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走手机孩子就嚎啕大哭?除了惩罚,还有一个好办法!

孩子的过程中,我们总会遇到两大挑战:一是沟通,二是陪伴。


今天,我想分享自己曾经在美国积极养育课堂上学到过的「亲子沟通」。


如何与孩子沟通


当我们不希望孩子去做一些事的时候,应该如何和孩子沟通呢?


疫情期间,小朋友是电力十足,喜欢在家里咚咚咚跑来跑去。有时候,这种行为可能会影响左邻右舍;睡前,更是容易在床上蹦来跳去磕伤——这时,我们如何和孩子沟通呢?


拿走手机孩子就嚎啕大哭?除了惩罚,还有一个好办法!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聊的「ACT 三步法」。


第一步:Accept your child's wishes or feelings


父母完全接纳孩子的愿望或者是情感。


例如:「我知道你喜欢在床上跳,也觉得这样做很有趣,对吧?」


这种说法会让孩子意识到你理解他的想法,从而展开基于信任的对话。


告诉孩子我们理解他的感受或者是愿望,并不意味着我们允许他去做这件事情,这只是说明我们去理解和完全接纳他的情感。


家长也可以展开说:「我知道你喜欢跳来跳去,尤其是在床上跳的时候特别有弹性,所以特别的好玩,对吧?」


通过展开描述原因,我们可以知道孩子喜欢的「关键点」在哪里。


第二步:Communicate the rule


这一步要与孩子来沟通规则,建立双方对规则的一致理解。


如果孩子从来没有在床上跳过,当他第一次跳时,没有必要去大声的谴责他;相反,如果孩子明明知道不能在床上跳,也知道这样跳的坏处,但仍然坚持在床上跳。


这时候,我们就需要与孩子重新沟通和重申规则。


注意,一定要在我们完全接纳孩子的情感和想法以后,再开始沟通规则。


跟孩子交流的时候,语气要尽量的保持平静和坚定,告诉他这样做是不对的。


例如:「但是床是用来睡觉的,不是用来跳的,你可能会跳下来受伤。」


在和孩子沟通规则的时候,尽量用简单,而且孩子能够明白的方式去陈述。


第三步:Target a positive choice


家长主动和孩子共同沟通,达成一个积极的结果,也就是一个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法。


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


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我们不仅要告诉孩子不要怎么做,同时也要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去做,因为对于小一点的孩子来说,当你在动词前面加上一个否定词,他往往会忽略掉前面的否定词,而只抓住后面的动词。


比如,你在公共场合跟孩子说「不要跑了」,但是他只会抓到位于后面的「跑了」这一关键词,于是跑得更开心了。


这也是为什么否定式的命令对于孩子来说效果总是不太好,还会让孩子喜欢跟你对着干的原因。


对于三岁以下的孩子来说,一次性记住 4-6 个随机的数字都有困难的,让他们一次性记住一个长句子,也是很困难的。


自由和规则总是相对的,当我们在一方面用规则去约束孩子的时候,在另外一些无关紧要的方面可以适当放松,给他一些自由。


比如我们带孩子出去玩,需要在车流繁忙的街边紧紧握住孩子的手,但是到了野外人少的地方,在平缓的坡上,就可以松开小手,让孩子自由奔跑。


回到文章一开头「孩子总爱在床上跳」这个话题。


我们接纳他的情绪,并且重申了规则以后,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个新的选择,这个选择是我们和孩子都能接受的。


比如孩子如果仅仅是喜欢跳,那么我们可以将它带到户外去,在安全的地方跳;


比如孩子是喜欢在床上蹦跳的那种感觉,那么我们可以给他选择蹦床,让他在专门的蹦床,而不是睡觉的床上跳;


比如可以把枕头从床上挪到地垫上,让孩子在地垫上尝试着跳过枕头,这对他来说都是可能会去接受的选项。


小一些的孩子更容易分心。当你提出一些新鲜的解决方案,他们可能很快就会改变原有的行为;大一点的孩子,则可能意愿更坚定,并表现得更固执。


此时要解决问题,就需要找到孩子需求的关键点,也就是关键的动机,再对症下药。


我家楼下有一个 80 多岁的老太太,心脏不太好,所以我家的儿童活动房和书房都铺上了厚厚的地垫。有一天,我发现小萌正在卧室的地板上拍球,这也是他们幼儿园新学的技能要求孩子们回家练习。


于是,我用「ACT 三步法」,试着和他沟通。


A:「小萌你在练习拍球哎,真是太棒了!是不是老师先教给你们的活动呀?看上去你好像很喜欢拍球!」


C:「但是我们不能在家里拍球,你还记得吗?咱家楼下有个老太太,她听不了太激烈的声音。我们在这里拍球的话,她可能会觉得心脏在砰砰的乱跳,感到非常的不舒服。」


T:「再过 10 分钟,我可以带你出门去拍球,但是现在呢,我们可以在卧室里稍微的休息一会儿。或者你也可以在活动室里玩一会儿软排,先找找手感,没准待会儿会拍的更好呢!」


C:「你还记得吗?在幼儿园里小朋友们是不是也没有在教室拍球,而是去楼下院子里拍的?」


T:「所以你稍等我一下,咱们一会儿到楼下拍球!」


解决大哭问题


现在,我们回到题目:拿走手机,孩子就嚎啕大哭,我们该怎么办呢?


拿走手机孩子就嚎啕大哭?除了惩罚,还有一个好办法!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如果我们已经跟孩子沟通过规则,但是他仍然坚持要看动画片,并且在我们用「选择-结果」的方式抱走她时,嗷嗷大哭,父母该怎么做呢?


第一步:让孩子的情绪平静下来。


深呼吸或者是积极暂停,都是有帮助的。


年纪比较小的孩子可能更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时候我们就说要用到一些具象化的控制情绪的方法。


例如用情绪罐子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心情慢慢的平复下来,或者像蝴蝶挥动翅膀,风中摇晃的大树一样,边舞动自己的手臂边配合深呼吸,这些都办法都可以让孩子慢慢的平静下来。


针对孩子的情绪控制,我之前也有专门写过一篇。


第二步,孩子情绪平复后,再来用「ACT 三步法」。


A:「小萌,我知道你现在对我很生气,因为我不让你看动画片。」


C:「但是我们已经约定好了,每次最多看 20 分钟的动画片,否则我们的眼睛就会受到伤害,可能连一集动画片都看不了了。」


T:「明天我们还可以继续看动画片,不过现在我们需要去刷牙了,再美美的睡上一觉。如果你真的很喜欢自己看的那个动画人物,回头我会给你买一些他们的贴纸,这样你不仅能够在动画片上看到他们,也能在你自己喜欢的东西上都贴满他们。」


这只是其中的一个解决方案。


现在有的动画 APP,可以设置有主动的时间监控,一旦时间到了,APP 就会自动关闭,并且出现睡觉休息的小人儿,也能侧面小朋友不能再继续看了。


如果沟通时,小朋友一听到动画片这个关键词又开始尖叫,我们还可以反复用「ACT 三步法」来平息他的情绪!


A:「小萌,我知道你现在真的很生气,也很愤怒。」


C:「但是我们不能一生气就开始哭闹。」


T:「你可以到自己的房间里去哭一会儿,或者抱着我哭一会儿,但你觉得好点了,我们再来谈谈你想要什么。」


接下来,就孩子的需求进行沟通。


任何时候我们跟孩子进行沟通,都是要在孩子情绪平静时进行的。


孩子哭闹时,一定不要答应他的任何要求。否则,孩子会逐渐放弃语言和理性的方式进行沟通,慢慢变成越来越任性、越来越难沟通的小祖宗。


有时候事情紧急,我们来不及根据三步来依次进行,这时稍微打乱一下顺序也可以。但当我们有空的时候,还是尽量按照这个次序来,孩子更容易接受。


此外,运用 act 三步法时还有一些注意事项:


首先,跟孩子沟通的时候,要看着孩子的眼睛。


我们也许需要抱着她,或者蹲下来看着她,这样当我们和他沟通的时候,他就能更好的听我们在说什么,而不只是闭上眼睛,任由自己的心情去哭。


其次,尝试给孩子提供其他的选择或解决方案。


比如小朋友虽然现在不能看动画片了,但是明天还会有再看动画片的机会,这样做也是培养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


对于 3 岁以上的孩子来说,制定每日例程(routine)特别重要,最好连写带画;这样他就知道是不是到时间了,还是需要等待。


第三,在沟通的全程,家长和孩子都需要控制好情绪。


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但凡都一方情绪失控,都无法理性沟通。


你有没有想过,孩子为什么会听你的话?


不是因为你说得对,也不是因为你觉得自己这么做是为了他好。


而是因为他觉得你了解他,所以信任你,也信任你所提议的方案和选择。


这种信任在亲密关系中非常重要。


它不仅能帮孩子度过 2 岁的第一个人生叛逆期,也会在未来每一个孩子和你发生冲突、孩子受挫向你求助的时刻,发挥重要的作用。


家长如果能一开始就建立好规则,并且引导好孩子,会容易很多;然而,当孩子已经开始变得任性,习惯用哭闹去控制成人的时候,做出改变显然会更困难。


改变的方法是一样的,只是需要成人付出加倍的耐心和思考。


对了,还有一个对 4 岁以下的孩子屡试不爽的做法:


手机电量到 5% 以下时,再给孩子看;自动黑屏后,在手机充电,告诉孩子手机和我们一样,要吃饱饭(充满电)才能继续工作。


当孩子手机被拿走时大哭,你是怎么处理的呢?来和我聊聊呗!


本文转自:丁香医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