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怎麼躲過原油期貨這個坑的

最近,原油期貨投資在內地市場掀起軒然大波,讓我不禁想起一個多月前,自己差點投資原油期貨的經歷。

當時,隨著原油價格的大跌,我對原油期貨產生了不小的興趣。有那麼一瞬間,我離下單買入原油期貨只有一念之差,然而在兩個關鍵的節點上,我拋棄了買入原油期貨的念頭。後來的行情,大家都知道,一旦下單,之後必然面對不小的虧損。至今想來,仍然心有慼慼焉。

第一個節點

我的工作一直在股票、債券等領域,對期貨缺乏專業的瞭解,因此我對原油期貨的瞭解,其實並不比一般投資者多多少。3月初的一天,看到原油價格一夜大跌25%,跌到20美元區間時,我的反應和絕大多數投資者是一樣的:買點原油放著唄,畢竟這個東西開採量越來越少,全球的需求又越來越大,作為長期投資有什麼不好呢?

於是,我第一時間看了內地交易所的原油期貨,但是內地交易所的原油期貨是有漲跌停板的,印象跌停板是在6%。這意味著,在國際原油一夜之間下跌了25%時,內地的原油期貨合約需要四五個跌停板才能跌到位,第一次有了放棄的念頭。

就在我要放棄的時候,一個朋友告訴我,可以在銀行買到原油期貨的小合約。而且,這個期貨的價格是盯國際原油期貨的,沒有漲跌停板限制。我當時的第一反應是很高興,畢竟如果從長期來看,20美元區間的原油是一個低估的價值。更重要的是,對於一個實物商品來說,完全可以越跌越買。如果真跌到10美元,也可以再加倉,攤薄成本就是了。儘管我依稀記得期貨長期持有會產生移倉成本,但當時憑藉模糊的印象,我覺得移倉成本不會高於每年5%。用5%每年的持有成本,去賭一個稀缺商品的價格的長期上升,我覺得還是划算的。就在我打算深入研究原油期貨合約的移倉成本到底是多少時,我陪母親飯後散步的時間到了。是等散步回來研究清楚了再買呢?還是先買一點再說?免得錯過隔夜價格大跌的時機呢?

在這第一個節點上,我幾乎就要在自己還沒徹底搞明白原油期貨合約時,準備先下手買一點點。但是,我想起了兩個經典的理論。一個是沃倫·巴菲特先生所說的:永遠呆在你的能力圈以內,沒搞明白的東西不要碰。另一個理論是邱國鷺先生說過:人生中的情況也許常常是“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但是在資本市場上,則是“機可失、時再來”的情況為多。張化橋先生也在他的書中說過類似的理念:別為商場打折激動,因為過幾天你回來,說不定折扣更大。

想到這兩個理論,考慮到我對原油期貨仍然是一知半解的水平,以及資本市場上無窮無盡的投資機會,我決定先不買,散完步再說。散步的時候,我碰到一個朋友,還很開心地跟對方說:“原油期貨看起來不錯哎!我就剩一個移倉成本沒搞清,不過估計不會太高,只是一個小問題啦!等我回去搞清了告訴你哦。”

第二個節點

等我散步回來,打開Wind資訊,拉出幾個月的合約價格一看,數字讓我大跌眼鏡:國際原油期貨的移倉成本算成年化大概要在20%到30%左右。這樣的移倉成本意味著:如果利用原油期貨合約,想要長期持有原油,持有成本就會高達每年20%到30%。如果原油價格的漲幅在持有期間,複合增長速度達不到這個水平,投資就會面臨虧損。(那時候,我還完全沒有意識到合約價格可以跌到負數的可能性。)

既然長期持有很難,我可不可以用原油期貨合約做一個短期的投資呢?畢竟,20美元區間的原油價格已經很低,短期似乎贏面比輸面要大得多?在這第二個節點上,我想起巴菲特先生說過的一句話:“如果你不想持有一個投資10年,你就別持有它10分鐘。”這個說法聽起來似乎有點極端,但是既然我是決定“一生俯首拜巴菲特”,面臨“是不是可以短期賭一下價格的波動”這個選擇時,我決定聽老先生的話。

國際原油價格從我想抄底的時候,很快在兩三天裡反彈超過20%。我後悔沒買嗎?一點都不,因為如果我不能持有原油期貨合約10年,那麼我就不應該持有它10分鐘,短期價格的波動不是我應該賺的錢。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原油期貨合約跌到20美元下方,其中WTI的2005合約甚至跌到-40美元的歷史超低價,最終以-37美元結束。

最聰明的方法

也許有投資者會覺得我很可笑,在整個思維的過程中,在兩個關鍵的節點上,沒有一點自己的判斷,動不動就是“誰誰誰怎麼說,我就怎麼做。”但我卻覺得,承認自己認知上的不足,把那些投資前輩的話當作金科玉律牢記在心、放棄自我的胡思亂想,才是最聰明的投資方法。畢竟,一個人的知識永遠是有限的,學習和模仿那些正確的智慧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但是,在3月初正確地做出了“不能依靠原油期貨長期持有原油”的結論以後,我仍然為後來的事態發展感到後怕。作為一個萬里之外的投資者,怎麼會知道芝加哥交易所在4月15日會修改規則,並且應用在所有存續合約上,允許幾天以後到期的合約價格跌入負數區間呢?如果讓我在原油期貨只有1分錢的時候,選擇是不是買入1萬塊的期貨,我會選擇買入嗎?我會覺得反正虧了也就虧1萬塊、賺了可以賺無數的錢嗎?我會知道每1分錢的原油期貨合約或將讓我背上高達37元的債務嗎?我會在這個自己並不全然瞭解的領域,僅僅因為價格便宜就下注嗎?實話實說,也許我會這麼做。憑自己的本性,我會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以外下注,以為自己能佔到便宜。而這種脆弱的心態,就是為什麼我要把這些投資大師的話反覆讀誦的原因。

(作者系九圜青泉科技首席投資官)

本文源自證券時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