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的權利是如何失去的?

天地玄黃日月盈


一、低估了戰場瞬間萬變的形式和李世民軍事奇才

作為嫡長子的李建成,自然是將來唯一的合法繼承人,所以李淵就安排他坐鎮長安,熟悉政務,以便將來順利接班。

然後把另兩個兒子李世民和李元吉安排領兵征戰。李元吉負責長安以東,李世民負責長安以西。這是一種非常合理的政治安排,可是僅僅一年後,平衡就被打破了。

李世民驍勇善戰,成功滅了薛舉,反而李元吉卻被東邊的突厥打敗了,山西全境被突厥軍給佔領了。這還了得,山西可是李淵起兵的地方啊!

李淵知道後,也顧不上許多了,立刻將李世民及其軍隊東調,對抗突厥軍。李世民真的也很爭氣,三下五除二就把突厥軍給解決了,收復了山西,打了場大勝仗。

本來這是值得慶祝的事情,可是有一個人卻很為難,就是李淵。

長期以來苦心安排的政治平衡被打破了,李世民連打兩次大勝仗,其軍功遠遠超過李元吉,政治威望甚至超過了太子李建成,所以李淵此時的心情可想而知。

但李世民英勇善戰的形象已經烙印在人民心底,彷彿那一刻李世民成了保家衛國的英雄,成功取得民心。至於在朝堂之內勤勤懇懇工作的李建成,被百姓忽略了。

二、決策上的失誤和性格上的猶豫不決

自武德3年,洛陽一戰中,李世民一舉滅了王世充和竇建德兩股勢力,並活捉了此二人。

李世民的功勞大了,甚至再沒有什麼可以封賞了,甚至進一步直逼太子職位。

李淵很為難,手心手背都是肉,可他最失敗的就是沒有直言告誡李世民,叫他踏踏實實做秦王,反而放下身段封給李世民一個武官的虛職——天策上將。

這個官職雖然沒有什麼實權,但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開府,可以擁有自己的幕僚,好傢伙,李淵的猶豫不決,徘徊不定,給了李世民一個錯覺,他以為太子之位是可以爭取的,

於是,利用這個開府的權利,他廣招能人異世,開始了奪位的道路。

後來的朝廷之內,基本都是李世民的人。而且大部門還都是嗜血殘殺的武將。很自然的,李世民逼位的時候,自然沒人敢站出來了。

木已成舟,反抗也是徒勞

玄武門一戰,太子李建成,李元吉慘死。木已成舟,即使反抗也是徒勞。李淵自然明白這個道理,朝廷本站在他一邊的人也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也就無奈接受這一事實。


銜筆的橘


唐高祖李淵,是一位非常有遠見的政治家、謀略家。他能從唐王做到唐朝的開國皇帝,足可以看到,他是非常厲害的。

李淵從起兵開始,他就一直掌握著政權,不存在大權旁落的問題。

讓他逐漸失去權力的是在玄武門事變後。

其實李淵看的很明白,老大李建成做了太子之後長年輔助皇帝處理政事,積累了豐富的管理經驗,構建的基本上是以文官集團為主。

老二李世民,由於性格大氣豪放,在李淵做唐王鎮壓農民起義時就暗中結交豪傑,招納逃亡之人,網絡各種人才。再加上李淵立國以後,李世民一直在外統兵平定初唐亂局,立下了卓越的功勳,所以他一直有著廣泛人脈資源與兵權。

老三李元吉,作為太原留守,能力一般,不堪重用,但畢竟是皇上的兒子,與李建成一條心。

唐朝立國以後,李建成與李世民兄弟之間就出現了嫌隙,情況還是越來越糟,兄弟之間的奪位戰爭也悄悄的拉開了序幕。

終於到了公元626年7月2日(武德九年),秦王李世民等人,在經過精心準備以後,決定先發制人,率領長孫無忌、尉遲敬德等人入朝,埋伏在玄武門,將前來入朝的李建成、李元吉射殺。這場骨肉相殘的戰鬥,由李世民的勝利而告終。史稱玄武門之變。事後李淵也深感無奈主動讓出軍政大全,三天後,李世民被立為太子。同年的9月4日,李淵退稱太上皇。李世民登基,事為唐太宗,次年改元貞觀。

李世民也不負眾望,開創了中國歷史上的著名的貞觀之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