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你3個致富原則

給大家分享的書是《財富自由》:這本書是由潛心研究百萬富翁達40多年的托馬斯·J.斯坦利教授和美國數據點公司創始人薩拉·斯坦利•弗《福》洛所寫。全球富豪研究專家斯坦利教授耗費40年心血,從衣、食、住、行等方面全方位研究了超過100000名平民出身的富豪,並提煉出了他們身上的7大特徵、6個生活和工作的原則,瞭解這些財富下的隱知識,你也能走上屬於自己的財富自由之路。

送你3個致富原則

① 冷漠思維

能夠積累財富,並讓財富為自己打工的人,都具有冷漠思維。他們不關心別人開什麼車、穿什麼衣服、吃什麼食物,以及買什麼東西,甚至對所有類型的消費都表現出了高度冷漠。他們不會對一部新款智能手機念念不忘,不會對錯過了一頓美食耿耿於懷,對消費的冷漠幫助他們抵禦了生活中的炫耀性消費競爭。

由於美國早期的百萬富翁在各年齡層和各種職業中都有案例,因此財富積累和一個人的年齡,收入無關,只與淨資產有關。不管掙多少錢,那些總是關注別人買了什麼,並惦記著最新最好產品的人群,都與積累財富無關。

就像一位來自俄亥俄州的百萬富翁所說:“我和妻子在創業的頭10年裡顯得很窮困,因為我們不願和他人攀比,很少消費。在我們的朋友中,不少人都握有體育賽事的年票,音樂會的入場券或百老匯的門票。而我們幾乎都不參加這些活動,雖然沒有用物質愉悅自己,但也沒有受過苦。”習慣節儉,你就不會覺得苦,看到別人浪費反而很心疼。

在“花錢”上的軍備競賽,是一場沒完沒了的消耗戰。由於潮流總在變,如果不用冷漠思維去對待這種變化,收入再高也留不住錢。

記住,在百萬富翁的眼中,任何華麗的穿戴都代表了這個人在花錢,而沒有顯示他的價值。

送你3個致富原則

② 模式傳承

由於學校並沒有教授關於財富的任何課程,因此當一個人成年後,形成了自己固定的消費模式,再想改變他就比較困難。事實上,很多百萬富翁早期的經歷,對他們後來的財富積累有著直接影響。

新晉百萬富翁約翰家族就是這方面的典型代表。約翰有6個孩子,每當一個孩子上了小學後,約翰就會跟他促膝長談,早早地告訴他大學的學費要自己付、上學期間要學會兼職、一定不要負債使用信用卡、不買超過自己能力範圍的東西等。這些圍繞財富出口和入口的教育,讓孩子們很早就有財富意識,最終他們都是靠自己掙錢完成了大學學業,其中還有兩個人供自己讀完了碩士。

約翰家族不是個例,作者對諸多百萬富翁做了研究,發現父母的節儉意識、冷漠思維、持續理財等財富行為模式,直接影響了孩子儲蓄財富的能力。而在中低等收入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對財富的理解極為有限。換句話說,父母的財富意識就是孩子財富觀念的起點。如果你沒有養成良好的財富儲蓄習慣,就回想一下你早期受到的財富教育;如果你想讓自己的孩子成為財富積累的小能手,必須跟他們不斷討論關於儲蓄、消費、理財等跟錢直接相關的問題。

除了教育之外,父母還需身體力行。明尼蘇達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大多數兒童都是通過直接觀察來了解家庭儲蓄和財務管理傾向的。家長對待財富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模仿的素材。

送你3個致富原則

③ 意識薰陶

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想要擁有豐富的理財知識,強化財富意識,你就得多花時間閱讀相關資料。從時間投入上看,在1996至2016年間,百萬富翁們在研究未來投資決策和管理理財產品上花的時間是中產的兩倍。與此相對應的是,前者用在社交媒體、逛街和玩遊戲的時間比後者少很多。

這類對比的意義在於,如果你不夠聚焦,不能集中注意力讓財富幫你掙錢,你離財富自由就會越來越遠。尤其科技帶來的干擾太多了,從社交媒體、各種資訊平臺到各種好玩的遊戲,大多數百萬富翁在上述三類活動上花的時間每週僅為2.5小時。但你呢?可能一天都要用超過2.5小時在這些事情上。娛樂圈的新事件、體育賽事的大新聞、真人秀節目的糟點,都能輕易分散你的注意力。

能不能積累財富,其實就在於你怎樣分配自己的時間、精力和金錢。對於財富的認知越豐富,就能主導自己的行為向財富靠近。但很多人並沒有意識到財富認知資源的重要性,放棄了對它的儲備,也就喪失了儲蓄財富的能力。

總結一下,財富積累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想著一蹴而就的人,都無法實現自己的財富巔峰。冷漠思維能幫你減少消費的誘惑,模式傳承能讓你打破“富不過三代”的詛咒,意識薰陶能讓你始終在財富思維下生活,學會這三個思維,助你早日過上富足生活。

送你3個致富原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