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话:这个潮汕人虐待父亲,还道理一大堆

谜话:这个潮汕人虐待父亲,还道理一大堆

陶渊明《桃花源记》,讲述了一个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世外桃源。

可能金庸先生也受此文章启发,在《天龙八部》中就写了段誉跌入一个山洞,见到了神仙姐姐。洞里石壁刻的满是《庄子》中的句子,大都出自《逍遥游》、《养生主》、《秋水》、《至乐》几篇,更题着一行字云:“无崖子为秋水妹书。洞中无日月,人间至乐也。”

洞中无日月,与佳人处,实乃人间至乐。

洞是好洞,文是好文。谜人怎能舍此乐呢?关于这篇文章最常被用来制谜的是这一句:“不足为外人道也。”

但是今天要介绍的是另一句:“便要还家”。

这个谜底我制过好几次谜,可能最近一次是下面这条:

谜面:肥水不流外人田 谜目:《桃花源记》一句

谜底:便要还家 作者:今思迟

这条谜成谜的机诀在“便”一字。说破无酒食。

“便”,要别解成“大小便”的“便”,以扣谜面的“肥水”。

“不流外人田”,意思是要还回自家去,扣“要还家”。

这在物质条件极为缺乏的时代,很容易理解。我记得小时候,我们一帮小朋友,就经常围着村里一位老人,他拿着一根棍子,和一个粪箕,每日在村里逛,一见有狗屎,就往粪箕里捡。这些就可以用于田里下肥了。因为他会唱几句桃花姐过渡,骗得我们跟着他走。

但是再往前,还有一个更离谱的潮汕故事。

说是在解放前,澄海新溪有个叫谢从宽的人,与弟弟分家后,父亲轮流到两个儿子家吃饭,潮汕风俗称为“食伙头”。

有一天,谢从宽挑粪肥时路过弟弟的家门口,恰巧看到刚从自己家里吃过饭的父亲蹲在弟弟的茅坑上屙屎,他二话没说给了父亲一记耳光。

邻人前来评理。

谢从宽说:“今天我父亲轮到我家食伙头,屎就应屙还给我,但他却把屎屙在弟弟的茅坑里。他偏心弟弟,就应该打!我从宽拍(打)父是有道理的。”

从此“从宽拍父有理”,就成了一句潮汕俗语,指儿子不孝还能强词夺理。我又想起了那个八角作协主席了,她总能占小理而鄙大义,振振有词。

这个潮汕故事,被普宁谜人杨志远制成了谜语,也绝了。

谜面:从宽拍父有理 谜目:《桃花源记》一句

谜底:便要还家 作者:杨志远

谜作者也是将“便”别解为“大小便”来作文章的。这样谜底就需要解读成:“(父亲)的大小便应该屙回到自己(指谢从宽)家里。”

这么巧妙的“便”字,我又想起一首古诗来,

寒夜 作者: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是的,月是一样的,但是梅花疏月影,是梅花使窗前月“便”不同起来。

段誉跌入山洞,本是狼狈至极,却无意中见到神仙姐姐玉像,遂走到玉像面前,痴痴呆看,瞧着她那有若冰雪的肌肤,说什么也不敢伸出一根小指头去轻轻触摸一下,心中着魔,鼻端竟似隐隐闻到兰麝般馥郁馨香,由爱生敬,由敬成痴。

月因梅而不同,谜语因一字而成趣,这些跟段誉落难因见佳人而成痴,道理都一样,就是因为画龙被点了睛。

“从宽拍父有理”,这个潮汕故事本身就很生动,但是经谜家这一巧妙撮合,谢从宽虐待父亲的龌龊嘴脸,更教人挥之不去了。唉,这好歹也是一个“名声”吧,八角作家也或许如是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