這兩種本不相關的東西卻因為一場疫情在拜泉縣德潤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同框”出現。合作社生產廠長馮偉東介紹說:“我們引進口罩生產線有著獨特的‘先天優勢’,合作社的制菌車間與培育車間均達到了空氣淨化等級十萬級標準,符合口罩生產條件,引進設備後便可投產,達產後便可一手支援抗疫,一手帶農脫貧。”

從拿到生產審批文件到首批口罩生產原料進廠,再到設備安裝調試,拜泉縣政府一路“綠燈”支持下,德潤菌業僅用一個月的時間便順利達產。目前,剛下線的第一批100萬隻醫用外科口罩已捐贈給拜泉縣紅十字會,助力縣域內疫情防控工作。

政府提供周到服務支持扶貧產業,在拜泉縣已經成為一種共識。就以食用菌產業為例,拜泉縣利用食用菌作為扶貧產業,建立了三種扶貧模式,即扶貧資金投資收益模式、產業促就業模式、戶貸企用企還戶受益模式。依託德潤黑木耳全產業鏈項目,探索由拜泉縣財政投入資金用於企業發展,按年返還扶貧資金投資總額6%的收益,返還期為15年。食用菌菌包廠安置就業人員90人,其中貧困戶53人,年人均務工收入2萬元。目前拜泉縣已為貧困戶發放扶貧貸款1700萬元入股企業,企業負責償還本金。企業亦連續3年每年為566戶貧困戶無償提供食用菌菌包,扶持貧困戶自主經營,戶均增收2800元以上,帶動貧困戶1300餘人。

如今,在防控疫情的特殊時期,扶貧產業項目能否正常運轉關係著貧困群眾的切實利益。適時引進口罩生產線,讓當地村民有了工作崗位。

“誰能想到這時候還能在家門口找到活兒幹,待遇還這麼好。”得來不易的工作讓負責口罩壓帶工序的劉燕倍感珍惜。往年三四月份,簽完土地流轉合同後,劉燕都會和同村的姐妹動身南下組團務工,由於沒有技能傍身,身材瘦小的劉燕只能幹些出力氣的活。如今,能身穿工作制服,站在口罩生產流水線旁工作,劉燕十分滿足。

經過幾天的緊張培訓,如今的劉燕早已沒了剛開工時的手忙腳亂。工廠距家5分鐘的路程,每天中午劉燕都能回家為兩個孩子張羅一頓飯菜,每月近4000元的薪資維持一家的開銷綽綽有餘。在得知企業有長期招工的意願後,劉燕更是幹勁十足。“如果能成為正式員工就太好了,聽說除了基本工資外,還有計件獎勵,到時候掙得肯定更多。”

目前,口罩生產線的順利達產為拜泉縣域內的疫情防控助力,也為扶貧產業找到新路徑,而傳統的食用菌產業繼續搭建著貧困群眾的致富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