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了就忘?遺忘曲線出賣大腦記憶規律,3招斬獲良好記憶效果

在學習中,你有沒有遇到這樣崩潰的場景:

  • 剛剛背了半天的東西,書一丟就忘了。
  • 被老師批評:這些都是講過的東西,為什麼你總是記不住?
  • 看著學霸考試前隨便翻翻書,輕輕鬆鬆考第一。自己焦頭爛額的背了一個晚上,一進考場,背過的東西怎麼都想不起來……

明明已經記住了,可是轉眼就忘!這成了學習中難以擺脫的魔咒。電影《夏洛特煩惱》裡面有一個場景,說的就是這種背了又忘的痛苦。

孩子學了就忘?遺忘曲線出賣大腦記憶規律,3招斬獲良好記憶效果

明明才幾個字,為什麼總是記不住?

科學研究曾經指出,理論上人的大腦可以將全世界圖書館所有圖書的信息記住。但是,為什麼我們總是記不住呢?因為我們忽視了記憶最重要的因素:記憶的牢固度問題 。

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H.Ebbinghaus)研究人類大腦遺忘的規律,並把這個些規律描繪成一條“遺忘曲線”。

我們可以從遺忘曲線中掌握大腦記憶規律並加以利用,從而提升自我記憶能力。

快來看看吧!

孩子學了就忘?遺忘曲線出賣大腦記憶規律,3招斬獲良好記憶效果

大名鼎鼎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01遺忘曲線揭示記憶規律

一 、大腦先快後慢地遺忘

遺忘遵循先快後慢的規律。觀察遺忘曲線,不難發現:剛剛學過的知識,20分鐘後只能記住58.2%。一個小時後,能夠記住的東西就有44.2%。

遺忘曲線揭示大腦遺忘速度從快到慢,簡單說就是:越是剛剛學到的知識,忘的越快。

如下表:

孩子學了就忘?遺忘曲線出賣大腦記憶規律,3招斬獲良好記憶效果

所以,我在辦公室常常會聽到老師們哀嚎:“上節課才講的東西,下一節課一進教室,又忘了!”根據先快後慢的遺忘規律,一節課40分鐘過去了,學生們本就該忘記大半的知識,這才正常啊!

真該告訴老師們:“不用崩潰,因為人類的大腦真就是忘得快。

孩子學了就忘?遺忘曲線出賣大腦記憶規律,3招斬獲良好記憶效果

二、短時記憶與長時記憶

學會的知識,會在最開始時成為人的短時的記憶,很快就會遺忘。但如果經過及時的循環複習,這些短時的記憶就會轉變為了長時記憶,從而在大腦中保存著很長的時間。

簡單來說就是,剛學過的知識屬於短時記憶,很容易遺忘。長時間不會遺忘的知識,屬於長時記憶。

那麼,怎麼才能把短時記憶變為長時記憶呢?有規律的循環複習,就可以把短時間的記憶轉化為長時記憶。

孩子學了就忘?遺忘曲線出賣大腦記憶規律,3招斬獲良好記憶效果

三、無意義的知識難記

遺忘曲線揭示的第3個規律是無意義的知識大腦很難記住

大家不妨先來做一個實驗,請大家記住下面這20個字:

風春啼覺少處曉雨處來不鳥夜多眠聲落花聞知


孩子學了就忘?遺忘曲線出賣大腦記憶規律,3招斬獲良好記憶效果

給張圖,提示一下!

可能有的同學已經發現了,其實這20個字來源於一首詩《春曉》: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艾賓浩斯做過類似的誓實驗:記住12個無意義音節,平均需要重複16.5次;為了記住36個無意義章節,需重複54次;而記憶六首詩中的480個音節,平均只需要重複8次。

你看!如果把這些無序的、無意義的字詞排在一起,很難記住。但是,如果這些字詞有韻律地組成描繪了一幅美麗的畫面,那麼我們的大腦很容易就能記住。

小結一下,艾賓浩斯遺忘曲線揭示的記憶規律:遺忘先快後慢,循環複習能把短時記憶轉化為長時記憶,大腦能夠記住的是有意義的知識。

知道了這3個記憶規律,我們在學習中怎麼更好地來背書呢?下面給同學們3點建議。

孩子學了就忘?遺忘曲線出賣大腦記憶規律,3招斬獲良好記憶效果

用好3種方法,看得見的記憶效果

一、及時複習很重要

既然遺忘遵循先快後慢的規律,那麼,及時進行復習就非常的重要。

有人做過一個實驗,兩組學生學習一段課文,甲組在學習後不復習,一天後記憶率36%,一週後只剩13%。乙組按艾賓浩斯記憶規律複習,一天後保持記憶率98%,一週後保持86%, 乙組的記憶率明顯高於甲組。

同學們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可以注意這3個時間點,進行及時複習而鞏固記憶效果。

第1個時間點是下課後:

遺忘曲線揭示20分鐘後我們能記住的知識已經忘掉大半了。

建議同學們下課後不要忙著跑出教室,可以花一兩分鐘翻翻筆記,簡單的回顧一下這節課學到的知識。

有的老師在課堂結束時會進行小結,課堂小結把整節課的知識系統化。同學們可以關注老師的課堂小結,對及時複習很有效!

第2個時間點是當天晚上睡覺前:

同學們可以在每天做完作業後,晚上睡覺前把當天在學校裡面學到的知識進行回顧,把重要的知識點再翻看一下,這樣能夠達到及時複習,鞏固記憶的效果

第3個時間點是上新課前:

每節課上課之前,可以想想這門學科上一節課老師講了什麼,我學了什麼?溫故不僅能知新,學習新知識前複習舊知識,也能夠起到及時複習的效果。

孩子學了就忘?遺忘曲線出賣大腦記憶規律,3招斬獲良好記憶效果

二、有規律地循環複習

循環複習是把短時記憶轉變為長時記憶的有效手段。

有人根據記憶的遺忘曲線,制定了循環複習時間表,每天對照需要循環複習的內容,有規律地打卡,極大地提升了記憶效果。

同學們可以借鑑一下:

孩子學了就忘?遺忘曲線出賣大腦記憶規律,3招斬獲良好記憶效果

如果同學們做不到這樣嚴格的打卡循環複習,那麼,在複習的過程中,至少做到兩個循環:

第1個是每週小循環。

同學們可以在週末時固定一個時間,把這一週學過的所有的知識進行一個總體的回顧和總結。同時,把上一週學過知識,很快地再翻看複習一遍。

第2個是每月大循環。

同學們可以在月底的時固定半天的時間,把這一個月學到的知識進行一個整體的回顧和總結。同時,把上一個月學過的知識也很快的翻看一遍。

此外,同學們還可以根據學校的學習進度,利用期中、期末的考前時間,根據考試的內容進行總結性複習,鞏固記憶。

孩子學了就忘?遺忘曲線出賣大腦記憶規律,3招斬獲良好記憶效果

三、讓知識變得有意義

零散的知識大腦記憶起來非常的難,找到知識間的聯繫,讓知識變得有意義,記憶的效果就會好很多。

下面,給同學們推薦兩個讓知識變得有意義的方法。

第1種方法:用思維導圖構建知識體系。

同學們可以把同一個專題的知識畫成思維導圖,也可以把某個單元的知識畫成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的形狀符合大腦的構造,如果在思維導圖中加上圖片,或使用不同的顏色,能更好地強化記憶。

孩子學了就忘?遺忘曲線出賣大腦記憶規律,3招斬獲良好記憶效果

第2種方法:建立知識間有趣的聯繫

初中歷史學習中,同學們有兩個歷史人物特別容易混淆:張騫和張謇。

張騫在漢代開通絲綢之路,張謇是清末狀元實業家,提出“實業救國”,創辦大生紗廠。

這兩個人的名字實在是太相似了,怎麼進行區分呢?

同學們可以展開一個有趣的想象:

張騫開通絲綢之路是騎著馬去的,所以下面是個“馬”字。張謇是狀元,說明他能說會道呀!所以下面是一個“言”字。

這樣的解釋牽強附會,也不符合歷史事實。但是,這種有趣的聯想建構了知識間的聯繫,能夠讓大家很好的進行區分和記憶,也不失為一種有效的記憶方法。

此外,我們學習中常用到的打油詩、順口溜等等,也是讓知識變得有趣的方法,並以此來強化記憶。

同學們在學習生活中也可以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用各種方式把書本里枯燥的知識也變得有趣起來。這樣既好玩,又能鞏固記憶。

好了,根據遺忘曲線揭示的記憶規律,青隅老師給大家分享了的3種記憶方法,你學會了嗎?快試一試吧!

作者簡介: 我是青隅老師,省重點中學工作10年,6屆畢業班教學,專注中考歷史備考複習,免費分享複習方法和複習資料。

有什麼疑問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或私信我,青隅老師會及時回覆大家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