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祕苗疆文化 尋訪匠心手藝

凱里是中國貴州省主要中心城市之一,是一個格調古樸、風貌獨特的少數民族城市,素有“中國百節之鄉”稱號,具有世界上最長最寬的風雨橋和世界上最大的苗寨。

探秘苗疆文化 尋訪匠心手藝

探秘苗疆文化 尋訪匠心手藝

遊·非物質文化遺產

吊腳樓是黔東南的一大特色,尤其在黔東南最具代表性的西江千戶苗寨。進寨後,能看到崎嶇山間中層層疊疊依山而建的吊腳樓,黃昏時分,夜幕拉開,山間的無數吊腳樓發出夢幻的光芒,像極了《千與千尋》中的華彩萬分的湯屋。西江千戶苗寨 是 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地。

探秘苗疆文化 尋訪匠心手藝

探秘苗疆文化 尋訪匠心手藝

探秘苗疆文化 尋訪匠心手藝

西江千戶苗寨木質的吊腳樓依山而建,西江寨子由一條白水河一分為二,橋上的風雨橋一共有五座,一號風雨橋為主道,白天素雅大氣,晚上華麗絢爛。

探秘苗疆文化 尋訪匠心手藝

如果你能起得來,那你將有幸看到清晨的西江,別於白日裡的喧鬧,街頭的店鋪還沒來得及開門,只有勤勞的當地人在寨子裡走動。

探秘苗疆文化 尋訪匠心手藝

太陽逐漸爬上山頭,寨子裡的炊煙也出來行動。在街頭巷尾亂串,跟街邊的阿公阿婆學了幾句苗語。在苗寨說“咪公”就是打招呼的意思,我愛你用苗語說是“呀啦米”。

探秘苗疆文化 尋訪匠心手藝

苗族有三大民族民間文化特色:鼓樓、大歌和風雨橋。體會過鼓樓和苗歌,剩下當然是要去風雨橋上走一走。地坪風雨橋是國家重點保護文物單位,既是人們遮風避雨的驛站,也是苗家兒女行歌坐月的浪漫之地。

看·非物質文化遺產

侗族刺繡,古樸自然,行雲流水般的線條和豔麗的顏色,成為今天的亮點之一。據悉,錦屏刺繡主要分佈在“百里侗鄉”的九寨,它傳承著世世代代錦屏北部侗族農耕文化的理想追求與精神寄託,集中體現了侗族勞動民族婦女的智慧結晶。

探秘苗疆文化 尋訪匠心手藝

探秘苗疆文化 尋訪匠心手藝

在錦屏,我們尋找了侗族盤軸滾邊繡的非遺傳承人龍令香。見她時,她正忙著自己手中的刺繡,她介紹道“兩隻鳥、一個葫蘆、一隻蝴蝶一直以來都是侗族衣物必繡的圖案,它們寓意著平安、健康,而龍鳳因為是祖先,刺繡它們就等同於冒犯而不被允許”。

探秘苗疆文化 尋訪匠心手藝

但是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龍令香認為,要傳承優秀的非遺文化,就應該把它全部呈現出來,龍鳳的造型和刺繡方法也是理解、傳承侗族刺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探秘苗疆文化 尋訪匠心手藝

目前,龍令香是作為北侗刺繡技術協會的負責人之一,在她手下學習侗族刺繡的已有一百多人,其中年輕人對刺繡的執著和喜愛讓她感到很欣慰,她說“2013年協會剛成立那會,我們到縣城教學,37個學徒連針都不會拿,但隨著刺繡隊伍的不斷擴大,該技藝也傳到了錦屏縣的各個鄉鎮”。

探秘苗疆文化 尋訪匠心手藝

吃·非物質文化遺產

你吃酸湯,我喝酸湯底料。中國的西南,基本上是紅紅火火的食辣之地。雲貴川湘辣得各有千秋:四川多麻,雲南喜鮮,湖南好香,而貴州嗜酸。

探秘苗疆文化 尋訪匠心手藝

據西江苗寨的苗家妹子介紹說,貴州人吃酸是從苗族人開始養成吃酸的飲食習慣。

雖然我國西南是產鹽重地,但神奇的是,貴州完美地避開了所有的鹽脈。整個黔地,特別是黔東南嚴重缺鹽。所以就是要做得酸酸辣辣的,才能掩飾沒有鹽的尷尬吧?

探秘苗疆文化 尋訪匠心手藝

加上貴州天氣陰冷潮溼,酸能夠提高食慾、緩解痢疾。另一方面,也只有在貴州這種潮溼的環境中,才能滋生髮酵酸食的獨特微生物群。

探秘苗疆文化 尋訪匠心手藝

貴州最出名的酸湯來自凱里,凱里是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州府,彙集了苗侗等少數民族特色,酸湯魚起源於此,想喝上一碗正宗的酸湯,去凱里就對了。

探秘苗疆文化 尋訪匠心手藝

貴州有句俗語:“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躥躥”——大家可以腦補一下吃不到想吃的東西時,那種撓心撓肺走路無力四肢發軟渾身哆嗦的感覺!

探秘苗疆文化 尋訪匠心手藝

北緯26.5°,王者黔行。比亞迪尋找非物質文化遺產之旅,我們在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