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国人如此豁达,在亲友的葬礼上,都是乐观微笑,不会哀伤泪泣

泰国作为东南亚著名的佛国,其风俗与中国有诸多的不同,而最特殊的不同之处,当属民众在亲友(包括家庭亲人)的葬礼上的情绪表现:泰国人都会是豁达、乐观的微笑,不会是哀伤的泪泣,中国人则恰恰相反。中国人在亲友(包括家庭亲人)的葬礼上,如果不表现出哀伤的情绪,那就会被指责为“没心没肺”;而如果豁达、乐观地露出微笑,那就更加不得了,会被訾詈为“无情无义”。

在葬礼的主持者的身份上,泰国与中国也有不同之处:泰国人的葬礼的主持者,首选条件是要通晓相关的佛经,而不需要其权势地位(或者财势地位)达到比较高的程度;中国人的葬礼的主持者的身份条件则恰恰相反,首先需要其达到比较高的社会地位。

泰国人的葬礼习俗,还有一个特征:包括佛门僧人与俗世百姓在内,所有去世者的葬礼的举办场所基本上都是寺庙,举办时间一般都是在晚上。

哪国人如此豁达,在亲友的葬礼上,都是乐观微笑,不会哀伤泪泣

曾经有一年,泰国某市一座公立学校的副校长因病去世了,其葬礼是在附近的寺庙里举办;当时,中国大陆的与该校结对交流的一座友好学校,正巧派了教师代表团前来访问;于是,中方的代表团成员应邀参加了这个葬礼。葬礼的祈祷仪式办得很隆重,尤为引人注目的是祈祷仪式的主持者:他穿着庄重典雅的西服,精神抖擞,相关的佛经被他诵念得是那么的流畅、清晰。中方的代表团成员原本以为他的工作职务起码应是该校的教务处主任(或者行政处主任),然而,他的工作职务实际上只是该校的清洁工,既无什么权势,亦无什么财势;这样的情形,让中方的代表团成员非常惊讶。

泰国人能以豁达、乐观的心态看待生死,应当是与泰国传统的佛教信仰有关联、有渊源;泰国社会几乎是全民传承佛教文化,人人参悟佛教文化,所以能够超然看待死亡。

哪国人如此豁达,在亲友的葬礼上,都是乐观微笑,不会哀伤泪泣

曾经有一次,泰国某县的一位十四岁的少年,因在家乡的河里游泳而溺水身亡了。少年有一位亲情关系很密切的堂叔是中国大陆的居民。堂叔闻悉少年的噩耗,快速办理了奔赴泰国的手续,赶上了参加少年的葬礼的机会。堂叔虽然第一次参加泰国人的葬礼,却已经在过去的岁月里参加过数次中国亲友的葬礼,于是遵循中国关于葬礼的传统习俗,面对着少年的灵柩而哀伤地流泪、啜泣,这既是表示他对少年的悼念之意,也是向少年的父母表示他是注重亲情的谦谦君子。然而,他发现,葬礼的现场的所有泰国人都没哀伤泪泣,而是面带乐观、豁达的微笑,从容办理少年的丧事;就连少年的父母(他的堂兄与堂嫂),也都哀而不伤、惋而存义地微笑着劝慰他节哀。这样的情形,使他深感震撼,同时也使他有了蕴含哲理的思索:泰国人在亲友(包括家庭亲人)的葬礼上,不以泪泣的方式,而是以豁达、乐观的微笑,表达自己对亲友亡灵的悼念与缅怀,这是更深层次的悼念与缅怀。

哪国人如此豁达,在亲友的葬礼上,都是乐观微笑,不会哀伤泪泣

{本文由“锦鹊先生”原创,欢迎关注。配图来源于网络,图片如有同似,请联系删除,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