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封建王朝的“廟號”

我們常常在影視作品或者文字作品中看到諸如“唐太宗”、“宋高宗”、“明太祖”、“清聖祖”、“清高宗”等等之類的稱呼,如果翻開《新華字典》去看最後幾頁看中國的皇帝列表也會發現幾乎每一位皇帝的名字之前都會有“什麼什麼祖”或者“什麼什麼宗”這一類的稱呼。很多小夥伴對此就會疑惑不解了,為什麼這些皇帝的名字前都要冠以這些或是祖、或是宗的稱呼呢?其實這就涉及到中國古代一個非常重要的制度——“廟號”了,那麼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講一下什麼是廟號。

揭秘封建王朝的“廟號”

“廟號”的起源


“廟號”的起源實際上非常久遠,早在先秦時期的“殷商王朝”就已經有了關於“廟號”的稱謂了。《史記·殷本紀》就記載有:“帝太甲修德,諸侯鹹歸殷,百姓以寧。伊尹嘉之,乃作《太甲訓》三篇,褒帝太甲,稱太宗。”《史記·殷本紀》之後還提到了諸如帝太戊稱“中宗”,帝武丁稱“高宗”以及可以推測開國君主帝太乙也就是商湯當稱“太祖”,雖據記載的“廟號”只有三例但仍可見商代時“廟號”已經出現並被應用。但另一本已經失傳的史書《竹書紀年》卻說:“祖乙滕即位,是為中宗,居庇”這和《史記》記載的“中宗大戊”出現了分歧,好在現今我們有了更多考證的手段。

揭秘封建王朝的“廟號”

自上個世紀殷墟甲骨文的廣泛出土以後,殷商時期的許多史實也都先後被印證,參照王國維先生所提出來的“二重證據法”有關“廟號”相關的記載不僅僅是侷限於傳世史書如《史記》發掘出的甲骨文卜辭材料也證實了“廟號”的真實存在。同時也訂正了《史記·殷本紀》中記載的一些錯誤。按照卜辭所講的“中宗”實為“祖乙”,據《甲骨文合集》:“其侑中宗祖丁有羌。”可以與《竹書紀年》相互印證,以此訂正了《史記·殷本紀》中存在的問題。

揭秘封建王朝的“廟號”

前文提到了實際上文獻記載以及考古挖掘的甲骨文中實際上僅有諸如“太宗”、“中宗”、“高宗”的廟號,而遍觀整個殷商王朝幾百年歷史十七世共有三十一個商王,除開國君主商湯太乙以及有廟號記載的商王以外,其他的二十幾個商王並沒有在傳世的文獻以及考古發掘的材料中留有廟號這又是為什麼呢?

實際上關於“廟號”顧名思義是用在宗廟祭祀場合時的稱謂,也就意味著“廟號”不單單只是一個稱謂它還具有其他稱謂中所不具備的特殊意義在裡面,我們通俗一點解釋說就是對祖宗宗廟社稷有功,光宗耀祖的王才可以擁有“廟號”,在這裡“廟號”是帶有崇高敬意的尊號,也就是後世所謂的“祖有功、宗有德。”所以商代三十多個王中只有幾位有“廟號”。當然這並不代表其他的商王一定沒有“廟號”也許隨著考古以及甲骨學研究的深入更多的有關“商王廟號”的問題都會被發現證實。


“廟號”的發展


我們知道武王克殷以後商王朝也被周王朝所取代,周代基本的繼承了商代的制度並對其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廟號”也成了被改革的一部分。周王朝並沒有完全的繼承商代的“廟號”這一制度,而是發展出了與之相似的“諡號”制度,並普遍使用,“廟號”相當於被完全廢止了。到了禮崩樂壞的春秋、戰國時代“諡號”制度基本上成熟了起來,併成為周天子及各諸侯國的固定制度。

到秦始皇一統諸侯統一天下以後,為了適應中央集權以及皇權專制的需要避免“子議父、臣議君”的情況出現“廟號”同“諡號”一起不再被使用,所以就開創了千古一帝“始皇帝”的名稱,因為按秦始皇的設想是由他開始二世、三世傳至萬世的帝位。

揭秘封建王朝的“廟號”

秦始皇註定是想不到秦朝二世而亡天下,繼承者大漢王朝又重新“重操舊業”撿起了周人的“諡號”以及更早的“廟號”。漢代的廟號使用非常的合“規矩”也就是我們之前提到的“祖有功宗有德”因此評判標準也十分嚴格,西漢二百一十年的歷史當中一共有十二位皇帝,但是隻有四個皇帝有廟號,分別是開國皇帝“漢高祖劉邦”(按廟號實際上為“漢太祖高皇帝”見《史記·高祖本紀》:“群臣皆曰:高祖起微細,撥亂世反之正,平定天下,為漢太祖,功最高,上尊號為高皇帝。”漢高祖實際上應是漢太祖高皇帝的合稱,本應是“誤稱”但由於司馬遷治史之功業而“約定俗稱”故後世皆稱之為“漢高祖”。),“漢太宗劉恆”,“漢世宗劉徹”,“漢中宗留詢”。

其他皇帝諸如開創文景之治的“漢景帝”劉啟以及“漢昭帝”劉弗陵都未能封有“廟號”可見當時“廟號”審定的嚴格。由西漢的四位有廟號的皇帝來看,只有像“開創基業”的開國皇帝才有資格配在太廟中享受“太祖”這一稱呼,後世只有立有大功業的皇帝才可以享有“廟號”這一“榮譽”。


“廟號”的定製


如果細品歷史其實還會發現,漢代時候我們稱呼皇帝通常稱呼的都是“漢武帝”、“漢文帝”、“漢獻帝”,到了後面唐代我們多叫“唐太宗”、“唐高宗”、“唐玄宗”,“宋太祖”、“宋太宗”、“宋高宗”等等。似乎漢代時候我們還都習慣稱呼“諡號”而到了唐宋則都開始叫“廟號”了。這實際上就與“廟號”和“諡號”的發展有關係。

到了三國時期曹丕脅迫漢獻帝“禪讓”建立曹魏政權以後大肆的追封先祖,不僅將曹操追封“太祖”連同祖父、曾祖也一併追封授予了“廟號”至此“廟號”就開始亂套了後面隨著晉的崩潰南北朝政權割據廟號更是濫用,以至於到了後來的唐宋之際每一任君主在其駕崩之後都被授予“廟號”這一尊號,以前的“祖有功而宗有德”的上廟號的“規矩”也就不復存在了。

揭秘封建王朝的“廟號”

而至於後世多稱呼“廟號”而不是如漢代時多稱“諡號”則是由於“諡號”自己的過分氾濫。唐初建國時期追前朝隋朝上還是都稱諡號如“隋文帝”、“隋煬帝”,唐王朝的建立者唐高祖李淵本來的諡號是“太武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的諡號本來是“文皇帝”,但高宗朝認為最初的諡號不夠體現出先皇帝的神武英明開始增加諡號於是唐太宗的諡號就成了“文武大聖皇帝”後來又追加為“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唐高祖李淵的諡號也改為了神堯皇帝后來加成了“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就此諡號原本只一兩個字的“諡法”也被破壞。

後世子孫多為前朝皇帝加諡以至於後世的“諡號”越來越長,到了清代的太祖皇帝努爾哈赤諡號:“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竟高達二十多字,也正是由於“諡號”過於的冗長自唐宋以後稱呼皇帝多用“廟號”這一稱謂了。

揭秘封建王朝的“廟號”

縱觀整個“廟號”的發展歷史,其實我們可以看出最初的含義是為了褒獎那些開創基業(開創基業者稱謂祖),或者建立功德於祖宗基業的優秀君王(有德於宗廟者稱謂宗),見於宗廟的特殊地位才是廟號的真正含義。但隨著皇權以及封建政治的發展變化“廟號”也變了味道真的成為了在歷朝歷代“太廟”中的固定稱謂,每一朝的開國之君都是“太祖”、繼任者是“太宗”,之後跟隨者“世祖”、“世宗”等等,“廟號”的普遍也使之與“諡法”合流“廟號”逐漸具備了“諡號”最初的一些特性,而“諡號”則成為了封建帝王吹噓先祖功績的“虛名”了。

以至於今日之人如果不細細的去了解理解過往的歷史和發展變化的過程,已經很難把“廟號”、“諡號”、“年號”這些中國古代封建王朝再簡單不過的稱謂理得清清楚楚了。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參考資料:《史記》《竹書紀年》《資治通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