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佬收評:科技股爆炒邏輯解讀

​簡單回顧下本週盤面:

週一個股跌停潮,但是這一天銀行指數大漲,指數紅盤,說明這一天有資金去買大股了。

週二,季報集中公佈,指數大跌,跌停接近百家,在這種做空動能充分釋放背景下,科技股在指數大跌50個點的時候救市,抄底資金完美抄底,指數逆轉,說明有大量資金介入了科技股。

週三,開盤銀行快速拉,銀行指數大漲,今天銀行指數繼續大漲,很多人不理解,其實週一有大資金進去了,這就是理由,大資金既然在某個點位進場並明顯影響指數運行,這就是對未來市場的看法,所以,我對近期銀行股活躍一點不奇怪。

週四科技股再次大漲也不奇怪。因為週二進去了昨天科技股表現一般,大資金也沒兌現,今天科技股替代銀行股成為兩市最核心品種,集成電路指數大漲7%,說明了科技股在炒作題材資金的地位,在必要的時候,拉科技股比拉任何的題材更能有效的凝聚小股的人氣。

成交量也明顯放大,主要是科技股代表了很多遊資散戶,只要爆發成交必然活躍,而大股代表的是機構,散戶遊資不碰,大漲反而容易縮量,所以,指數放量和縮量,關鍵是誰在拉,而不是放量就一定是好事情,縮量就一定是壞事情,角度不同,結論自然不同。

指數階段性新高,科技股功勞自然少不了,但自3月份以來,指數一直震盪上行,主要因素就是因為所謂的能帶動人氣的板塊無論科技還是大股,多數情況下也是走的震盪結構,那麼我們基本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假如指數要走單邊上行,必然需要一個走單邊結構的人氣板塊,無論是科技還是目前的銀行,說走趨勢都有點勉強。

所以,雖然科技股很強,強到讓人傻眼,但適合追嗎,我保留意見,真牛的人前天和昨天早就進去了,菜鳥看到這種大漲才想著去追漲。

而本週的盤面也是走的很極端,週二跌停接近百家,今天漲停接近百家,變化太快,一步到位,持續性反而會受到牽制。

今天不少人為上漲找理由,比如兩會召開,北京防疫降級,也許是,但我覺得,最客觀的因素還是指數跌到位了,科技股前期整理到位了,才有了這裡的爆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