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遠見的父母,都這樣幫助孩子提高情商

導語:在過去幾十年中,科學研究發現,情商在人們的生活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在某些場合,情商甚至比智商更重要。


最近,經常在媒體上看到有關教養的悲劇,這個時代對孩子來說是艱難的,對父母來說同樣如此。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孩子的童年體驗和周圍環境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孩子們需要更加努力才能讀懂人心,父母們需要花更多的心思教孩子懂得這些道理。


而今,父母還需要足夠的明智,才能讓孩子情商更高,更好的融入社會。


值得強調的是,這裡的情商不是指圓滑、會說話、討人喜歡。我們今天所說的情商是指情緒商數,簡稱EQ,主要是指人在情緒、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


那孩子的情商到底是什麼來的,是天生的?還是後天練習得來的?


美國心理學家丹尼爾.戈爾曼說過,人與人之間的情商並無明顯的先天差別,更多與後天的培養息息相關。


可見,孩子的情商跟智商不一樣,先天遺傳佔比很少,絕大部分是通過後天培養、練習得到的。


父母如何幫孩子培養情商


1、覺察孩子的情緒


有遠見的父母,都這樣幫助孩子提高情商


在父母跟孩子的交流中,我多次提到共情,可能有部分家長不能很好的理解,共情到底是什麼意思。


共情:就是我們常說的同理心,換句話說,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問題,理解孩子。父母有共情能力,才能很好的覺察孩子的情緒。


在生活中,家長經常遇到孩子哭鬧,不聽話的情況,這時,有些父母會變得焦慮、急躁、吼叫孩子,希望孩子立刻停止。


同時,他們還會告訴孩子,要樂觀,多看看事物“積極的一面”,不要只會哭鬧、抱怨。


而孩子,會覺得父母講的這一切都是對的,相信出現壞情緒父母就會不高興,就不是好孩子,所以就儘自己所能,按照父母的期望去生活。


慢慢的,孩子學會了隱藏自己的情緒,也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情緒,但內心的情緒卻沒有因此離你遠去,反而越積越多,越積越深。


若父母會理解孩子的情緒,引導孩子的情緒,孩子的成長會不會不一樣呢?


我們假設一個場景:孩子上學回家,悶悶不樂,如果此時父母能及時感知到孩子的情緒,並主動詢問:今天學校裡發生什麼事情了?


若是以往,孩子不想讓自己的壞情緒暴露出來,可能會說一句,沒有什麼,然後進自己的臥室,繼續悶悶不樂。


但現在,父母擁有同理心,引導孩子說出自己不高興的事情:


孩子:學校跟同桌借筆,但是他沒有借給我。

父母:還有沒有其他的?

孩子:老師不問原因,就說我擾亂課堂秩序。

父母:那你不高興是因為同桌沒有借筆給你還是老師說你?

孩子:我想兩者都有吧。

父母:哪個對你的心情影響更大呢?

孩子:我想是老師不問明原因就說我。

父母:我明白了,那你現在心裡有什麼想法?

孩子:我覺得老師應該問問我為什麼說話,而不是一上來就說我擾亂秩序。

父母:我覺得你的想法是對的。那現在老師已經說你了,你覺得自己能做點什麼?

孩子:我想明天上課跟老師說明情況。

父母:如果老師沒有時間或者不想聽你的解釋呢?

孩子:那我是不是該找一個合適的時機,下課或者放學時。

父母:我覺得這樣老師應該會聽的。那經過這次事,以後是不是就不要在課堂上說話,有什麼事等下課了再說。

孩子:我覺得是的。

父母:那現在心裡感覺好點了嗎?

孩子:好多了。

父母:我做了你最愛吃的菜,我們一起去嚐嚐。

孩子:好的。


以上對話,不僅幫孩子梳理了心裡的苦悶,還間接告訴孩子以後遇到同樣的事要怎麼處理。同時,父母也能跟孩子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


如此一來,孩子覺得自己沒有那麼孤立,不論發生什麼事,父母都將站在自己這一邊,支持自己。也更願意向父母傾訴自己的情緒和尋求支持。


父母要相信共情的力量,也嘗試著去理解孩子的經歷、情緒,幫孩子一起尋求解決問題,而不是用成年人的眼光,期望去要求孩子。


2、把握機會


有遠見的父母,都這樣幫助孩子提高情商


對很多父母來說,如果能把孩子的消極情緒發作當做機會,而不是盡力避免面對孩子的消極情緒,這將會給孩子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


當孩子生氣時,父母無需把這當做是對自己權威的一種挑戰;當孩子恐懼時,也不用擔心是不是作為父母的不稱職;當孩子傷心時,更不用把這個當做是一件必須儘快處理的棘手問題。


父母要明白的是,孩子的情緒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只會被壓抑在身體內,當孩子出現情緒時,父母應該及時處理,幫助孩子,這時情緒才會被消融。


就像我們上面舉的例子,當孩子回到家中悶悶不樂,父母看見了,就把手中能放下的事先放一下,優先處理孩子的情緒。


若父母看見當做沒有看見,或者覺得小孩能有多大的事,時間長了,有新鮮的事物吸引時,自然而然會好。


那這可能會讓父母失望了,當孩子的情緒得不到及時處理,會逐步升級,如以上的孩子回到家,父母不聞不問,那孩子接下來可能因為這件事不想吃飯,繼而不能很好的完成作業。最糟糕的是帶著這種情緒睡覺,那即使睡著了,對身體也是有傷害的。


3、幫助孩子表達情緒


有遠見的父母,都這樣幫助孩子提高情商


在孩子感受情緒時,父母幫助他們為情緒貼上標籤。如緊張、難過、擔心、生氣、害怕等。這些詞幫助孩子把含混不清、不適的感覺變成了有界限、可以被定義的事物,並逐漸認識到它們。


美國研究表明:為情緒貼標籤這一行為對孩子的神經系統有安撫作用,能幫助孩子更快的從不愉快的情形中平復


美國約翰.戈特曼也說過,在孩子表達自己感受到的情緒時,需要調動掌握語言和邏輯思維的左腦,因而能幫助孩子集中注意力、恢復平靜。


所以,父母應幫助孩子找到合適的言語來表達他正在經歷的感受,這並不是教孩子如何感受,僅僅是幫他建立自己關於情緒表達的詞彙庫。


孩子越能精準的表達自己的感受,對情商的促進作用就越好。如,當孩子生氣時,他可能會同時感受到沮喪、憤怒、困惑、嫉妒等;當他傷心時,他可能還會有受傷、空虛、鬱悶、被忽略的感覺。


情緒不是單獨出現的,經常是以複合形式出現,當孩子小時,解讀起來會很困難。就像上面的例子中,孩子被老師批評,孩子只是不高興,但可能還有難過,不被理解、委屈等情緒,但孩子不知道該怎麼表達,父母在觀察孩子時,應試著去告訴孩子的感受。


4、劃定界限,解決問題


有遠見的父母,都這樣幫助孩子提高情商


對孩子而言,解決問題往往是從正確行為和不良行為劃定界限開始的。


吉諾特曾說過,要讓孩子明白,自己的情緒並沒有什麼問題,出問題的是他們錯誤的行為。對家長來說,這一點很重要,所有的感受、所有的願望都是可以接受的,但並不是所有的行為都是可以容忍的。


在生活中遇到有的孩子感到被父母忽略,會用不好的行為來表達這種消極情緒,如跟別的小朋友打架、搶別人玩具、故意弄壞自己的東西、生病等。


對出現的這些情緒,父母要認同,並幫孩子貼上標籤,同時,也要讓孩子理解這些行為是不正當的,也是不被接受的。父母要引導孩子相處其他更合適的方法來處理這些消極情緒。


父母在處理孩子的情緒時,應該要有耐心,要明白,讓孩子改變對某些情形的感受並非易事。孩子的難過、悲傷、恐懼、憤怒等不會因為父母說了句“別哭了”或“這種情緒是不對的”而消失不見。


至於什麼樣的行為是父母允許的,什麼是不允許的,這就根據每家的家庭情況來幫助孩子瞭解。當然,當孩子違反規定時,應該讓孩子承擔相應的後果。


再跟父母說一遍,當孩子做錯時,不要用苛刻的話語,輕蔑的態度對待孩子,這樣孩子會感到被輕視,覺得自己不被接納。這種貶低性的懲罰措施,不會帶來任何益處。


上面提到的解決問題,並不是讓父母替孩子做決定,拿主意,而是多問幾個問什麼,引導孩子思考,鼓勵孩子自己做出選擇。


儘管部分父母覺得孩子的方案是錯的,想幫孩子選出正確答案,但要懂得孩子也需要在錯誤中學習、成長。父母覺得正確的方案,不也是基於自己的認知和經驗嗎?


若孩子選擇的方案沒有成功,不要打擊他們的自信心,要幫他們分析失敗的原因,然後重新選擇新的解決辦法。這個過程將讓孩子明白,廢棄一個方案不帶便自己的努力完全是徒勞的,讓他明白,這也是學習過程中的一部分,每一次調整都會讓他離成功更近一步。


父母也要意識到,以上辦法並不是靈丹妙藥,適合所有的場合,在對孩子進行情緒管理時,父母需要在平靜或無干擾的情況下進行。


以下幾種情況不適合及時對孩子進行情緒管理:


有遠見的父母,都這樣幫助孩子提高情商


1、當父母趕時間時:如,每天早上孩子不願去上學出現消極情緒,父母急著去上班,這時候如果採用以上方法,不僅浪費時間,效果也不會好。


2、有旁人在場時:如,很多父母喜歡當著別人的面給孩子講道理,覺得這樣能讓孩子記住,殊不知,這樣會讓孩子感到尷尬,不自在,父母也很難跟孩子建立親密感與信任。


家裡有兩個以上的孩子,對每個孩子進行情緒管理時,都應當一對一,父母不要當著其他孩子教導其中一個孩子。


3、當父母太累或難過時:父母對孩子進行情緒管理需要耐心和一定的創意,當父母極度勞累或者難過時,不能很好的與孩子進行交流,可能還會對孩子吼叫。這種情況下,先讓自己充分休息,自己充滿能量再來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4、當孩子偽裝情緒來操控家長時:如,有的孩子看到好看的玩具,就一定要父母買,不買就睡地上大哭大鬧。父母此時採用以上方法可能會毫無收穫。此時,父母應該認真告訴孩子,他的哭鬧不會改變父母的想法。


結語


有遠見的父母,都這樣幫助孩子提高情商


或許有家長會疑惑,不是說幫助孩子提高情商嗎?整篇文章下來,都是在說怎樣對待孩子的情緒。那我們不妨換個角度看看。


當生活中,我們遇到兩個人,其中一個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並能通過有效方法來緩解自己的不良情緒,在人前不會大吼大叫,把自己的情緒發洩在別人身上。


而另一個,暴躁,稍有不滿,就會進行人身攻擊,自己身上的負面情緒也不能很好的緩解,遇到不順心的事會消沉好久。


面對這樣的兩個人,你會說誰的情商高?其實在我看來,所謂的高情商的人,就是跟誰在一起,誰都會覺得很舒服,沒有壓力。


同時,高情商的人懂得如何轉變自己的消極情緒,不會遇到一點讓自己不順心的事,就覺得天都要塌下來了,也不會因為不能排解鬱悶之情就走極端。


好多父母也會說,現在的孩子太脆弱了,不能打,不能罵,自然也就承受不了大的挫折。打罵教育也不能幫助孩子建立一顆強大的心臟,只會讓孩子離自己越來越遠。


美國約翰.戈特曼說,對孩子進行情緒管理,效果能一直持續到孩子成年後,到那時,孩子已經吸收了父母傳授的價值觀,成就了自己的高情商。


他們將知道如何保持專注,如何與同伴相處,如何應對激烈情緒,相比那些沒有掌握這些技能的孩子,他們還能避免許多生活中的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