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抵抗的东北军在逃亡过程中竟然在上海打起了最惨烈的松江阻击战

1937年8月13日~1937年11月12日,持续了三个月的淞沪会战(又称八一三战役、第二次淞沪抗战,日本方面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是中国在全面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中国付出了伤亡30余万部队的惨重代价,打破了日本

“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吹嘘。

相对于宝山保卫战、罗店争夺战、八百壮士守四行仓库甚至是吴兴阻击战等家喻户晓的战斗来说,淞沪会战后期的一次阻击战却鲜为人知,这次战斗同样惨烈无比,在历时3天的鏖战中,参战的中国军队就牺牲了6位将军、8名团长、营连长和士兵伤亡超过三分之二!

这次悲壮的战斗,就是松江阻击战!!


不抵抗的东北军在逃亡过程中竟然在上海打起了最惨烈的松江阻击战

松江的地理位置

当淞沪会战进行到了11月时,日军见无法快速取胜,就从本土增调了第6、第18、第114等三个师团及第5师团的国崎旅团共约10万兵力在杭州湾的金山卫登陆,企图从侧后方包抄在上海作战的中国军队。

如果日军得逞,上海一带的数十万中国军队的退路将被切断,彻底陷入日军的包围。

而松江城,正好挡在这股日军的必经之路上,一场关乎数十万大军命运的恶战已无可避免!

中国方面在获悉日军在金山卫登陆的情报后,急调东北军第67军协同43军郭汝栋部及松江专员兼保安司令王公屿不惜任何代价死守松江三日,以保障上海中国军队的撤退路线畅通。

第67军为东北军部队,军长为

吴克仁中将。

不抵抗的东北军在逃亡过程中竟然在上海打起了最惨烈的松江阻击战

时任东北军第67军军长吴克仁将军

1933年3月,日本在侵占东三省后,又侵吞热河,炮轰榆关,兵锋直逼长城,华北之局势立呈危急。在全国人民的强烈呼声下,国民党政府被迫作出抗日的姿态,急令张学良调集东北军部队在长城御敌,又调集三个中央师北上,长城抗战就此拉开序幕。此时,吴克仁已由炮兵第八旅旅长调任第六十七军(军长王以哲)第一一七师副师长,师长是原第十九路军抗日名将翁照垣。翁、吴二人志同道合,相处甚洽,见杀敌之机已到,遂动员全师官兵,奋起投入长城抗战。 

   长城抗战打响后,参战的中国军队奋勇抵御,以相当代价给来犯之敌以沉重打击。

抗战全面爆发后,吴克仁率领67军在华北一带作战,期间多次与日军交战,但吴克仁对华北军阀部队之间的勾心斗角感到厌烦,于是主动申请调往淞沪战场。

1937年10月底,由于日军在淞沪战场攻破大场防线,淞沪地区的战局急剧恶化。吴克仁再次主动请缨参战。而蒋介石此时正苦于无兵可调,遂急令第67军

连夜开赴江苏,并编为右翼方面军总司令张发奎指挥的总预备队,进驻青浦。11月5日,日军第十军(下辖三个师团)在杭州湾的金山卫大举登陆,直扑松江县,企图从西线迂回中国守军的后方,战局骤然呈危。张发奎急令第六十七军“轻装向松江急进,痛击敌人,以保我上海右翼军之安全为要”。

  与此同时,右翼军代总司令黄琪翔也给松江保安司令王公屿下了手令:“该保安司令协同四十三军郭军长汝栋,六十七军吴军长克仁死守松江县城三日,违即军法严惩”。松江县城距金山卫仅六十华里,而时任松江保安司令的王公屿,手下只有少数地方军警部队,而郭汝栋的43军,此时也是个仅存数百人的残部的“空壳部队”,其武器装备也已残破不堪,难堪大用。

不抵抗的东北军在逃亡过程中竟然在上海打起了最惨烈的松江阻击战

时任松江保安司令王公屿(玙)

王公屿接令后焦虑万分,吴克仁更是急如星火,他深知战局危急,任务严峻。为了争取时间抢夺战机,吴克仁来不及督统全军一同出发,而是率先偕军部参谋长及部分参谋人员趁夜进入松江县城,随即部署第107师师长金奎壁率部占领松江以北,第108师师长张文清率部占领松江以南,伺机迎头痛击敌人,以保证上海友军的安全撤退。

  11月7日,由金山卫登陆的日军已突进到黄埔江对岸,随即以凶猛的火力掩护,出动橡皮艇及木帆船进行强行登陆。第107师官兵以平射炮压制敌人火力,猛袭强渡日军,当即毙伤日军五、六百人,黄埔江面敌尸漂浮,强渡之敌之橡皮艇及木帆船几乎被尽数击沉。代总司令黄琪翔在闻听战报后亲自赶赴前线,对该师官兵的英勇壮举倍加赞赏。

8日下午,日军的援军陆续开至,攻势逐渐加强。

第107师在金鹤浜、得胜巷一线与敌激战,损失惨重,战斗中,师参谋长邓玉琢英勇战死。


不抵抗的东北军在逃亡过程中竟然在上海打起了最惨烈的松江阻击战

时任第107师参谋长邓玉琢将军

  与此同时,第108师在松江到石湖荡之间的三十号桥与敌遭遇,激战中第322旅旅长刘启文殉国,日军趁机迂回到了第108师后方,第324旅旅长夏树勋率残部死守在松江西关,以阻止敌迫近松江城。傍晚时分,日军后续部队

源源不断地开至,双方战斗逐渐演变成了巷战,战斗的过程极为残酷。由于松江城外两翼作战部队伤亡惨重,再难撑持,日军部队如潮水般涌至松江县城,东、南、西三面被围,情势万分危急。为完成上峰“死守三日”的死命令,吴克仁数次亲自出城督战,置个人安危于不顾,身先士卒带头冲锋,终将日军攻势压下,战局渐呈稳定。


不抵抗的东北军在逃亡过程中竟然在上海打起了最惨烈的松江阻击战

时任第322旅旅长刘启文

  至11月8日夜半,死守松江三日的军令已经胜利完成,深夜10时到11时之间,作战会议上一些军官主张67军应立即撤出松江,以争取主动,减少伤亡,但吴克仁坚持一定要守到午夜12时再虑突围,否则不算圆满完成军命。直到9日凌晨,吴克仁才下令突围,他让43军的郭汝栋军长先行撤离后,才率指挥部人员和王公屿从北门突击,向昆山方向金山方向急进。

此时我方上海守军已纷纷撤下,大量人群车马拥上公路,加之日军迂回部队堵截要道,情况极度混乱。吴克仁拒绝了随行人员另择小路的建议,坚持指挥部队攻下敌军阵地,打通公路,才使人群车马得以通过。

  11月9日下午,吴克仁率67军余部抵达青浦和昆山交界的白鹤港,准备从这里越过苏州河西去昆山,但河桥已被敌机炸毁。吴克仁当机立断,指挥部队

涉水渡河。这时天上日机屡来轰炸骚扰,日军地面部队及斥候迂回在附近搜索袭扰,吴克仁临危不惧,镇定自若,沉着指挥。

傍晚时分,正当剩余部队渡河即将完毕,突有一支日军袭至,交战中,吴克仁将军不幸中弹牺牲,遗体遂滚入河水被水流冲走,时年43岁。同时殉难的还有67军参谋长吴桐岗等多人。

此战东北军67军全军将士为掩护淞沪大军撤退付出了重大牺牲,军长本人更是以身殉国, 其壮烈事迹理应昭告天下,以励后人。然而该军副军长贺奎之后为吴克仁及各级战死的官兵向国民政府请求抚恤时,却被军令部严词拒绝。理由是:“67军遽而溃退,使全军蒙受重大损失!”

然而实际上当时国民政府是有能力调查真相的,却为何坚称吴克仁将军投敌呢?

因为吴克仁军长生前,曾参与过西安事变,后来更是曾试图配合于学忠等东北军将领官兵,

武装营救张学良,所以吴被蒋深恨不已。知趣的军政部长官于是污蔑吴克仁叛变投敌,国民政府不仅不加以褒奖,还将东北军67军番号撤销,缩编成108师,隶属于中央军王敬久部。

南京政府没有表彰这些战死的原东北军将领,只因为他是东北军的将领,而且是张学良嫡系中的嫡系。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军共计阵亡了八个军长,其中七个都在胜利后入驻忠烈祠,唯独吴将军不在其中。

不抵抗的东北军在逃亡过程中竟然在上海打起了最惨烈的松江阻击战

台北忠烈祠

而至于军政部竟谓“据战区情报,吴通敌叛变”,更是颠倒黑白。东北军众人皆不服。贺奎找到陈诚交涉后也未获得支持。也曾找东北籍大佬万福麟,莫德惠等代为交涉,却因拿不出“确证”而无果。真相不明,而各种谣言流传纷飞,保家卫国忠勇英烈竟然成了叛军和汉奸。

67军副军长贺奎在率残部突围后率军部及直属部队退往昆山,无锡,并将战况如实电告南京。

突围后的东北军67军残部在集结休整后,撤至安徽宁国整顿待命,然而,蒋介石对这支残军不给予任何整顿补充,以利再战的政策,而是用分化的手段强行取消了67军番号,并拆除107师,仅将108师缩编为一甲种师,编入中央军25军。

后来东北军49军的军长刘多荃为67军的不公遭遇向陈诚打抱不平,没想到连带着自己的处境也变得不妙,从上海撤退下来后,他的109师番号就

立即被军政部撤销。

不抵抗的东北军在逃亡过程中竟然在上海打起了最惨烈的松江阻击战

时任东北军49军军长刘多荃将军

刘多荃与原109师师长赵毅赶忙跑到武汉,奔走于军委会,军政部之间,说尽好话,赔尽笑脸,总算拨下来一个预备第5师补充,但全是没有任何武装的空手兵,无任何武器装备,师长蒋伏生是蒋介石的侄子,

师内担任4个团长职务的,全是黄埔系蒋介石的嫡系门生。

刘多荃把张学良下野时原计划分配给105师的武器装备库存,毫无保留地装备给了这个空手师。却不料在后来调动该师前往台儿庄参战时,这个师的4个团长竟联名告假,拒不执行军令,造成师长赵毅“统帅无方”被革去师长职务,而且在预备师中的原109师军官全部被撤职。

随后,军政部发令,预备第5师改调往第一战区,归刘峙统辖,刘多荃白白装备了一个师。

为吴克仁将军申冤,为67军死难的将士们正名,一直是王公屿最大的心病,虽然过程定会比当年的三天浴血阻击还难,但他一直视为67军全体官兵正名为自己余生的使命,而继续坚持抗争。

在离开淞沪战场后,王公屿带领着手下安保部队残部,继续向苏北方向撤退。后担任保安总司令,随第24集团军代总司令兼省主席韩德勤在

苏北敌后坚持游击抗日。

到了1944年初,王被调离江苏,赴重庆担任委员长侍从室督导委员。任职期间,王公屿利用工作之便,二次向蒋介石直谏:“吴克仁将军没有叛变,是战死在战场的英雄”。未料蒋介石先是说:“现在不谈这些”,后又说:“宗璠,我不想听,这事不要再提了”。后来他离开了重庆,回到了江苏任省党部秘书长和民政厅长。1945年,作为江苏省接管大员,接受日军投降。1948年,王被蒋介石亲自委任为“勘乱建国委员会委员”,但被王公屿一句“乱未曾戡”拒绝,国民党的极端派曾试图对他进行过刺杀,但蒋介石对这位爱臣非但没有责怪,还保护了他。

在蒋介石去世后,1980年,王公屿在中外杂志上发表了名为《八一三之役—吴克仁将军殉国纪实》

的文章,不仅提供了大量有力证据,更是以当事人,亲历者身份回忆起当年一幕幕情景,悼念战友以寄托哀思。此文引起了在世老兵们的强烈反响。后又联手东北名人田雨时先生,和时任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秘书长的吴克仁女婿马树礼一同抗争。

1981年,田雨时在传记文学上发表文章《忠烈泯没,昭恤无闻的吴克仁将军》,以之代表东北各界为吴克仁将军及67军官兵鸣不平,并向国民党军政当局施压,以讨回公道。

1982年,吴克仁将军的冤案,终于得到了台湾当局的平反,并被追认为中华民国的抗日烈士。1989年,台湾国民党当局将吴克仁中将和其他参战将领的灵牌移入台湾忠烈祠供奉。

而彼时,仍处于被国民党当局软禁和监视状态下的张学良,对这位曾经的心腹爱将的

平反昭雪,也是格外的关注,在吴克仁将军被平反以后,张学良一直关心其建墓问题。1990年,吴克仁将军的儿子去台湾探亲时,张学良在视力已经严重减退的情况下,用签字笔十分困难又十分认真地为墓碑写了碑文,字里行间流溢着对将军的怀念之情。

2014年9月1日,吴克仁及吴桐岗,刘启文,邓玉琢等将领,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并向其子女颁发了烈士证书。时隔几十年后,烈士们的英灵终于可以安息,蒙受的冤屈与不公也终被洗刷,他们为国家民族的浴血奋战,和付出的惨烈的牺牲,终于为世人所知,得以昭示天下,以供后辈敬仰。

不抵抗的东北军在逃亡过程中竟然在上海打起了最惨烈的松江阻击战

天地可证,日月可鉴

当年极其惨烈悲壮的松江阻击战一共进行了三天,东北军67军共有6位将军在阻击战中牺牲,他们分别是:

  • 67军军长吴克仁中将;
  • 67军参谋长吴桐岗少将;
  • 67军107师参谋长邓玉琢少将;
  • 67军107师321旅旅长朱之荣少将;
  • 67军108师322旅旅长刘启文少将;
  • 67军108师324旅旅长夏树勋少将。


不抵抗的东北军在逃亡过程中竟然在上海打起了最惨烈的松江阻击战

存世的东北军第67军徽章

当年东北军67军将士们所面对的,是整个日军第六师团,外加第五师团一个国崎旅团的加强,那么当面的这些日军部队的战斗力有多强悍呢?在武汉会战中,仅仅一个第六师团就一力击溃了国军七个军,其中包括地摊神文中天下无敌的“狼兵”三个军!

顺带一提: 太湖阻击战,黄梅、广济战役,正面阻击日军第六师团对田家镇要塞的攻击,桂军三个军本该善用地形进行层层抗击,其结果却是节节败退,最后日军方面仅仅用一个第六师团和台湾波田支队就先后击溃了桂军三个军,以及川军29集团军,刘汝明的西北军,外加田家镇的中央军总计7个军的重兵防御,使得武汉外围这个最重要的军事重镇,战略堡垒被攻破,而日军的伤亡仅仅一万多人。

桂军部队中还出现了刘仁师长的临阵脱逃,团长被枪毙的丑态。足见该日军部队战力之强悍。


不抵抗的东北军在逃亡过程中竟然在上海打起了最惨烈的松江阻击战

无耻桂吹

吴克仁将军是中国全面抗日战争初期最早牺牲在正面战场的高级将领之一,也是东北军乃至整个淞沪战场上牺牲的唯一的中将级军长。

吴克仁及他麾下的这支孤军,用血肉横飞与英雄气概演绎着东北军中将士:“壮士报国恨,誓死不生还”的硬骨头!!!

(郑重声明:本文由利苍侯爵先生主笔和玄威震江东阁团队联合出品,本文主题是讲述客观的历史,不涉及任何政治倾向问题,铭记历史 · 勿忘初心。禁止二次转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