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凱論文力作推送:《​從歷史的沿革,看老子出生地》

趙凱論文力作推送:《​從歷史的沿革,看老子出生地》


從歷史的沿革,看老子出生地

文/趙凱 編輯/磐石


歷史是昨天的故事。只有瞭解歷史,探源歷史,把握歷史的脈博,才能開創新的時代。研究歷史,必須強化對歷史的學習,認真地對待文獻記載,加強對文獻記載的綜合研究,對歷史上存異的問題,不能想當然,要辯證地看待每一個問題。研究歷史的目的,一是為了總結經驗教訓,防止重蹈覆轍。吸收有用的東西,服務於社會,才能達到淨化思想,純潔心靈,讓歷史的花蕊開出豔麗的花朵;二是還原歷史的真相。剝離虛假,還原客觀真實。歷史上有許多謎案需要破解,由於難度很大,需要花費極大的精力和時間來破解。

老子出生地的問題,似乎是一個爭論不休的話題。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難道是古人沒有記載嗎?初次接觸時,感到很迷茫,不知從何下手。為了弄清這一問題,我研讀了許多人的文章,發現一個十分奇怪的現象,有的學者根本沒有進行深刻研究,就隨便發表言論,結果是無根之語、無病呻吟或語焉不詳,這樣的文章發表後,自然會在社會上造成不必要的混亂。無論是思想認識方面,還是歷史認知方面都會造成不同程度的混亂。更有甚者,把歷史研究當做演義、小說來寫,是對文獻的褻瀆和考驗,更是對古人的智商和能力的挑戰。每當看到這種現象時,就感到心疼。由此可見,紮實研究,還原歷史真相的行為勢在必行。只有讓歷史說話,讓文獻證明,讓文物檢驗,才能還原一個客觀真實的歷史,給讓世人明白清晰的認識。


趙凱論文力作推送:《​從歷史的沿革,看老子出生地》



第一節 渦陽縣的歷史沿革


渦陽縣是一座古老而又年輕的城市。早在春秋時,這裡是宋國的轄地——宋國相縣。秦漢以後,今渦陽縣境內,先後有苦縣、真源、仙源、衛真、銍縣、山桑縣、勇山縣、淝水縣、丹城縣、渦陽郡、渦州、渦陽縣,以及諸侯國等。北魏時期,在這裡設立了渦陽縣和渦陽郡,渦陽縣便由此而得名,否則便沒有清末時的渦陽縣。距南北朝初置渦陽縣始,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了。清末時,為了更好地鎮壓農民起義,在曾國藩、曾格林沁等人的建議下,清政府在今渦陽縣的雉河集再次置縣,縣名仍延用南北朝時期的舊稱——渦陽縣。古渦陽縣治在渦河北岸,新縣治在渦河南岸,由渦水之陽變成了渦水之陰。為此,有人說是他們卻把陰陽之地的方位搞錯了,他們難道不清楚嗎?是為防止文字獄,借用的地名罷了。從清末置縣,距今也有150多年的歷史了。

從清末再次置渦陽縣來看,歷史不算悠久,但歷史文化積存卻是十分深厚的,主要得益於古文化底蘊的浸染和陶冶。

夏時 夏禹治水成功後,在渦陽東部的懷遠縣召開會議,將天下劃分為九州,鑄九鼎以記之。今渦陽縣境屬豫州,與徐州毗鄰。

商時 商湯遷南亳(今亳州市)建都,渦陽距亳45公里。商湯是帝嚳後裔契的子孫。“相傳契母簡狄吞燕卵生契,堯舜時期做司徒,掌管教化百姓。契部落居商丘。”(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自契至湯凡十四代,遷居八次。”

周時 公元前1046年,周滅商後,大封諸侯,初封79個,到週末近800個諸侯。今渦陽縣境屬於宋國。春秋時,宋國是第三大諸侯國,南到阜陽、太和,與鄭國、陳國為鄰。陳國是一個很悲催的國家,被鄭國滅了一次,被楚國滅了三次,後被侵佔。據《史記楚世家》載:惠王十一年(前478年),滅陳而縣之。

宋國的開國國君微子啟,是商紂王的胞兄,帝乙的長子。其母生微子啟時還是妾,待生紂時已升為妃。帝乙死後,因諦庶之別,其次子帝辛繼位為紂王。

《史記•宋微子世家》:“紂繼立,不明,淫亂於政,微子數諫,紂不聽。及祖伊以周西伯昌之修德,滅 國,懼禍至,以告紂。”紂曰:“我生不有命在天乎?是何能為!於是微子度紂不可諫,欲死之,乃去,未能自決。”

《中國通史簡編》“當武王克商時,紂庶兄微子啟抬著棺材到軍前投降。”

微子啟既不忍死,也不忍遠去,便辭官留居京城。當武王帥大軍進入朝歌時,微子啟袒胸攜祖祠之牌,向武王哭訴,武王感其仁德,留其性命。返回鎬京之後,為了顯示周王朝的仁慈與寬容,武王讓商紂王的兒子武庚留守朝歌,以便管理商朝遺民,並讓自己的三個弟弟霍叔、管叔和蔡叔監視武庚的舉動。

《史記•宋微子世家》:“管、蔡疑之,乃與武庚作亂,欲襲成王、周公。”“周公奉成王命令,率軍誅殺武庚和管叔,放遂蔡叔、霍叔。”

武王死後,其子姬誦繼位為成王,成王年幼,由周公輔佐,霍叔、管叔和蔡叔生叛逆之心。

武庚叛亂平定後,成王命微子啟襲殷後,奉先祀,為宋侯國君。同時又封了杞、焦國,與陳國來監視宋微子啟。

秦 秦統一六國後,廢分封,推行郡縣兩級管理體制,初設36郡,後增南海郡等達40郡。今渦陽縣境分屬於泗水郡的譙(今亳州)、銍(今臨渙)、相(今淮北)三縣。

漢時 漢初,劉邦將其出生地沛縣,改為沛郡,今渦陽縣境分屬於沛郡的相縣、銍縣、城父縣、扶陽縣、山桑縣、鄲縣和汝南郡的汝陽縣。山桑縣在今渦陽縣的青町鎮和曹市鎮一帶,鄲縣(王莽新政時改成單縣),在今渦陽縣丹城鎮。

漢魏時 魏文帝曹丕將曹氏故里,擴權為譙國,領15縣,今渦陽縣境分屬於譙國的城父、相、銍、山桑四縣。

南北朝時 《二十四史•魏書•地形志》卷一百六十載:“譙州,宣武景明年間置渦陽郡,孝昌年間失陷,武定七年收復後置州,治所在渦陽城,領轄七郡十七縣,戶二千六百一十七,人口七千八百二十一。南譙郡司馬昌明所置,魏沿用。領四縣,戶四百七十六,人口一千七百三十四。渦陽,武定六年所置。境內有北平城、曹操祠。茅岡,武定六年所置。有石山祠、柏橋,武定六年所置。蜀坡,武定六年所置。”

北魏宣武帝拓跋恪,於景明時置渦陽郡,孝明帝拓跋詡,於孝昌年間廢渦陽郡。東魏孝靜帝武定六年(公元548年)置渦陽縣,渦陽縣名由此產生,縣治在今蒙城縣渦河北岸香山鄉姜樓村劉寨。次年置渦州為郡治。孝昌年間廢渦陽郡,曾一度劃歸三郡,即臨渙郡領三縣:銍、丹城(今渦陽縣丹城鎮)、解城(今渦陽縣龍山鎮北);蒙郡領二縣:即蒙(今渦陽縣東南15裡的蒙關店),勇山(今渦陽縣龍山鎮 );汝陰郡的潁州。

隋時 《二十四史•隋書•地理志》卷 三十(P742)“譙郡後魏置州。後周置總管府,後改曰亳州。開皇元年廢。統縣六,戶七萬四千八百一十七。”

譙 舊曰小黃,置陳留郡。開皇初郡廢,十六年分置梅城縣。大業三年,改小黃為譙縣,並老城入焉。酇舊廢,開皇十年復。舊有馬頭郡,後魏置下邑縣,後齊並廢。城父,宋置,曰浚儀。開皇十八年改焉。谷陽後齊省,開皇六年復。山桑、後魏置渦州,渦陽縣,又置譙郡。梁改渦州曰西徐州。東魏改曰譙州。開皇初郡廢,十六年改渦陽為淝水。大業初州廢,改曰山桑。又置北新安郡,又別置丹城縣。東魏析置白撣縣,後齊郡廢。開皇元年丹城省,大業初白撣又省,併入焉。有嵇山、龍岡。”

隋文帝楊堅統一中國後,於開皇三年(公元583年)開始對魏晉南北朝時亂設的州郡加以清理,改郡為州,實行以州統縣的二級管理體制。隋煬帝楊廣繼位後,於大業三年(公元607年),對以前所設立的州、縣省並,改州為郡,恢復了秦時的郡縣二級管理體制。廢龍山、丹城等縣,改渦陽縣為淝水縣。又複名為山桑縣。今渦陽縣境分屬於譙郡的城父縣、山桑縣、臨渙縣和汝陰郡的汝陰縣。

唐時 李淵父子平定海內,推翻了隋煬帝的統治,建立了唐朝。唐初,改州為郡,恢復了隋文帝時的州縣二級管理制度。太宗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後,繼承大統,改州為郡,實行郡、縣制,貞觀後期,又在郡上設道。今渦陽縣境屬河南道,分屬譙郡(今亳州)的城父縣、蒙城縣、真源縣(今渦陽縣義門鎮),宿州的臨渙縣和汝陰郡(今潁州)汝陰縣。

宋時 宋太祖趙匡胤在逃難時與柴榮相識,並投奔後周皇帝郭威帳下效力。郭威是柴榮的姑父,因無子,郭威死後,柴榮繼位,為世宗。世宗繼位6年後死,其子柴訓繼位,為恭帝。因年幼,趙匡胤以外敵入侵為由,執掌帥印,帶兵出征,並於“陳橋發動兵變”,迫使恭帝退位。在完成統一大業後,建立了宋朝。改唐時的道為路,改州為府,實行路、府、縣三級管理體制。今渦陽縣境為河南道,分屬於京西北路順昌的汝陰縣和淮南北路亳州(譙郡)的城父縣、衛真縣、蒙城縣、及宿州(符離郡)的臨渙縣。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宋真宗趙恆朝謁太清宮,升亳州為集慶軍,置節度使。並改真源縣為衛真縣。

元時 鐵木真在金兵南下時,統一了蒙古各部,開始削金和西征,在西征完勝返回的途中病逝。其子孫按其遺囑開始了滅金和滅南宋的計劃。忽必烈是鐵木真的孫子,託雷四子,在其兄蒙哥死後,率軍奪取了其弟的汗位,開始了在中國長達90年的統治。他創建的行省十處,作為大行政區,行省下設路或府、州與縣三級。今渦陽縣境為河南行省,分屬於歸德府的宿州,亳州的城父縣,安豐路的蒙城縣。

明時 朱元璋以小明王的旗幟為號,聯合各路起義軍,在打敗元軍後,建立了明朝,定都南京。並於洪武年間,進行政體改革。設立布政司、府(州)、縣(州)的三級行政體制。因朱元璋的出生地在渦陽東部的鳳陽縣,所以朱元璋打算將國都遷至鳳陽。由於遭到大臣反對,便改作陪都。開始大興土木,因耗資巨大,工程只進行了一半便停工了。為了擴大其出生地的權利,便在鳳陽設鳳陽府。今渦陽縣境分屬於南京直隸鳳陽府的亳州、潁州,宿州、壽州的蒙城縣。

清時 李自成率起義軍攻入北京,崇禎帝自盡,李自成建立了大順王朝。因李自成未能安撫和爭取吳三桂,且以兵戎相見。吳三桂一怒之下,與後金兵聯合,引金兵入關,打敗了李自成。順治帝福臨引兵入主北京,改金為清,建立了清朝。清初一直沿用明朝的體制,到康熙初年進行了大的改革,全國設立18個省,安徽省就是這時設立的。到光緒年間又增加至22個省。省為地方一級行政區,統轄府(廳、直隸州)和縣,為三級管理體制。渦陽於清末建縣以前,分屬安徽省潁州府的阜陽縣、亳州縣、蒙城縣和鳳陽府的宿縣。1864年,清同治三年,為更好地鎮壓江淮一帶的捻軍起義,於雉河集置渦陽縣,從阜陽撥入王市、佛鎮等八集;從亳州劃入丁冢、雉河、張村等13保;由蒙城割出梁町、蔡西湖、舊城等15村;由宿縣析出龍山、白雲洞、石弓、丹城等19集,太清宮也隨亳州的丁冢、雉河等劃歸渦陽,可惜未能將渦陽縣的舊縣址,從蒙城劃入。

民國時 渦陽縣屬阜陽行署

衛國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在渦陽和周邊縣境內,分別成立了雪渦縣、宿蒙渦縣和雪亳渦縣、渦陽縣。

建國後 1949年初,恢復民國時期的舊制,將屬於亳州、永城、阜陽、蒙城縣等地區劃歸原屬地,將原在渦陽境內的雪渦、渦亳和渦陽的建制合併為渦陽縣。

1964年,利辛縣成立時,從渦陽劃出張村、閆集、江集三個區。

2000年,成立地級亳州市時,渦陽由阜陽改屬亳州市,此後又成為安徽省第一批十二個擴權試點縣之一。


趙凱論文力作推送:《​從歷史的沿革,看老子出生地》



第二節 相縣的歷史沿革


春秋時期的宋國相縣,在今安徽有兩個,一個是宋國的首都,在今淮北市相城區相城鄉;一個是宋國的陪都,在今渦陽縣閘北鎮。在河南安陽、內黃地的相縣,屬於譚其驤在編纂《中國歷史地圖集》時搞錯了。因為此相縣,在隋朝時才首次出現,卻顯示在商周時期的地圖上,很顯然是譚其驤搞錯了。江蘇的宿遷,和河南鹿邑,因不是宋國的首都,所以其說法也被排除在外。

春秋 相縣,宋都(今安徽省淮北市相城區相城鄉)。

《水經注》:“睢水東經相縣故城南,宋共公之所都也。”

相縣,宋陪都(今渦陽縣閘北鎮)。

《水經注》:“渦水又屈東,經相縣故城南,其城卑小實中。邊韶雲:‘相縣虛荒,今屬苦,古城猶在,在賴鄉之東。渦水處其陽。疑即此城也。自是無廓以應之。’”

在渦陽縣丹城鎮這個地方,個別學者認為是古相縣的縣治所在地,我對此有不同的看法,我們將在後面作進一步的討論。

《春秋•魯桓公十五年》:“公會宋公、衛侯、陳侯於袲,伐鄭”。

《春秋經傳集解》:“袲,宋地,在沛縣相縣西南。”

《左傳•桓十五年》:“會於袲。”

《春秋大事年表》卷七十三:“袲,杜注宋地。沛國相縣西南有袲亭,今在江南鳳陽宿州。”

有的學者認為,“袲”縣這個地方就是古相縣,我認為此說法有誤。1是與邊韶、酈道元等人記載的水文、地貌不同;2是“袲”在今渦陽丹城,距渦河較遠,且沒有谷水,只有澮河。3是與文獻記載有很大的出入。

由於“袲”的地理位置,在澮河附近,與渦河相距三十多公里,而且沒有谷水。不符合《水經注》、《水經注疏》、《中都志》、《乾隆亳州縣誌》、《光緒渦陽縣誌》等諸多文獻的記載,由於水系和地理位置不對,說明“袲”不是相縣。而且《春秋經傳集解》和《春秋大事年表》,早就作了十分明確的註解——沛國相縣西南有袲亭。

戰國 楚相縣,公元前286年,於周赧王末期宋被楚、魏、齊聯合攻擊下所滅,宋相隨之成為楚相縣。

《戰國策•秦四》:“魏將出兵,而攻留、方與、銍、胡陵、相、碭、蕭,故宋必盡。”

秦 相縣,屬泗水郡。

《水經注》:“相縣,故宋地也。秦始皇二十三年,以為泗水郡;漢高帝四年,改曰沛郡,治此。王莽更名,郡曰吾符,縣曰吾符亭。”

西漢 相縣,屬豫州刺史部之沛郡。

《漢書•地理志》:“沛郡轄三十七縣,相縣、龍亢縣、竹縣、谷陽縣、蕭縣、向縣、銍縣、廣成縣、下蔡縣、豐縣、鄲縣、譙縣、蘄縣、虹縣、輒與縣、山桑縣、公丘縣、符離縣、敬丘縣、夏丘縣、洨縣、芒縣、建成縣、城父縣、建平縣、酇縣、慄縣、扶陽縣、高縣、高柴縣、溧陽縣、平阿縣、東鄉縣、臨都縣、義城縣、祁鄉縣。”

東漢 相縣,屬豫州沛國。

《後漢書•地理志》:“沛國,秦泗水郡,高帝改。洛陽東千二百里。二十城,戶二十萬四百九十五,口二十五萬一千三百九十三。相,蕭本國,沛有泗水亭,豐西有大澤,高帝斬白蛇於此。有粉榆亭。酇,有冥聚。谷陽,譙刺史治。洨,有垓下聚。蘄,有大澤鄉,陳勝起此。銍。鄲。建平。臨睢,故芒,光武更名。竹邑,侯國,故竹。龍亢。向,本國。符離。虹。太丘。杼秋,故屬梁國,澶淵聚。”

可是,春秋時的宋國陪都——相縣,在春秋時的典籍中卻查不到,是不是不存在呢?如果說不存在,可許多史料都記載了老子出生在相縣。這個相縣,不是淮北的相縣,淮北人從沒有說老子出生在淮北的,這樣看來老子出生在渦陽之相縣的說法,就成了唯一。但是這隻能是個推論,不是證據。關於渦陽之相縣的說法,有一個傳說。淮北之相縣,在宋平公時曾經遭受過兩次大火,其中一次非常嚴重,把王后和王太后都給燒死了,可見火勢之猛烈。宋平公無奈只得逃離王宮,乘車一路南行,直到被渦河攔住了去路,才停下腳步,就在這裡建立了臨時陪都。因這裡沒有地名,便以國都相作為地名,這就是渦陽之相縣的來歷。這只是個傳說,不能作為確鑿的證據,最多隻能作為附證。可是,這個傳說,卻與歷史事件高度的重合。若不是當年秦始皇把六國的史書全部燒燬了,否則的話,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必定會有所記載的。或許這個傳說,與武家河是一個道理。另外,據《老子銘》、《水經注》等文獻記載,宋國之陪都——相縣,就在渦谷二水交匯處的附近,即今渦陽閘北鎮。鹿邑和亳州市譙城區雖然有人說,相縣在他們那裡,語氣雖然很肯定,但是卻拿不出證據,就連谷水都沒有,怎能會有渦谷二水的交匯處呢?不能做到理論與實際的相互印證,就不能證明相縣在鹿邑和亳州市譙城區。再則鹿邑在春秋時叫鳴鹿,屬於陳國的轄地,不屬於宋。就相縣的特殊性來看,無論如何宋國都不會把自己的都城建在陳國的,陳國是個小國,更擔心宋國會吞併它。所以,相縣在鹿邑的說法,屬於謬談。今亳州譙城區,在春秋時,雖然屬於宋國的轄地,卻沒有一處記載說亳州市譙城區是宋國都的。


趙凱論文力作推送:《​從歷史的沿革,看老子出生地》



第三節 苦縣的歷史沿革


在秦以前,沒有查到關於苦縣的記載,這是因為史料缺失造成的。最早的記載出現在秦朝,秦始皇二十三年(公元前218年)設苦縣。自秦以後,苦縣這個縣名,幾經變遷,最終走進了歷史。但其地理位置,不會因地名的消失而改變。

由於司馬遷也搞不清楚老子出生地的地名,乾脆就用秦苦縣,或者漢苦縣來代替,所以便有了《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人里人也。”這一說法,可以說是司馬遷的失誤,也可以說是他沒有深入研究,而作出的十分牽強的結論。

秦始皇滅六國後,廢分封,推行郡縣制,由皇帝直接管理,消除了周時代的諸侯大權獨攬,諸侯獨大的局面。苦縣設立後,幾經變遷,到中唐時,因高宗李治來老子出生地拜祭老子,而將漢苦縣改為真源縣,苦縣的編制被取消了,由真源縣取代了。

秦 苦

在秦朝之前的所有典籍中,沒有查到有關苦縣的記載,直到秦時期才出現苦縣這一地名。

秦始皇二十三年(公元前218年)置苦縣。

《史記•陳涉世家》:“陳勝自立為將軍,吳廣為都尉。攻大澤鄉,收而攻蘄(今宿州市東南的蘄縣集)。蘄下,乃令符離人葛嬰徇蘄以東,攻銍(今安徽省濉溪縣南、澮河北岸)、酇(今河南省永城縣北酇城)、苦(今安徽省渦陽縣)、柘(今河南柘城縣北)、譙(今亳州市)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陳(今河南淮陽縣)車六七百乘,騎千餘,卒數萬人。”

《史記•樊酈滕灌列傳》:“(灌)嬰度淮北,擊破項聲、郯公下邳,斬薛公,下下邳,擊破楚騎於平陽,遂降彭城,虜柱國項佗,降留、薛、沛、酇、蕭、相。攻譙、苦,復得亞將周蘭。與漢王會頤鄉。”

從上面的兩條記載來看,苦縣出現在秦時期是毫無疑問的了,也是沒有爭議的。

西漢 苦

漢高祖劉邦於高帝三年置苦縣,11年立淮陽國,封子劉友為淮陽王,苦縣、陳縣皆屬之。

《二十四史•漢書•地理志》卷(P739):“淮陽國,高帝十一年設置。王莽時叫新平,屬於兗州。有十三萬五千五百四十四戶,九十八萬一千四百二十三人。縣九:陳。苦,莽曰賴陵。陽夏。寧平。扶溝,渦水首受狼湯渠,東至向入淮,過郡三,行千里。固始。圉。新平。柘。”

東漢 苦

《二十四史•後漢書•地理志》卷十九:“陳國,高帝時設置為淮陽,章和二年改為封國。在洛陽東七百里。九座城,民戶十一萬二千六百五十三,人口一百五十四萬七千五百七十二。陳。陽夏,有固陵聚。寧平。苦,春秋曰相,有賴鄉。柘。新平。扶樂。武平。長平,屬汝南,有辰亭,有赭丘城。”

三國 魏 苦

《魏修老子廟詔》:“苦縣,渦水北有老子廟。”

晉 苦

《二十四史•晉書•地理志》卷十四(P320)“梁國漢置。統縣十二,戶一萬三千。睢陽,春秋宋都。蒙。虞。下邑,有碭山,山有文石。寧陵,故葛伯國。谷熟。陳。項。陽夏。武平。苦,東有賴鄉祠,老子所生地。”

南北朝 宋 苦

《二十四史•宋書•志》卷三十六(P883)谷陽,隸屬於陳郡太守,陳郡隸屬於豫州領汝南太守、新蔡太守、梁郡太守、陳郡太守、南頓太守、潁川太守、汝陰太守、陳留太守。

“谷陽令,本苦縣,前漢屬淮陽,後漢屬陳。《晉太康地誌》屬梁,成帝鹹康三年更名。”

東晉時,東晉成帝司馬衍於鹹康三年(公元337年),改苦縣為谷陽縣。因谷水處其陽的緣故。即縣治在谷水北岸。但是它證明了,谷陽是在苦縣的基礎上更的名。

從以上的文獻記載來看,秦以前沒有苦縣。這個問題,我在《苦縣新考》中做了詳細的論述,這裡就不做過多的討論了。


趙凱論文力作推送:《​從歷史的沿革,看老子出生地》



第四節 谷陽縣的歷史沿革


谷陽是證明老子出生地的重要依據之一,也是破解老子出生地的鑰匙。

谷陽縣的來歷,是因谷水而有其名的。同時它是在秦苦縣的基礎上的更名。這個問題我已經在《苦縣新考》和《谷陽新考》中做了詳細的說明,這裡就不贅言了。

《二十四史•漢書•地理志》卷二十八載:“沛郡 轄三十七縣,相縣、龍亢縣、竹縣、谷陽縣、蕭縣、向縣、銍縣、廣成縣、下蔡縣、豐縣、鄲縣、譙縣、蘄縣、撣縣、輒與縣、山桑縣、公丘縣、符離縣、敬丘縣、夏丘縣、洨縣、芒縣、建成縣、城父縣、建平縣、酇縣、慄縣、扶陽縣、高縣、高柴縣、溧陽縣、平阿縣、東鄉縣、臨都縣、義成縣、祁鄉縣。”

《二十四史•後漢書•地理志》卷三十(P793)“沛國 秦泗水郡,高帝改。洛陽東南千二百里。二十城,戶二十萬四百九十五,口二十五萬一千三百九十三。

相 蕭本國。沛有泗水亭。豐西有大澤,高帝斬白蛇於此。有粉榆亭。

酇 有冥聚。

谷陽 譙刺史治。

洨 有垓下聚。

蘄 有大澤鄉,陳勝起此。

建平

臨睢 故芒,光武更名。

竹邑 侯國,故竹。

龍亢

向 本國

符離

太丘

杼秋 故屬梁國,有澶淵聚。”

《二十四史•魏書•地形志》卷一百六十(P2138)“谷陽 隸屬於睢州,睢州領五郡:淮陽郡、谷陽郡、睢南郡、南濟陰郡、臨潼郡。谷陽郡治谷陽城。太和中置鎮,世宗開置平陽郡。孝昌中陷,武定六年復,改領縣二:連城、武定六年置,有豪城,歲水。高昌,武定六年置。郡治,有項羽祠。”

《二十四史•宋書•州郡志》卷三十六:“陳郡太守,別見。《永初郡國》無長平、谷陽,而有扶溝,別見。何無陽復、扶溝、徐無陽下。”

“陳郡太守,漢高帝時立為淮陽國,章帝元和三年改名陳郡,晉初合併,梁王司馬彤逝世後,仍舊立為陳郡。《永初郡國志》有扶溝縣、前漢屬淮陽國,後漢《晉太康地誌》屬陳留郡。陽夏別見。而無谷陽和長平縣。

谷陽令,原本是苦縣,前漢時屬淮陽,後漢屬陳,《晉太康地誌》屬梁,成帝鹹康三年更名。”

《二十四史•隋書•地理志》卷三十一“彭城郡舊置徐州,後齊置東南道行臺,後周立總管府。開皇七年行臺廢,大業四年府廢。統縣十一,戶一十三萬二百三十二。

彭城舊置郡,後周並沛及南陽平二郡入。開皇初郡廢,大業初復置郡。有呂梁山、徐山。蘄梁置蘄郡。後齊置仁州,又析置龍亢郡。開皇初郡廢,大業初州廢。谷陽,後齊置谷陽郡,開皇初郡廢。又有已吾,義成二縣,後齊並以臨淮縣,大業初併入焉。”

《二十四史•舊唐書》卷三十八(P1172)。“亳州,望,隋譙郡。武德四年,平王世充,改為亳州,領譙、城父、谷陽、鹿邑、酇五縣。五年置總管府,管譙、亳、宋、北荊、潁、沈六州。七年改為都督府。貞觀元年,罷都督府,亳州不改。十七年廢譙州,以臨渙、永城、山桑來屬。天寶元年,改為譙郡。乾元元年復為亳州也。舊領縣八。

鹿邑 隋舊。

真源 漢苦縣。隋為谷陽。乾封元年,改為真源。載初元年,改為仙源,神龍元年,復為真源。有老子祠。”

《二十四史•新唐書•地理志》卷二十八(P784)“亳州 譙郡,望。本譙州,貞觀八年更名。

鹿邑 上。大業十三年,縣民田黑社盜據,號渦州。武德三

年來降,復為縣。

真源 望。本谷陽,乾封元年更名。載初元年曰仙源,神龍元年復曰真源。有老子祠,天寶二年曰太清宮。又有洞霄宮,先天太后祠也。

文獻上有“漢苦縣,隋為谷陽。”以及,《宋書》上說的東魏成帝司馬衍改苦縣為谷陽的記載,我認為這個說法或許有誤。因為,谷陽並非是東晉司馬衍首改的,自兩漢以來就有谷陽縣,而且還曾為郡治和刺史治。怎麼還需要東魏改苦縣為谷陽呢?在兩漢時期,谷陽就已經存在了,何需要再改呢?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我想,可能是時代的變遷,谷陽又被叫苦縣了。就像亳州一樣,一會叫亳,一會叫譙,一會又叫亳。或許,谷陽縣與亳一樣,也是這個狀況。也可能是兩漢之後,又把谷陽恢復了苦縣的叫法,谷陽縣沒有名了。還有一種可能,就是谷陽縣因戰亂被毀,而取消了谷陽縣治,也或者被降為鎮治。從《三國志•魏書》、《宋書》、《隋書》來看,都有谷陽這個地名。而且在三國魏和隋時,還是郡治。直到唐時,才將苦縣、谷陽合併,成立真源縣,降谷陽縣為鎮。


趙凱論文力作推送:《​從歷史的沿革,看老子出生地》



第五節 真源縣的歷史沿革


唐乾封元年(公元666年)唐高宗李治攜皇后武則天到亳州谷陽縣拜謁老子,高宗封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在視察谷水時,因谷水河道過窄,大船無法行駛。為方便各地前來拜謁老子的官員、百姓的出行和食宿,下令將谷陽縣向西的遷移和擴建,縣治選定在漢苦縣(今天的渦陽縣義門鎮),於是高宗下令將谷陽和苦縣合併,降谷為鎮,取消原縣治,並改苦縣為真源縣。在渦河北岸大興土木,建成一座非常宏偉的,東西南北有九門的城市。後因戰亂,僅剩一門為“儀門”,義門便由時而得名。由於義門的廟宇重多,據縣誌載有七十二廟,所以直到今天,當地的老百姓依然稱義門叫廟集。

武則天篡唐,建立大周朝後,把谷水改稱武家河。此時的真源縣,與城父縣、蒙城縣、宿州的臨渙縣,汝陰郡(今潁州)的汝陰縣同屬於譙郡(今亳州市)管轄。武則天登基後,自封為大周皇帝,並於載初元年(公元689年)將真源縣改為仙源縣。中宗李顯於武曌長安末年,收回皇權,重登大寶,廢大周號,恢復唐,並於神龍元年(公元705年),復改仙源縣為真源縣。

真源縣始於唐高宗李治乾封元年(公元666年),至宋時更名為衛真。

《二十四史•舊唐書》卷三十八(P1172)。“亳州,望,隋譙郡。武德四年,平王世充,改為亳州,領譙、城父、谷陽、鹿邑、酇五縣。五年置總管府,管譙、亳、宋、北荊、潁、沈六州。七年改為都督府。貞觀元年,罷都督府,亳州不改。十七年廢譙州,以臨渙、永城、山桑來屬。天寶元年,改為譙郡。乾元元年復為亳州也。舊領縣八,戶五千七百九十,口三萬三千一百七十七。天寶,戶八萬八千九百六十,口六十七萬五千一百二十一。至京師一千七百里,至東都八百九十八里。

譙 郭下。貞觀十七年,自古譙城移入州城置。

酇 漢縣。隋屬沛郡。武德四年,改屬亳州。開元二十六年,移入汴城垣陽驛置。

鹿邑 隋舊。

城父 隋舊。

真源 漢苦縣。隋為谷陽。乾封元年,改為真源。載初元年,改為仙源,神龍元年,復為真源。有老子祠。

臨渙 隋置譙州,領縣四,貞觀十七年省,以臨渙、永城、山桑屬亳州,蘄縣屬徐州。縣本治經城,十七年移治所廢譙州。元和九年,割屬宿州。

永城 隋縣,屬譙州。貞觀十七年廢,屬亳州。舊治馬浦城東北三里,武德五年,移置於馬浦城。

蒙城 隋山桑,屬於譙州。州廢,隸亳州。天寶元年改為蒙城。”

《二十四史•新唐書•地理志》卷二十八(P784)“亳州 譙郡,望。本譙州,貞觀八年更名。土貢:絹。戶八萬八千九百六十,口六十七萬五千一百二十一。縣七。

譙 緊。

酇 上。本隸沛郡,武德四年來屬。

城父 上。王世充置成州,世充平,廢。武德三年於魯丘堡置文州,並置東城縣。四年州廢,為文成縣。七年省入城父,天佑二年更名焦夷。

鹿邑 上。大業十三年,縣民田黑社盜據,號渦州。武德三年來降,復為縣。

真源 望。本谷陽,乾封元年更名。載初元年曰仙源,神龍元年復曰真源。有老子祠,天寶二年曰太清宮。又有洞霄宮,先天太后祠也。

永城 上。

蒙城 上。本山桑,天寶元年更名。”

《二十四史•宋史•地理志》卷八十八(P1752)“衛真 望。唐真源縣,大中祥符七年改。

鹿邑 緊。”

真源縣,是唐高宗時,將漢苦縣更名為真源,到宋真宗時,將真源縣更名為衛真縣,真源縣便從此消失了。

從以上的記載來看,真源是由漢苦縣更名的,是一個地方。漢苦縣是從秦苦縣遷址來的,秦苦縣變成了谷陽。


趙凱論文力作推送:《​從歷史的沿革,看老子出生地》



第六節 衛真縣的歷史沿革


衛真縣始於宋。宋真宗趙恆於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親率文武百官到亳州真源縣太清宮拜謁老子後,升亳州為集慶軍,置節度使,改真源縣為衛真縣。與城父縣、蒙城縣、鹿邑縣、永城縣、符離郡(含宿州)的臨渙縣,同屬於淮南北路譙郡管轄。

《二十四史•宋史•地理志》卷八十八(P1752)“亳州 望,譙郡,本防禦。大中祥符七年,建為集慶軍節廢。南渡後沒於金。崇寧戶一十三萬一百一十九,口一十八萬三千五百八十一。縣七:

譙 望。

城父 望。

酇 望。

永城 望。

衛真 望。唐真源縣,大中祥符七年改。

鹿邑 緊。

蒙城 望。”

《二十四史•金史•地理志》卷二十五(P439)“亳州 上。防禦使。宋譙郡集慶軍,隸楊州。貞佑三年升為節鎮,軍名集慶。戶六萬五百三十五。縣六,鎮五:舊有福寧鎮、馬頭二鎮。

譙 倚。有渦水、泡水。鎮一雙溝。

鹿邑 有渦水、明水。鎮一鄲城。

衛真 有洵水、沙水。鎮一谷陽。

城父 有渦水、淝水、父水。

酇 有睢水、汴河、白龍潭。鎮一酇陽。”

《二十四史•元史•地理志》卷五十九(P1114)“亳州 下。唐初為亳州,後改為譙郡,後仍為亳州。宋升集慶軍。金重為亳州。金亡,宋復之。元初領縣六:

鹿邑

城父

衛真

谷熟

後以民戶少,並城父入譙,衛真入鹿邑,谷熟入睢陽,酇入永城,其睢陽、永城去隸歸德,後復置城父。領三縣:譙縣,下。鹿邑下。此邑數有水患,歷代民不寧居。城父,下。”

宋、金和元初時,衛真縣一直存在,之後衛真縣便取消了縣治。

王重陽的弟子邱處機受成吉思汗之詔,歷時兩年到達蒙古,受到成吉思汗的寵遇,並給其虎符和印璽,封他為國師,掌管天下的宗教。此後,天下所有的道觀一律不納糧,不服徭役,全真教在元朝得到了盛極一時的發展,尤其是他創立的全真教龍門派,成了全真教最大的一個派系。

元初,道佛兩教的攻擊越演越烈,道教仗著是國教,不把佛教放在眼裡,不但攻擊佛教,還搶佔佛教的廟宇。此事驚動了朝廷,蒙哥命忽必烈組織了一場聲勢浩大的論辯活動。結果道教敗北,道教二十四位精英被迫削髮為僧,道教搶佔佛教的廟宇被退回,許多道觀被搗毀。道教的發展,一度進入低谷。

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年(公元1262年)將衛真縣併入鹿邑。乍一看就是不明白,忽必烈為什麼會隔著城父和亳州,將衛真併入鹿邑呢?畢竟中間還有兩座縣城,相距近200裡,如此合併,不合道理,兩地雖同為全真教的聖地。將人員稀少的衛真併入鹿邑,是為了更好地管理和發展道教嗎?可是,仔細一想,看來沒那麼簡單,問題在於當時的河南是一個佛教大省,將衛真縣劃歸鹿邑管轄,是一件桌面說得通的事,實際上是將道教始祖置於弟子和佛教的管轄下。老子有個弟子叫庚桑楚,就是陳國人(即今鹿邑人),所以才會有西太清宮。其目的就是警告道教,不要胡作非為,我能讓道教興盛,也能毀掉道教。

元成宗鐵穆耳於元真元年(公元1293年)將衛真縣從鹿邑劃出,入城父。“亳州領三縣,譙、鹿邑、城父。”衛真縣至此再也沒有縣治的編制了。但是它的地理位置是永遠不會改變的,其歷史意義卻是永存史冊的。


趙凱論文力作推送:《​從歷史的沿革,看老子出生地》



第七節 鹿邑縣的歷史沿革


鹿邑,在春秋戰國時期稱鳴鹿,可能是古代這裡盛產麋鹿而得名,東漢時改稱武平縣,隋時改稱鹿邑,至今一直稱鹿邑縣。

東漢 武平

《二十四史•後漢書•郡國志》卷三十(P379)“陳國高帝時設置為淮陽,章和二年改為封國。在洛陽東七百里。九座城,民戶十一萬二千六百五十三,人口一百五十四萬七千五百七十二。

陳 陽夏有固陵聚

寧平

苦 春秋時叫相。有賴鄉。

新平

扶樂

武平

長平 原屬汝南。有辰亭,有赭丘城。”

魏 武平

《二十四史•魏書•地形志》卷一百六(P2118)“陳留郡 領五縣。戶六千二百三十,口一萬六千七百四十九。

小黃 劉裕置,魏因之。有曹騰墓、曹嵩墓、鄧艾祠。

浚儀 有城父城。

谷陽 有苦城、陽都坡、老子廟、樂城。

東燕 有蔡水、馮家冢。

武平 正始中置。有武平城、賴鄉城。天平二年置鎮,武定七年罷。”

晉 武平

《二十四史•晉書•地理志》卷十四(P320)

“梁國 漢置

睢陽 春秋宋都

下邑

寧陵

谷熟

陽夏

武平

苦 東有賴鄉祠,老子生地。”

隋 鹿邑

《二十四史•隋書•地理志》卷三十(P744)“淮陽郡 開皇十六年置陳州。統縣十,戶十二萬七千一百四。

宛丘 後魏曰項,置陳郡。開皇初縣改名宛丘,尋廢郡,後析置臨蔡縣。大業初置淮陽郡,並臨蔡縣入焉。又後魏置南陽郡,東魏廢。

西華 舊曰長平,開皇十八年改曰鴻溝。大業初改焉。有舊長平縣,後齊廢。

殷水 開皇十六年置,又有後魏汝陽郡及縣,後齊郡廢,大業初縣廢。

扶樂 開皇十六年置。有渦水。

太康 舊曰陽夏,並置淮陽郡。開皇初郡廢,七年更名太康。有窪水。

鹿邑 舊曰武平,開皇十八年改名焉。

項城 東魏置揚州及丹陽郡、秣陵縣,梁改曰殷州,東魏又改曰北揚州,後齊改曰信州,後周改曰陳州。開皇初改秣陵為項縣。十六年分置瀋州,大業初廢。又有項城郡,開皇初分立陳郡,三年並廢。

南頓 舊置南頓郡。後齊廢郡及平鄉縣入,改曰和城。大業初又改為南頓。開皇六年置。

鮦陽 後齊廢,開皇十一年復。又東魏置財州,後齊廢,以置包信縣。開皇初廢。”

唐 鹿邑

《二十四史•舊唐書•地理志》卷三十八(P1172)“亳州 望。隋譙郡。武德四年,平王世充,改為亳州,領譙、城父、谷陽、鹿邑、酇五縣。五年置總管府,管譙、亳、宋、北荊、潁、沈六州。七年,改為都督府。貞觀元年,罷都督府,亳州不改。十七年,廢譙州,以臨渙、永城、山桑三縣來屬。天寶元年,改為譙郡。乾元元年,復為亳州也。”

《二十四史•新唐書•地理志》卷三十八(P784)

“譙,緊

酇,上。本隸沛郡,武德四年來屬。

城父,上。王世充置成州,世充平,廢。武德三年於魯丘堡

置文州,並置藥城縣。四年州廢,為文城縣。七年省入城父,天佑二年更名焦夷。

鹿邑,上。大業十三年,縣民田黑社盜據,號渦州。武德三年來降,復為縣。

真源,望。本谷陽,乾封元年更名,載初元年曰仙源,神龍元年復曰真源。有老子祠,天寶二年曰太清宮。又有洞霄宮,先天太后祠也。

永城,上。

蒙城,上。本山桑,天寶元年更名。”

宋 鹿邑

《二十四史•宋史•地理志》卷八十八(P1752)“亳州,望,譙郡,本防禦。大中祥符七年,建為集慶軍節度。南渡後,沒於金。崇寧戶二十三萬一百一十九,口一十八萬三千五百八十一。縣七:

譙 望。

城父 望。

酇 望。

永城 望。

衛真 望。唐真源縣。大中祥符七年改。

鹿邑 緊。

蒙城 望。”

金 鹿邑

《二十四史•金史•地理志》卷二十五(P439)“亳州,上,防禦史。宋譙郡集慶軍,隸揚州。貞佑三年升為節鎮,軍名集慶。戶六萬五百三十五,縣六、鎮五。舊有福寧、馬頭二鎮。

譙 倚。有渦水、泡水。鎮—雙溝。

鹿邑 有渦水、明水。鎮—鄲城。

衛真 有洵水、沙水。鎮—谷陽。

城父 有渦水、淝水、父水。

酇 有睢水、汴河、白龍潭。鎮—酇陽。

永城 興定五年十二月升為永州,以下邑、碭山、酇縣焉,有芒

山、汴河。鎮—保安。”

元 鹿邑

《二十四史•元史•地理志》卷五十九(P1114)“亳州,下。唐初為亳州,後改譙郡,又仍為亳州。宋升集慶軍。金復為亳州。金亡,宋復之。元初領縣六:譙、酇、鹿邑、城父、衛真、谷熟。後以民戶少,並城父入譙,衛真入鹿邑,谷熟入睢陽、酇入永城,其睢陽、永城去隸歸德,後復置城父。領三縣:譙縣,下。鹿邑,下。此邑數有水患,歷代民不寧居,城父,下。”

明 鹿邑

《二十四史•明史•地理志》卷四十二(P717)“歸德府 元代直屬河南江北行省。洪武元年五月降為州,屬開封府。嘉靖二十四年六月升為府。領州一,縣八,西距布政司三百五十里。

商丘 倚 元曰睢陽。洪武初省。嘉靖二十四年六月復置,更名。舊治在南,弘治十五年圮於河,十六年九月遷於今治,北濱河。正統後,河決而南。城當在河北,正德後,仍在河南。北有丁家道口巡檢司。東南有武津關巡檢司。

寧陵 府西。南有睢水。北有桃源集巡檢司。

鹿邑 府南。元屬亳州。洪武中改屬。南有潁水,又蔡河自西流入,謂之蔡河口,即沈丘縣沙河也。又北有渦水,東流入南直亳州境。

夏邑 府東。元曰下邑。洪武初,更名。北濱大河。又東南有睢水。

永城 府東南。洪武元年五月屬開封府。十一月來屬。北有碭山,又有芒山,皆與南直碭山縣界。又睢水、澮水皆在縣南。又南有泡水,弘治間淤塞。

虞城 府東北。元屬濟寧路。洪武二月來屬。南有故城。嘉靖九年遷於今治。北有黃河。

睢州 元屬汴梁路。洪武初,屬開封府,以治襄邑縣省入。十年五月降為縣。十三年十一月復升為州。嘉靖二十四年來屬。北濱河。又有睢水亦在州東北。東距府百七十里,領縣二。

考城 州北。元末省。洪武四年八月復置,屬開封府。十年五月復省。十三年十一月復置,屬州。舊治在縣東南。正統十三年徙。北濱大河。

柘城 州東南。元末省。洪武四年八月復置,屬開封府。十年五月省入寧陵縣。十三年十一月復置,屬州。北有睢水。南有渦水。”

從鹿邑縣的歷史沿革來看,鹿邑是由鳴鹿、武平更名而來,而且與苦縣、谷陽、真源、仙源、衛真縣等幾座古縣城,都是平級的縣級編制,沒有隸屬關係。只到元時,才將衛真劃歸鹿邑,不久重置城父縣,又將衛真併入城父。


趙凱論文力作推送:《​從歷史的沿革,看老子出生地》



第八節 幾座古縣城的註解


為了更好地讓大家理解,我們把幾座古縣城的有關記載,和鹿邑的記載進行比較,看看這幾座古縣城是不是在鹿邑,如果這幾座古縣城都在鹿邑,而且還有與老子出生地有關的記載,說明老子就是出生在鹿邑,反之就是出生在渦陽。

西漢時:“苦,莽曰賴陵。”

東漢時:“苦,春秋曰相,有賴鄉。”

三國•魏時:“苦縣,渦水北有老子廟。”

晉時:“苦,東有賴鄉祠,老子所生地。”

南北朝•宋時:“谷陽令,本苦縣,前漢屬淮陽,後漢屬陳。《晉太康地誌》屬梁,成帝鹹康三年更名。”

從苦縣的記載來看,苦縣的後面賴鄉、賴陵、賴鄉祠、相、渦水北、老子廟、老子生地等字樣。

谷陽

西漢:“谷陽縣”

東漢:“谷陽 譙刺史治。”

三國:《三國志•魏書》:“谷陽郡”

隋時:《隋書》:“谷陽,後齊置谷陽郡,開皇初郡廢。”

從谷陽縣的記載來看,後面沒有特別的記載。

真源

《舊唐書》:“真源 漢苦縣。隋為谷陽。乾封元年,改為真源。載初元年,改為仙源,神龍元年,復為真源。有老子祠。”

《新唐書》:“真源 望。本谷陽,乾封元年更名。載初元年曰仙源,神龍元年復曰真源。有老子祠,天寶二年曰太清宮。又有洞霄宮,先天太后祠也。”

從真源的記載來看,債真源的後面有苦縣、谷陽、仙源、老子祠、太清宮、洞霄宮、先天太后祠等字樣。由此可見相縣、苦縣、谷陽、真源同屬一個地方。

衛真

《宋史》“衛真 望。唐真源縣,大中祥符七年改。”

《金史》“衛真 有洵水、沙水。鎮一谷陽。”

從衛真縣的記載來看,有真源、洵水、沙水和谷陽等字樣,說明這幾座古縣城都在一個地方。

鹿邑

東漢:“武平。”

三國魏:“武平 正始中置。有武平城、賴鄉城。天平二年置鎮,武定七年罷。”

晉:“武平。”

隋:“鹿邑 舊曰武平,開皇十八年改名焉。”

唐:“鹿邑,上。大業十三年,縣民田黑社盜據,號渦州。武德三年來降,復為縣。”

宋:“鹿邑 緊。”

金:“鹿邑 有渦水、明水。鎮一鄲城。”

元:“鹿邑。”

明:“鹿邑 府南。元屬亳州。洪武中改屬。南有潁水,又蔡河自西流入,謂之蔡河口,即沈丘縣沙河也。又北有渦水,東流入南直亳州境。”

從鹿邑的文獻記載來看,鹿邑縣詞條下面沒有谷水、老子生地、九龍井、先天太后祠、洞霄宮、老子廟等,與老子出生地有關的字樣記載。既然《二十四史》中無一處記載,說明老子出生在鹿邑的說法,缺乏依據。

綜上所述,通過對兩千多年的歷史記載的查證,在歷史沿革的過程中,鹿邑始終是一個獨立的縣級機構,相縣、苦縣、真源、仙源、衛真等,幾座古縣城並沒有在鹿邑的詞條後面出現,說明這幾座不在鹿邑。同時,在鹿邑的詞條後面,沒有與老子有關的,帶有標誌性的建築等方面的記載,說明老子不是出生在鹿邑。


趙凱論文力作推送:《​從歷史的沿革,看老子出生地》


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作者簡介】趙凱,老子家鄉安徽渦陽人。中國文藝傢俱樂部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策劃協會副秘書長、渦陽縣老子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筆名無能子、凱旋、一帆、平凡。在多家媒體擔任過主編、副總編、總編,發表各類文字兩千多萬字,出版專集二十餘部。多次參加全國各種大賽,屢獲金、銀、一、二、三等獎。對老子出生地和老子思想的研究有二十多年,出版了《老子出生地大揭秘》,即將出版的有《破解老子出生地的密碼》、《老子出生地地名考》、《老子出生地全息考》、《老子出生地碑刻詔書》、《老子的哲學思想》、《老子的軍事思想》、《文獻辨析》等。


趙凱論文力作推送:《​從歷史的沿革,看老子出生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