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不要對民辦高校刻意標籤化

某些人總是歧視民辦,獨立學院學生。這樣既寒了這班學子的心,也有違國家教育方針,

這裡先解釋一下民辦高校來歷,首先國家政策確是在擴大本科招生,但國家資源不足,於是允許部分民資參以高校建設,收費貴是因為民辦學校得不到國家補貼,公辦學生學費是政府出大部分,而這大部分學費在民辦高校就要學生自己掏腰包。又因為學費貴,大多學生報考積極性降低,錄取分數也就偏低,於是也拉低了民辦學校的生源質量,也拉低了民辦學校聲譽。

至於民辦學校教學質量是否就比所有公費學校差,也不能一概而論,有些民辦或獨立學院質量也很好,如吉師大珠海學院,有些民辦也非常積極向上,如廣東理工學院刻意聘請原重慶大學,汕頭大學,廣東工業大學校長任校長。民辦大學有其靈活性和積極性(你可說是利益驅動也好),在辦好學校的意願也許會比一些吃國家飯的公辦學校更積極,(從現在的民辦中小學校看比公辦辦得更好)。

而國家為了配合本科擴招,刻意在招生方面,招生時,不分二三本,畢業證不搞標籤化,公招帶頭公平對待,體現國家對民辦高校的重視。

在未來,有幾種情況出現,會有某個民辦學校強勢崛起,辦成一流學校,收費更貴,但質量和著名度堪比北大清華,(好像外國的著名大學基本是私立的吧,也就不要說留學生都出去讀野雞大學了)。還有一情況,國家錢多了,對民辦大學學生學費也提供補貼,這樣讀民本就不貴了。也也許國家資源不足,對公辦學校減少補貼,於是公辦學校學費也貴了。

儘量對民辦高校不要有歧視性,刻意製造標籤化。民辦高校也應發揮自身的靈活性,資本優勢,搶一流師資,配一流設施,辦世界級名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