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电动化战略——坚定转身“变道”,“三步曲”敲响电动化战鼓

消费端的萎缩现象,占据百年汽车业上游的生产端早已开始反思,电动化和出行服务的转型改革之路已然确立。作为一家德国血统规模庞大的汽车制造企业,大众集团从2016年的“2025战略”到2017年的“Roadmap E”,制定了清晰的电动化战略。根据战略规划,大众正在一步步向称霸全球电动车市场进军。

随着各国政府陆续提高汽车排放要求,且释放出禁售燃油车的信号,目前全球汽车市场都在逐渐向新能源汽车过渡。在大势所趋下,传统车企已经开始或主动或被动地踏上电动车征程,并陆续出台了新能源汽车计划。而在一众传统车企中,大众汽车电动车转型目标最为明确和果决。继奔驰之后,大众汽车也宣布,旗下最后一代燃油车型将于2026年诞生,此后大众品牌将转入电气化时代。另外,大众汽车已开始推出首批电动车,包括明年的保时捷Taycan。该公司还预计未来五年内将500亿美元用于转向自动驾驶电动汽车,届时其12个汽车品牌将推出包括约1500万辆电动汽车。

战略:电动化转型升级大众启动Roadmap E战略

第一阶段:2016年6月,大众发布“携手同心-2025战略”,将电动汽车视为未来战略发展的核心部分,并立志到2025年成为全球电动汽车领域的引领者。届时,大众旗下各品牌将推出超过80款全新电动车型,其中包括50款纯电动车型和30款插电式混动车型。集团还预计到2025年,销售的新车中约有四分之一将是纯电动汽车,且根据市场发展情况,集团纯电动汽车的年销量届时最多将达三百万辆。

第二阶段:2017年9月,大众升级电动化战略,启动Roadmap E。并规划,最迟至2030年,大众汽车集团的整个车型阵容将全部实现电动化。这意味着,大众旗下各品牌、覆盖全球各级别市场的300余款车型均将推出至少一款电动版车型。这一目标不仅将进一步推动集团产品规划,还会大幅加速旗下车型阵容的电动化进程,使大众汽车集团成为首个为整个产品阵容明确电动化时间表的大型车企。

布局:插混打头阵,MEB平台成撒手锏,工厂改造扩能

基于Roadmap E战略,大众开启了从产品投放到工厂改造的电动化布局。和多数跨国车企一样,大众在产品投放上也是最先从插电式混动车型着手切入市场。大众旗下已有多款插电式混合动力产品上市,分别为帕萨特插电式混合动力版、途观L插电式混合动力版、探岳GTE Concept、迈腾GTE Concept、蔚揽旅行轿车GTE、混合动力版全新一代途锐等车型。

MEB平台:

除了插电式混动车型外,大众打造的MEB纯电动车平台被看作是其进入电动车领域的“撒手锏”,并具备诸多优势和亮点。其一,整体架构的具备灵活性,覆盖紧凑型到大型,涵盖轿车、SUV、MPV。其二,纯电动车正向研发,MEB平台可以从续航里程、空间感、多样性、舒适性与动态表现方面全面强化车辆。其三,重量分配更理想,将动力电池置于车辆底部中间位置,节省空间、降低车辆重心,实现接近50:50的前后重量分配。其四,整体智能化布局,搭载全新车载辅助系统、舒适系统、信息娱乐系统、控制和显示系统可实现整体的集成和关联。

大众计划,未来几年,基于该平台生产1000万辆电动车,包括27款新车型。2018年9月18日,大众正式发布MEB平台,后期陆续发布了五款将基于该平台打造的车型:I.D.、I.D.BUZZ、I.D. CROZZ、I.D.VIZZION以及I.D. R Pikes Peak。其中,该平台首款车I.D.车型将于2019年下线,2020年上市。

工厂改造升级:

为支持纯电动车生产,大众正在改造现有工厂。大众计划将位于德国的茨维考工厂、埃姆登工厂和汉诺威工厂改造成电动车工厂。2019年11月,大众将在茨维考工厂量产I.D.车型。2022年开始,大众旗下多款电动车将在埃姆登工厂生产,而汉诺威工厂除生产燃油车型外,将专门生产ID. BUZZ车型。此外,为满足欧洲未来的需求增长,大众计划在2022年后扩大产能,在东欧增设一家工厂。而中国市场,大众将在一汽-大众的广东基地、上汽大众的嘉定基地以及江淮大众的安徽工厂三地共同生产电动车。并计划,通过与三家中国品牌合作,2020年,在华新能源车销量将会达到40万辆,2025年,突破150万辆。在2017年后的2-3年内,大众将推出15款新能源车,每年约实现5款车本地化生产,到2025年,大众将在华推出40款本地生产的新能源车。

投资:签订480亿采购大单瞄准固态电池技术

大众汽车集团在推出“Roadmap E”的同时,也计划加大电动汽车领域的投资力度。为支持电动化战略实施,大众计划投入700亿欧元,其中200亿欧元投资电动车、500亿欧元投资动力电池。大众此前表示,到2030年集团在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化方面的直接投资将超过200亿欧元,其中包括开发新电动车车型、打造全新电动汽车生产平台、工厂升级并加强员工培训,建立充电基础设施,扩大销售和贸易,以及加强集团在电池技术与生产方面的实力。

电池技术:

大众预计,到2025年,满足每年的电动车生产将需要超过150GWh的锂电池产能。为解决电池技术问题,大众汽车集团采取了分阶段的中、长期战略,首先是将整个集团范围内所有电池和模块的研发、采购及质保集中在位于萨尔茨吉特的“卓越中心”进行。此外,大众汽车品牌也将在该“卓越中心”设立第一条试产线,以积累、总结生产领域的专有技术和经验。

市场需求:

为解决动力电池行业需求,大众汽车启动了一项招标程序,旨在中国、欧洲及北美市场建立长期的动力电池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该项目订单总额超过500亿欧元,是汽车行业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采购项目之一,这些资金将全部用于未来基于MEB电动车模块化平台量产车型,以满足集团电动汽车战略第一阶段的需求。2018年5月,大众宣布已签订价值480亿欧元的动力电池采购订单,合作伙伴包括三星SDI、LG化学和宁德时代。

大众电动化战略——坚定转身“变道”,“三步曲”敲响电动化战鼓

固态电池:

与此同时,大众也在致力摆脱对动力电池供应商的依赖。500亿欧元的采购订单将满足大众Roadmap E战略第一阶段需求,而未来,大众希望通过掌握固态电池技术在动力电池领域更有控制权。为此,大众投资了固态电池创业公司QuantumScape,并计划在2024年到2025年开始进行批量生产。

2018年11月16日,大众集团又重点强调了未来五年的投资规划。截至2023年底,计划投资440亿欧元发展电动汽车、自动驾驶、新型移动出行服务、车辆和工厂数字化等领域。若结合此前“2030年前电动车投资超过200亿欧元”的规划,这部分资金中将有很大一部分用于电动车。事实上,大众2018年就已成为全球研发投入最高的车企。

在中国市场,大众汽车集团与中国合作伙伴计划将于2019年投资超过40亿欧元,用于支持集团在电动汽车、互联互通、移动出行服务和新品研发等领域的增长。并承诺在未来两年内将新增30款新能源车型(NEV),其中50%的车型将会进行本地化生产,预计2020年将在中国市场交付约40万辆新能源汽车,到2025年交付量将达到约150万辆。

结语:电动化浪潮不可逆转,大众持续加码

通过上述战略、布局、投资三部分,可见大众汽车的电动化战略正在稳步推进。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集团之一,大众的电动化转型也在影响着全球汽车产业格局。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曾表示,2016年开始,全球汽车电动化浪潮已不可逆转。除了环境和能源问题外,他认为大众这样的汽车巨头坚定转身也具备重大意义。

大众汽车集团CEO赫伯特·迪斯表示,非常看好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发展前景,并不单单是补贴原因,而是因为中国有着非常清晰的发展规划,比如电池厂的建设就非常不错,而大众汽车也将于2020年推出下一代电动车。同时,大众集团发展纯电动车的决心没有改变,并将持续加大投入。

迪斯还认为,从全球来看,电动汽车也是整个汽车产业发展的好选择;但中国的优势更加明显:中国的大城市里交通、车速相对缓慢的环境中,电动汽车比燃油车更加高效。相比之下,氢燃料电池将是更加长远的选择,并且氢能燃料发展将取决于将以何种方式来生产氢能。因此,希望在电动汽车发展过中,驱动电动汽车的电力是要由可再生能源或者零碳排放的能源产生。因此,相比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是更长期的考虑。

来源:EDC电驱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