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定歷史名人」——千古忠烈顏杲卿

「正定歷史名人」——千古忠烈顏杲卿

顏杲卿

宋▪文天祥

常山義旗奮,范陽哽喉咽。

胡雛一狼狽,六飛入西川。

哥舒降且拜,公舌膏戈鋋。

人世誰不死,公死千萬年。

本期【正定歷史名人】

向您介紹

千古忠烈——顏杲卿

正定歷史名人

「正定歷史名人」——千古忠烈顏杲卿

千古忠烈

顏杲卿(公元692~756年),字昕,唐朝長安萬年(今陝西西安)人,祖籍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和顏真卿同為顏師古五代孫,顏之推六代孫。父親顏元孫(著有《幹祿字書》),任濠州刺史。顏杲卿自幼識書達理,矢志報國。唐開元中(公元713~742年)出任魏州錄事參軍,為官清廉,不謀私利。天寶中,任范陽(今北京)戶曹參軍,後升營田判官。他為官清廉、不謀私利,深得同僚們的讚譽,范陽百姓傳頌他是清官,當時居心叵測的安祿山任范陽節度使兼河北採訪使,見顏杲卿深得民心,便破例任顏杲卿為常山郡太守,以贏得百姓的崇敬。果然,整個范陽城都傳頌安祿山愛惜人才任人唯賢。

「正定歷史名人」——千古忠烈顏杲卿

(安祿山)

公元755年十月,安祿山經過周密準備,決定利用朝野對楊氏專權誤國怨聲載道的機會發動叛亂。此時恰有官員從長安到范陽,安祿山假造唐玄宗從長安發來的詔書,召集將士,號稱“奉旨征討奸相楊國忠”。

安祿山帶領十五萬步兵、騎兵南下,中原一帶已約一百年沒有發生戰爭,人心慌亂,沿路官員或逃或降。安祿山叛軍一路南下,幾乎未遭抵抗。在這危急的時刻,首先起來打擊叛軍的是常山太守顏杲卿。顏杲卿本來是安祿山的部下。安祿山發動叛亂以後,顏杲卿就準備反抗。叛軍到了藁城的時候,顏杲卿已經招募了一千多名壯士。他知道自己力量不夠,不能跟安祿山硬拼,就跟手下的官員長史袁履謙商議以身在曹營心在漢的方法先留下來相機行事。

公元755年12月,安祿山經過真定。他見顏杲卿未逃走,又是自己提拔起來的,以為有意歸順,為籠絡人心,給別的官員做榜樣,便當眾贈給太守顏杲卿紫色錦袍,長史袁履謙紅色錦袍,命繼續擔任原職,並招募兵丁,徵集糧草,以備調用。可他又對顏杲卿不放心,便將顏杲卿的幼子、幼孫作為人質裹挾而去,脅迫顏杲卿就範。又派叛將高邈、蔣欽湊(安的乾兒子)率五千精兵駐守土門關(今河北井陘),一防王師西來,斷其後路。二是監視顏杲卿行動。自認安排妥當,而後,渡過滹沱河,向南殺去。‍

安祿山叛軍過後,顏杲卿試探長史袁履謙,兩人同心同德,於是立刻暗召真定令賈琛和內丘丞張通幽,四人歃血為盟,發誓抗擊叛軍,誓死不降。四人計議:叛軍南去,范陽空虛。留守的節度副使賈循素有報國之志,若能相約起兵,裡應外合,剿了安祿山老巢,殺其朋黨、斷其後援,必能致安祿山於死地。顏杲卿當夜隻身飛奔范陽,與賈循密謀。同時,又派長子顏泉明快馬奔太原,約太原尹王承業作為外應。

他們同時將計就計,加快招募兵丁,徵集糧草,做好準備。此時,安祿山渡過黃河直趨東都洛陽。安祿山佔領洛陽後就要西進關中。顏杲卿決心起兵,同時他的堂弟平原太守顏真卿招募了一萬多人馬,殺了叛將段子光等人,派顏杲卿的外甥送來密信,要他攻佔土門關,二人以犄角之勢,協同行動,截斷安祿山的後路。同時,拖住安祿山,給朝廷騰出時間安排軍隊發兵平叛。‍

「正定歷史名人」——千古忠烈顏杲卿

天寶十五年(公元756年)正月初,安祿山在洛陽自立為大燕皇帝,然後糾集兵力,大舉西犯直逼潼關。為了牽制叛軍主力,保衛京師安全,顏杲卿馬上傳檄各郡縣,聲稱皇帝派榮王為河北兵馬大元帥,統兵30萬東下井陘平息叛亂。受安祿山脅迫叛變的,趁早投降可受重賞;如果頑抗罪加一等。為了讓人信以為真,他派部將郭仲邕率百餘名騎兵,拖著柴草在土門關外來回飛馳,揚起煙塵,並令土門將士搖旗擂鼓,假稱王師先鋒已到。

常山、平原成了河北抗擊安祿山叛亂的中心。安祿山正統兵進攻潼關,聽說常山起兵,本想親自帶軍來消滅顏杲卿,因要稱帝及進攻漳關,便派史思明率平盧步騎數萬人,渡黃河火速北上。

顏杲卿知道安祿山不會善罷甘休,立即派泉明前往太原王承業處求救,約定在真定城下夾擊叛軍。又派季明到平原處求救。同時安排城內百姓以及太守府老弱婦孺出城躲避。顏杲卿夫人一定要和他一起守城殺敵。感動太守府上下人等發誓與太守同進退,與常山共存亡。城中百姓聽說後紛紛要求守城。真定城裡,眾志成城。

史思明料常山郡治真定城裡兵微將寡,區區一千多人,怎麼能跟一萬多正規軍相比,那不等同於以卵擊石?自己大軍圍困兵臨城下,顏杲卿就得乖乖投降。他派人送信給顏杲卿,約其城下相談,勸其投降。顏杲卿歷數安祿山叛國作亂、分裂江山之罪,堅決不肯投降,史思明勸降無望下令攻城。‍

「正定歷史名人」——千古忠烈顏杲卿「正定歷史名人」——千古忠烈顏杲卿

(祭侄文稿)

顏杲卿次子季明從平原郡回來,被叛軍抓住。史思明用寶劍按住季明的脖子,威逼顏杲卿投降,並讓他制止河北各郡縣的抵抗。顏杲卿咬牙不答,顏季明堅貞不屈,大罵賊酋。史思明惱羞成怒,將季明殘酷殺害。(顏泉明後來尋找到季明的頭顱,顏真卿寫下《祭侄季明文稿》,簡稱《祭侄文稿》。顏真卿的《祭侄文稿》被後人譽為“天下第二行書”,僅次於王羲之的蘭亭序,成就可說是震古爍今,為萬世之楷模。)

「正定歷史名人」——千古忠烈顏杲卿

顏杲卿面對強敵,一面組織軍民利用城防打退叛軍的屢次進攻,在內缺糧草、外無援軍的艱苦條件下,顏杲卿、袁履謙等將領身先士卒,奮勇抗敵。真定令、參軍馮虔等幾百名將士先後陣亡,顏杲卿也中箭負傷。城裡糧食斷了,箭也用完了。正月初九,史思明攻破北門,衝入城內。顏杲卿率眾浴血奮戰,但終因力量懸殊,大批將士及家眷被俘。史思明縱容叛兵殺害了一萬多常山軍民,橫屍塞路、血流成河。叛軍把顏杲卿、袁履謙等押往洛陽。窮兇極惡的安祿山被罵得惱羞成怒,下令把顏、袁等人捆在洛陽天津橋的柱子上,威脅利誘。先砍斷手足,再割肉刮骨,殘酷折磨。

顏杲卿神色凜然,一面忍受著酷刑,一面仍舊痛罵安祿山。叛軍兵士用刀割了顏杲卿的舌頭,顏杲卿滿口鮮血,還發出含糊的罵聲。“為顏常山舌”,文天祥在其傳世名篇《正氣歌》中,高度讚頌顏杲卿寧死不屈的浩然正氣。

袁履謙看到顏杲卿受刑的殘酷情景,氣得自己咬碎舌頭,被顏、袁二人誘捕送到長安砍頭的賊將何千年的弟弟在旁觀刑,袁履謙含血猛唾其面,惹得這個賊子親自動手,更加酷虐摧殘幾位義士。顏杲卿罵不絕口,一直到流盡最後一滴英雄血。時年65歲。

劊子手把顏杲卿的幼子顏誕、侄兒顏詡、幼孫顏詢和袁履謙等人的手足砍掉,凌遲致死。一同殉難的顏氏族人有30餘名,洛陽百姓見此輩義士慘狀,無不感傷流淚。

顏杲卿、袁履謙等愛國志士以一千多人馬的微薄力量,抗擊安史叛軍;從起兵到失敗,雖然只有十幾天,但是他們的抵抗,拖住了叛軍的兵力,有力地打擊了安祿山在河北的勢力,延緩了叛軍入陝的時間,為唐王朝調兵遣將爭取了時間;為後來郭子儀、李光弼等人平息安史之亂創造了條件。

唐室不亡,實賴這兩個文臣出身的忠義之士!他們誓死抵抗的精神,鼓舞了更多的人抗擊叛軍。他們的愛國浩氣,永遠值得稱頌。顏杲卿被殺後一個月,河東節度使李光弼率領步兵騎兵一萬多人、太原弓箭手三千人出兵井陘關,打退叛軍,收復常山。接著,朔方節度使郭子儀也帶領精兵到常山和李光弼會合。

因為貪功的內丘丞張通幽在楊國忠面前大講顏、袁的壞話,因此兩位忠臣死訊傳來,朝廷也不加褒贈。後來長安失陷,唐肅宗繼位於靈武,顏真卿為族兄顏杲卿辯其枉狀。當時出逃於路的唐玄宗也知道了消息,把已在普安做太守的張通幽拘至御前,杖擊而死。

唐乾元初年(公元758年),肅宗皇帝李享為表彰顏杲卿的愛國精神,追封其為太子太保,諡忠節。‍

「正定歷史名人」——千古忠烈顏杲卿「正定歷史名人」——千古忠烈顏杲卿

編輯|胡明月

審核|張紹鯤 張強

監製|孔祥剛

總監製|傅玉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