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預防房顫?

龍喬珍


房顫,全稱心房顫動,是心內科較為常見的一種心律失常,房顫是一種老年人常有的一種疾病,因為房顫和年齡的關係呈現正相關。也就是說,年齡越大,房顫的發生概率也就越高。所以有人也說房顫是一種老年病,那麼我們該如何預防房顫呢?


一、預防原發病

能夠引起房顫的原發病有很多,比如常見的風溼性心臟瓣膜病、高血壓病、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肌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等等,所以,預防房顫的最主要的一個方法,就是積極預防這些原發病,因為這些都是使得房顫發作的主要因素,所以,能夠減少房顫的一個重要方式就是減少風心病、高血壓、冠心病等疾病的相關心律失常併發症。就會減少房顫的發生。

二、減少菸酒刺激

房顫還和抽菸飲酒等不良習慣有關,有報道顯示,抽菸和飲酒,不僅僅增加房顫的發病率,還會增加房顫的相關不良併發症。所以,房顫病人戒除菸酒,似乎更有意義。其次不僅僅是菸酒,一些刺激性的飲料等,也會使得房顫的發病率增高。

三、避免情緒刺激

加班熬夜、精神緊張、喜怒哀樂等情緒刺激,也會導致房顫的發生,因為情緒的變化會導致交感神經興奮和張力升高,這些都是房顫容易發生的一些誘因,避免這些誘因,可以減少房顫的發病率。

四、其他原因

比如水電解質紊亂、嚴重感染等,也會誘發心房顫動,所以,避免水電解質紊亂,避免嚴重干擾,或者是水電解質紊亂以及感染後,預防房顫的發生也尤為重要。



當然,即便發生了房顫,也不需要過於緊張,我們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對症或者對因的治療,不管是控率還是控律,都會有適合你的房顫的治療方法。


親,看懂了嗎?關注我們。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給你!


心健康


對房顫治療最有效的辦法就是預防卒中,並不是所有的房顫患者都會出現腦卒中,風險越高越要預防。65歲或者75歲以上的老年房顫患者腦卒中發病風險很高,如果伴有高血壓,心衰,糖尿病、以前犯過卒中,有Y軸的動脈粥樣硬化,有冠心病,有主動脈斑塊這些病史,在這九個危險因素裡邊你有任何一項或者兩項都是血栓的風險增加。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抗凝治療。

房顫的預防是一個綜合的管理,需要改變生活行為,戒菸限酒,控制體重,一些病人可能需要避免含有咖啡因的物質諸如茶、咖啡、可樂以及一些非處方用藥。此外要保持一個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夠減少房顫的發生,也能夠改善房顫的愈後。同時做好早預防早篩查,這樣才能更有效更安全防範與治療。


海上名醫


房顫是心血管疾病中比較危險的一種,一方面房顫發生時,心臟不能正常的收縮與舒張,射血能力下降,會導致其他組織功能不能正常的發揮作用;其次房顫還容易導致血栓的產生,一旦血栓脫落後停留在血管局部會出現堵塞現象的發生,如果堵塞到關鍵部位還會有生命危險。因此發生房顫時要給予高度的重視,那麼怎麼才能預防房顫的發生呢?

首先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規律的作息;同時要有良好的心態,不要有過度的情緒波動,否則也容易誘發疾病的發生;還要有健康的飲食習慣,少吃辛辣刺激之品,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為主;適當的進行體育鍛煉,也可減少該病的發生。

其次要積極治療容易誘發房顫的疾病如心肌梗死、惡性心律失常、高血壓等,這些疾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間接的也可以減少房顫的發生。

再次對於永久性房顫的患者,要堅持服用抗凝藥物來防止血栓的發生,此外還要配合服用抗血小板聚集的藥物來輔助進行治療。在服藥期間要注意監測凝血功能及預防出血現象的發生。

另外如果有心慌、氣短等不適症狀時,要及時的檢查心電圖、凝血功能等指標,便於及早的發現疾病,並及時的進行治療,防止病情的發展及惡化。

由於房顫帶來的危害性較大,因此預防其發生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相信通過今天的介紹大家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預防房顫發生的方法,希望能在大家以後遇到類似的情況時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

歡迎關注杏花島,獲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識。


杏花島


心房顫動簡稱房顫,是最常見的心律失常類型之一。人的心臟有2個心房、2個心室,正常心跳時依次是心房收縮--心室收縮--心房心室一起舒張,完成一次心跳,人們感覺到的心跳通常是心室的收縮。房顫時,心房會無規律顫動,不能正常收縮舒張,甚則帶動心室顫動,最終導致自覺心跳毫無規律。

房顫相關症狀主要有心悸、氣短、頭暈,嚴重者在房顫轉復時伴有長間歇,還可導致黑曚、甚至暈厥。但近三分之一的房顫發作並無症狀,使得房顫極具隱匿性。數心跳、摸脈搏可幫助早期發現房顫跡象,常有患者描述為“有時快,有時慢,一點規律都沒有”。發現異常跡象時,及時就近檢查心電圖即可確診房顫。

老年人,尤其合併疾病較多者,更應重視每年體檢,幫助發現隱匿性房顫。此外,一些便攜式、穿戴式心電監測設備也可幫助患者及時發現隱匿性房顫。

雖然目前房顫的發生機制研究尚不明朗,但綜合管理合併症,健康生活方式可起到預防房顫的作用。積極治療高血壓、高血糖,戒菸戒酒,減輕體重,有呼吸睡眠暫停綜合徵的患者接受氧療,可以很大程度上預防房顫。


中國家庭報


我是來自星星的萌醫生,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心房顫動,簡稱房顫,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心律失常之一。根據流行病學的調查顯示,在16-50歲的健康人群中房顫的發病率約為0.3%-0.4%,65歲以上的老年人房顫發病率則達到了3%-5%,80後其發病率更是增加至8%-10%。

房顫的危害主要在於對心臟和腦血管的影響,房顫患者,因為心臟疾病導致的死亡率大約是非房顫患者的2倍,發生腦卒中的概率則是其他人的5倍。

因此,對於房顫的治療就十分刻不容緩了。

在臨床上,我們對於房顫的治療可以從三個角度展開,分別是控制心室率、抗凝,以及近兩年剛剛興起的左心耳封堵術。

1.先說控制心室率

我們都知道,一次完整的心臟電生理活動,電興奮首先都是從心房開始的。而在發生房顫時,心房的電生理活動完全紊亂,直接導致了心室率的絕對不勻齊(在心電圖上有著直觀的表現,R-R間期絕對不勻齊)。

因此,我們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控制心室率。

我們可以選擇胺碘酮復律,也可以選擇倍他樂克、地爾硫卓減慢心率,具體可以根據臨床的不同情況進行選擇。

2.抗凝

房顫的時候,由於心臟節律的紊亂,導致血液動力學的改變,從而形成渦流(就好比颱風時水中也容易形成漩渦一樣),這些渦流不斷衝擊的衝擊之下,就會形成附壁血栓,而血栓一旦脫落,就會發生栓塞。這其中,由於血液循環的路線,最容易發生的就是腦栓塞。

因此,抗凝的治療甚至比控制心室率更要命。

在選擇抗凝藥物時,我們可以選擇經典的華法林,只需要定期檢測凝血功能即可;也可以選擇近兩年上市的利伐沙班、達比加群等,這些藥物不需要檢測凝血功能,但安全性可能不如華法林。

3.左心耳封堵術

上面說了,房顫時容易形成附壁血栓,這些血栓最容易形成的部位就是左心耳,而抗凝治療存在一定的風險,同時由於需要長期監測凝血功能導致臨床服藥的依從性較差。因此,這兩年,很多醫生開始嘗試一種釜底抽薪的方式——直接把左心耳封堵起來,縱使你形成再可怕的血栓,你也只能待在左心耳內部狂歡,永遠沒法出來!!

歡迎關注我的悟空號:來自星星的萌醫生


來自星星的萌醫生


近幾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房顫發病率的上升成了一大熱點,甚至有人把房顫和缺血性腦卒中劃了等號,於是射頻消融治療和新一代抗凝藥達比加群、利伐沙班等貴得離譜的自費藥抄得滾燙。可惜老百姓不知道是否發過房顫的人都要做消融治療?射頻消融的成功率尤其是複發率,二進宮、三進宮的比例多少?達比加群等究竟是無法監察出血風險還是不需監察?房顫引起血栓脫落的腦栓塞在腦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觸發的腦血栓形成在缺血性中風中佔的比例佔多少?

房顫發生的原因眾多,有人認為心房內一個或幾個異位起搏點產生的衝動,在心房內傳佈過程中發生多處微型折返所致。也有認為在心房的任何部位有多源的大折返環分裂成子環。說白了房顫的發病原因至今仍未完全搞清楚。我把房顫分為二大類:

1.器質性心臟病:凡能引起左或右心房極度擴大,心房內的微折返必然形成,因此有間隙性房顫(發發停停)最後成為持續性房顫。如過去心臟辦膜病中最常見的風溼性心臟病的二尖辦狹窄,現在的辦膜鈣化性心臟病左房也會大。主動脈返流、擴張性心肌病、舒張功能受限的高血壓心臟病、冠心病等都會引起左心房擴大。

左心房越大微折返通道越多,這種房顫根本不適合做射頻消融治療,做後就會復發。沒有辦法了?只要每天半片狄高辛控制心室率即可。當然心房越大左心耳形成血栓概率越高,怕腦栓塞吃華令就可以了,幾十年用下來因可測出血風險和有效性只須測定國際標準化比值INR在2-3之間就行。開始勤點測試,時間長了幾個月測一次。它是通過抑制維生素K來抑制凝血酶II、IX、X因子來抗栓塞,出血風險和新一代無差別,而且達比加群、沙斑類藥物是直接通過對II因子和X因子抑制來抗栓塞,不像華法令出血可用維生素K來止血,即使輸凝血酶也沒用因為藥物對抗凝血酶作用仍存在,一旦出血怎麼辦?新藥又貴得一般老百姓用不起。況且說腦出血比華法令少,這是新藥臨床“做”出來的,一樣的出血為什麼腦出血風險小?根本沒有道理來解釋,我相信關於這點時間會告訴你的。

2.特發性或突發性房顫:既然器質性心臟病引起大心房不做射頻消融治療,那麼就頂住了特發性房顫的人群。目前公認心房不大但在你靜脈進入左房起始部、左心耳周圍、冠狀竇、二尖辦周圍有先天性微逝返通道存在(和室上性心動過速機制相似)。微折返通道平時不開放,一旦開放了,房顫來了。可對特發性房顫患者射頻消融的複發率太高了,國際上至今仍未解決的難題,因為搞不清究竟肺靜脈外左心房內有多少個微拆返。一次醫療事故(現叫傷害)監定:一個80歲老太,40年時發時停的特發性房顫患者,左房36mm,從不吃華法令也無腦梗史,也被拉倒上海做射頻消融最有名的三甲醫院,走著進去卻未能下手術檯,幸好家屬堅決要求屍解,左房擊穿了縱隔見血了,就那麼要做連80歲的老太也不放過,那還讓別人怎麼相信你!為什麼全世界沒有一個專家去研究從源頭上解決究竟什麼因素激活生來就有微折返通道開放呢?全世界心血管專家無人去研究,但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是跑不了的。而它們的釋放又和什麼因素有關呢?說到這兒讀者也明白了:人緊張、焦慮、激動、生氣時心跳會加快、血壓會升高是怎麼引起的?還是腎上腺素在作怪,對突發性房顫的觸發因素不解決,短期內房顫會反覆發作。

當然目前更多的突發性或陣發性、持續性房顫的患者醫生還是會採取服用抗心律失常藥物來預防房顫的復發如:乙胺碘膚酮、普羅帕酮(心律平)等也預防特發性房顫復發,從對症治療來看,部分患者確實有效,至於服用多大劑量、維持多長時間、就醫生角度來講也沒有一個統一認識,當然要考慮到有效率和藥物劑量帶來的毒付作用。如果能從誘導近期內頻繁發作的社會心理因素帶來的情緒障礙可能治療效果明顯更好。因為任何抗心律失常的藥物都可以誘發心律失常、尤其血藥濃度過高情況下,有時甚至是致命的,這點全世界的心血管醫生都知道!

這兒只講我個人的認識和經驗,無意得罪做電生理治療和推崇抗II因子、抗X因子醫生理念。但做人尤其做醫生不敢把自己觀點講出來是對病人犯罪!

2018.5.31


我想說點真話


房顫,是最常見的心律失常之一,是由心房主導折返環引起許多小折返環導致的房律紊亂。根據房顫的發作特點,

臨床上將房顫分為陣發性心房顫、持續性心房顫動和永久性房顫。

房顫時怎樣引起的?

1、年齡因素。據統計,我國有房顫患者約 800萬,70% 在65一85 歲之間,80歲以上人群房顫患病率達8.8%。所以說,房顫的病發與年齡息息相關。

2、疾病因素。房顫幾乎見於所有的器質性心臟病,也可發生於非器質性心臟病。

(1)器質性心臟病。

其中風溼性心臟病是主要原因,約佔房顫誘因的33.7%。還包括冠心病,如心絞痛、心梗等,高血壓性心臟病,甲亢,病態竇房結綜合徵,心肌病及其他心臟病等。

(2)預激綜合徵。

目前認為是因患者的旁道不應期較短所致。預激誘發房顫的比例為11.5%~39%,該情況病發較嚴重,會影響心臟的排血量。

(3)其他疾病。

包括全身浸潤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硬皮病、白血病、澱粉樣變等;心臟手術和外傷;藥物中毒;慢性肺功能不全及肺和全身性感染;各種心導管操作、電覆律等。

3、遺傳因素。

房顫是因為基因突變所致,所以具有遺傳性,大部分發生在成年之後,為陣發性房顫。症狀較輕,通常是由於精神波動、過度勞累、飲酒、吸菸感染等所致。

4、生活方式因素。

常見的房顫誘因有:情緒起伏,精神緊張,壓力過大;過度勞累;吸菸酗酒;作息不規律,睡眠不足;飲食不規律;久坐不動,缺乏運動。多為陣發性房顫,經過治療加以生活方式干預,預後是良好的。

房顫,如何預防?

1、生活方式干預。

(1)情緒控制。情緒起伏,過度緊張,壓力過大不利於心率的控制,容易誘發房顫,所以要注意學會控制情緒,保持平和心態。

(2)規律作息。睡眠不足是心律失常的危險因素之一,所以要注意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保證充足睡眠。

(3)科學膳食。 清淡飲食,多食蔬菜水果,控制高脂肪、高熱量飲食。

(4)戒菸限酒。菸酒傷身,一定要注意控制。

(5)適度運動。久坐不動不利於身體健康,一定要注意選擇合適的運動,養成好習慣。

2、控制不利的疾病因素。

對於患有心臟疾病,或者其他不利疾病的患者,一定要時刻關注自己的身體指標,定期體檢,合理治療,以及時發現威脅健康的因素,及早診斷治療。


鹽酸索他洛爾


房顫原因較多,中老年人較常見,因各種病因引起心肌或傳導系統病變所致,常見病因有心肌病、冠心病、肺源性心臟病、藥物性等,如果是陣發性房顫,可以考慮藥物轉復或預防,也可考慮射頻消融術。如果是持續性房顫,基本轉復不了,只要控制心率、預防併發症就可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