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原油期貨“負油價”背後: 油輪囤油成本上漲7-10倍

本報記者 李哲 北京報道

美國當地時間4月20日,西得克薩斯州輕質原油(以下簡稱:WTI)期貨5月結算價收於每桶-37.63美元。這一價格令市場大跌眼鏡,甚至有觀察人士以為交易軟件出現了“漏洞”。

這是自石油期貨1983年在紐約商品交易所開始交易以來,首次跌入負數。

“這個局面太困惑了,現在包括交易所和交易人員都找不到歷史上可參考的經驗。”海通期貨股份有限公司能源化工負責人楊安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說道。

油輪價格飆升

油價跌到負數意味著將油運送到煉油廠或存儲的成本已經超過了石油本身的價值。

這史無前例的局面令期貨從業者直喊“太困惑”,甚至找不到歷史上可參考的經驗。

記者瞭解到,按照美國原油期貨交易規則,交割就需要將產品運走。“現在美國那邊的庫存很有限,多頭根本沒有辦法接貨,現在花錢也買不到庫。”楊安說道。

3月9日國際油價暴跌超過30%後,國際主要用油國紛紛加入到囤油的行列。美國能源部統計數據顯示,位於俄克拉何馬州庫欣(Cushing)的儲油罐的儲存量已達到69%,美國儲油設施迅速被填滿。此前,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也曾發佈消息稱,中國84艘30萬噸油輪前往沙特港購買原油。

“春節之前很多生產企業的庫存都還沒有用完,之後又遭遇到了疫情。在低油價下企業又將油罐裝滿了。這個時候儲存成本都要高於開採成本了。”有石油行業業內人士說道。

面對這樣的局面,原油生產商只能通過削減未來數月的採油量並降低近月的原油價格,削減庫存,降低生產成本。

“我們看到雖然此前歐佩克和俄羅斯、美國等國家達成了減產協議,但是國際油價仍未見起色。這一方面是因為疫情影響下對原油的需求量下降,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減產的力度不足。”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說道。

受疫情影響,全球原油需求下跌,而原油存儲空間也存在物理上的制約,相對於源源不斷的原油,儲運設備相對有限。產能過剩使得即將交割的原油期貨成了“燙手山芋”。

記者瞭解到,為了緩解庫存壓力,部分企業將油囤到油輪裡,成為海上漂流的油庫,這或許是一種無奈之舉。

“30萬噸的油輪基本可以裝200萬桶。目前油輪囤的油也已經達到1億-1.5億桶。油輪的使用成本相較春節前已經上漲了7~10倍。”楊安說道。

此外,原油期貨跌至負數,並不意味著老百姓就可以免費加油。“此次跌至負數的是5月即將交割的原油期貨,因為於4月21日截止交易,如果交易人員不選擇平倉,那麼當期貨交割之時將得到原油實物。面對巨大的倉儲和物流成本,交易人員只得選擇平倉。”楊安說道。

記者瞭解到,布倫特國際原油現貨價格目前在20美元/桶左右徘徊。“此次期貨價格暴跌對現貨市場的影響並不大,即便下跌也不可能出現負數。”楊安說道。

“現在只能期盼市場好轉以後可以消化掉這部分原油。按照這樣的趨勢,不排除6月份交割的期貨價格再次出現這樣的局面。但此後的期貨產品影響預計不會如此明顯。一方面是因為新的減產計劃在5月生效,另一方面還要看疫情的影響。”楊安說道。

油氣公司降本減產

在國際油價暴跌之際,石油公司可以應對的辦法似乎並不多。

面對低於每桶30美元的油價,道達爾首席執行官潘彥磊表示,公司的目標是將資本支出削減33億美元。

事實上在這個極端低油價時期,降本增效成為石油公司為數不多的應對舉措。“受疫情影響,國內需求降低。另一方面無論是從生產還是就業角度,國內採油廠都不能停產。我們現在就是繼續推進降本增效。”記者從某大型石油企業人士處瞭解到。

此前,中國石油董事長戴厚良曾表示,不能將企業的發展寄希望於油價的攀升,高油價未必帶來高利潤,同樣,低油價也未必就導致低競爭力。唯有立足問題導向,撥開低油價的迷霧,辯證地認識和把握當前形勢任務,才能明確發力方向,逆勢而上,將應對低油價的遭遇戰,轉化為提質增效的攻堅戰。

國外油企巨頭埃克森美孚則選擇專注於低成本運營。埃克森美孚首席執行官伍德倫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正在評估所有適當的措施,短期內將大幅減少資本支出和運營成本。公司仍將專注於成為一個安全、低成本的運營商,併為股東創造長期價值。記者瞭解到,埃克森美孚計劃放慢2020年支出計劃、降低油氣產量,計劃減少在西南部石油鑽井平臺的數量,尤其在特拉華盆地鑽井平臺數量將比現在減少20%以上。

4月,殼牌公司表示,公司將把2020年的資本支出從計劃的約250億美元減少至200億美元或以下,並暫停了下一輪股票回購計劃。“這些舉措將為該公司的自由現金流貢獻80億~90億美元。與2019年相比,殼牌2020年的運營成本將減少30億~40億美元。”

而在減少支出方面,石油公司降本主要圍繞勘探開發方面。

記者注意到,在道達爾預計削減的33億美元支出中,有25億美元來自勘探和生產,3億美元來自天然氣、可再生能源和電力,3億美元來自煉油和化工,2億美元來自市場和服務部門。

雪弗龍預計削減40億美元資本支出。其中,20億美元來自於上游非常規能源支出,主要圍繞二疊紀盆地。

在4月17日的視頻會議上,中國石油大港油田同樣下調了2020年產量目標。記者瞭解到,根據中國石油集團公司“國內勘探與生產業務2020年提質增效專項行動實施方案”要求,大港油田2020原油產量從年初計劃的450萬噸調整到415萬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