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要推祟“萊洛三角形”的思維模式嗎

用旋轉的鑽頭能加工出方型的孔嗎?提出這個問題的人一定是解決了這個問題的人,大家的的頭也是圓的,不知道這位天才在解決了這個問題以後,他的頭是否也變成了方的——此處絕無貶意,天才的大腦與常人自然有很大的不同?問題確實是解決了。但是,人們解決問題的思維模式卻有本質的差別,一種是常見的圓頭圓腦解決問題的思維;另外一種需要天才的思維,他把自己的思維也變“方”了。

用圓鑽頭去鑽方型的孔,很多人會認為絕對不可能,包括專業的學生和教師。這部分人的思維模式就是守舊的和固化的,更有人會微笑地反駁,為什麼不用銑刀去切?不用拉刀去拉?……

高等教育要推祟“萊洛三角形”的思維模式嗎

用圓鑽頭去鑽方型的孔,一些人經過苦思冥想,終於提出了可行的方案,如上圖,在鑽頭的外面套一個方型的切削刀具,先鑽一個孔,再用外套刀具把孔變成人們需要的方孔。然而,這隻能用於切削木材質的方孔,對於金屬質的方孔顯得力不從心。於是,有人愜意,這些人要氣死木匠的後代,做了這麼複雜昂貴的刀具去做一位現代木匠不屑的事情……。

高等教育要推祟“萊洛三角形”的思維模式嗎

真的,用圓鑽頭切出方型的金屬孔槽成了國內業界的懸案。工業的創新和革命畢竟需要長期經驗的積累產生的靈感,在相互交流中國內同行掌握了一個顛覆式的設計方案,有人確定用圓鑽頭硬生生地鑽出了方型的孔槽,如圖。

高等教育要推祟“萊洛三角形”的思維模式嗎

這個方案受益於在一個方型靠模中旋轉的萊洛三角形,動力來源於方孔中心的旋轉軸,通過聯軸器帶動萊洛三角形的質心做近圓運動,從而使萊洛三角形的頂點的軌跡成為正方形,這就是我們需要的方型孔槽。

有人經常抱怨上大學跟沒上一樣,什麼都沒有學到,本文要說的是,如果大學的教育基於和推祟萊氏的思維模式,把學生的思維從圓的變成方的、橢圓或者其它的什麼形狀,那麼這所大學才是名副其實的,不斷創新和革命的世界頂尖大學,各位網友對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