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惟庸案,朱元璋如何使封建皇权趋于鼎峰

导语:春秋战国的结束,意味着中国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自从秦始皇创立皇帝制度,中国的历史就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封建专制时代。作为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皇权至上,皇帝独尊就成为皇帝的独特标识,但皇权的产生意味着专制排外。然而皇帝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又不得不依靠朝廷文武百官的力量,尤其是作为百官之首的丞相。宰相的出现就成为了皇权至上的最大限制者。但在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彻底解决了这一烦恼,他为何要罢免已经延续近两千年的丞相制度?罢免之后的他又是如何使得国家高效运转的呢?

胡惟庸案,朱元璋如何使封建皇权趋于鼎峰

中国历朝历代的中央体制演变

专擅朝政,独断专行

朱元璋继位之后,李善长任左相,徐达任右相。但由于徐达长期在外带兵,因此实际在朝廷的权力是在李善长手中。而李善长所代表的就是淮西集团势力,因此朱元璋曾与刘基商讨另立宰相。其提到杨宪,胡惟庸等人,刘基皆以为不可。原本朱元璋想让刘基做宰相,但是刘基用年老的理由婉拒了,因为他深知在淮西集团的操纵下,自己根本无法立足。

果然不如刘基所料,李善长罢相之后,汪广阳担任宰相。但其背后任然是李善长牢牢把握着朝廷的权力,并把胡惟庸推荐给了朱元璋。于是朱元璋任命胡惟庸作为宰相,原本以为胡惟庸是个人才,于是朱元璋十分宠信他。

但胡惟庸为人很会奉承,他十分迎合皇帝。于是朝廷就形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独断专行的情况。胡惟庸掌控诸位大臣的生杀,往往其不上报就独断专行。刘基虽然早就退隐山林,但由于胡惟庸杜刘基曾经在皇帝面前表达自己无能怀恨在心。于是指使言官诬告他,又把他给毒死了。同时其经常扣留对于自己不利的奏折,权倾朝野的他四处敛财,贪赃枉法。

胡惟庸案,朱元璋如何使封建皇权趋于鼎峰

中国史上最后一位宰相胡惟庸

出身贫寒,权力欲强

终于,深恶其奸的徐达把其恶迹告到了朱元璋那里。

朱元璋为人最厌恶的就是自作主张和擅自耍小聪明。朱元璋出生贫寒,十几岁时就因为自然灾害丧失家人,被迫当了和尚行遍淮西地带。增长见识后的他最终选择投奔郭子兴,在郭子兴死后成为副帅。最终在朱元璋的带领之下,挥师北上,成功推翻了大元王朝。

就是这样一个出身贫寒,甚至是卑贱的农民,最终从社会的最底层一跃成为社会的巅峰阶级,成功当上了皇帝。权力的味道让朱元璋欲罢不能,因此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之后,对全国大大小小的政务都要亲自处理,唯恐大权旁落。就是这样一位权力欲望极强的皇帝,对待相权与皇权的矛盾又怎会无所作为呢?何况胡惟庸屡屡在挑战一个皇帝的忍耐度和决心呢?

胡惟庸案,朱元璋如何使封建皇权趋于鼎峰

和尚时期的朱元璋

于是当朱元璋得知胡惟庸的种种恶迹,极为震怒,派人彻查此事,当事情的真相被朱元璋一一知晓之后,对权力欲望极强的朱元璋最终忍无可忍了。于是在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朱元璋最终痛下杀手以"擅权植党"为由处死了胡惟庸。

宰相空缺,皇权独霸

胡惟庸在自己一次次不断试探皇帝的底线之后,最终将自己送进了坟场。胡惟庸的死是自作孽,不可活的下场。然而胡惟庸的死,却让困扰历代封建王朝的相权与皇权的争霸问题以皇权的绝对胜出而告一段落。此后,丞相再也没有出现在封建王朝的历史轨迹之中,只有皇权的独立存在。

然而在胡惟庸案的同时,朱元璋将众多的无辜功臣也随之斩杀。胡惟庸被杀后十年,胡惟庸案引起的事件在随之发酵,从胡惟庸"擅权植党"逐渐演变为"私通日本"和"私通蒙古",最终发酵到李善长与胡惟庸串通谋逆。这下朱元璋找到了理由,彻底一举消灭了淮西势力。

胡惟庸案,朱元璋如何使封建皇权趋于鼎峰

淮西势力分布

然而当时的李善长已经七十几岁了,而李善长死后一年有人为其申冤。当时郎中王国冒死进谏,大意说李善长作为开国元勋,都已经一把年纪了,他又哪有这么多精力来谋反呢?这把朱元璋堵的无言以对。

其实李善长的死是淮西势力膨胀到威胁皇权的结果,没有那位皇帝愿意看到有任何势力威胁自己皇帝的大权,并且作为一名控制欲极强的皇帝,这就是在皇帝的底线下疯狂试探。最终皇帝只好对其痛下杀手,此后,皇帝没有了相权的威胁,也没有淮西集团的隐患,最终促使皇权逐渐走上了鼎峰。

胡惟庸案,朱元璋如何使封建皇权趋于鼎峰

李善长

内阁学士,专制鼎峰

胡惟庸被朱元璋处死之后,所有大小政务皆由朱元璋包揽了。但朱元璋也是人,人的经历都是有限的,成为皇帝界最忙的朱元璋在短短八天之内就处理了1660多件大大小小的政务,这让朱元璋深感疲惫。本来皇帝不应该如此辛劳,这基本上都是宰相的事情,但是朱元璋费尽心思才把宰相废除,如今又怎会重新设立。

于是朱元璋就只好另择他法,他从低阶官员中挑选了一些满意的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大学士每日跪着笔录。而朱元璋遇到政务问题就通过顾问内阁大学士的方式来帮助自己处理政事。到了明成祖朱棣,其尊崇祖制,选派这些大学士入驻文渊阁,建立以一种新的制度——内阁制。内阁制度的实行帮助了皇帝处理繁琐的政务,成为皇帝眼前的红人。

胡惟庸案,朱元璋如何使封建皇权趋于鼎峰

明朝有名的大学士张居正

然而实际上,表面风光无限的内阁大学生并不是法定一级的正式官员,它只是充当皇帝的侍从顾问而已,它的选拔完全是凭借皇帝的喜好来决定的,当皇帝厌恶了这位内阁大学士,就会将他逐出内阁而寻找他人代替。其行使自己政治特殊权力的方式也只是通过"票拟"而已。而这就标志着皇权的不断加强,开始到达鼎峰时期。

胡惟庸一案,看似是其胡作非为,咎由自取。但朱元璋这位生平最无法容忍大臣乱作为的他为何容忍了胡惟庸如此之久?其实这只是朱元璋设的一个局,通过这个局朱元璋成功挑战了封建专制制度下的宰相制度,使得皇权真正开始了皇帝独尊的霸权统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