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老版《三國演義》的武打設計那麼差?

心依舊夢依然


真正的打仗不可能打那麼久的,老版反映的是真實嗯,除了群演找不夠,剩下的都挺好,新版那都不叫打仗了,那叫武俠了,打仗哪有那麼多花裡胡哨的東西


新海誠誼


1994年10月23日,號稱投資億元的84集連續劇《三國演義》在央視一套播出。


第一集《桃園三結義》拍的確實不錯,加入了關羽張飛掐架較過勁的傳說,也巧妙的淡化避開了黃巾起義是與非觀點的政論敏感性,編導是用了力的了。隨後追劇的日子裡,內容走向的需要,武戲戰爭戲不斷增加,散發濃舟的觀劇心氣卻越來越堵。原來腦中所想的金戈鐵馬、萬騎馳聘的蕩氣畫面,一點點的在心中打折。

這是億元打造的嗎? 94年的億元什麼概念?後來才知這投資也不假,因為大頭都在無錫打造太湖三國城景地了。但文戲強武戲弱的小心結一直未有釋然。那時畢竟已是9O年代了,各類好的國外、香港動作戲也在國內多見了,可以斷言,下了心力拍攝,各項技術問題己可以絕對達到。至於沒有達到應該不外是投資不到位、或者編導年齡偏大,場面視覺理念上沒有跟上時代。

劇中好幾集武將的槍桿子都是彎的,小兵穿的以及走位就和過家家似的,真的是如鯁在喉,幾度置疑導演的創作態度。一部史詩般鐵馬冰河的歷史演義,要不是幾位一線角色刻劃還精良的話,簡直就會劃入了一本圖解小說的流水帳。

關羽斬華雄,只見張飛擂鼓,不見馬嘶刀鳴,你這是視覺藝術唉,不是文學中的修辭襯托表現。



典韋浴血救曹操,給了個典韋頭像(之前也沒鋪墊交待下這個人物),配了個女聲柔曲。我真的眼鏡欲掉。

我知道今天我重提老《三國》的個人看法,可能要挨板磚。因為有太多人在捧老《三國》經典,十全之作。是的,老《三國》在塑造曹操、劉關張、諸葛亮等幾個一線角色時,選角上、服飾上、表演上確實精準,堪為一流。文戲沒毛病,我也極贊。但一桌宴席,主菜、輔菜都精良美味,主菜大氣、輔菜可口才能稱為一桌盛宴。總不能只上了個‘北京烤鴨’或‘霸王別姬’,旁邊搭的全是鹹菜,還叫大宴吧。

下什麼功夫做什麼菜,老《三國》84集明顯的有太多集,是敷衍、圖解式製作。就問老三國群戲中,除了一線角色,二三線角色你記住了幾個。電視劇裡一幫二三線武將角色全都一樣的‘工作服’,你就不知道分分顏色,分分大鬍子和小鬍子,那怕盔纓上做做區別的文章呢。有的大將在每集裡,演員還不是原來的演員了,綠葉這麼不招待見,紅花只能靠自己演技拼了,好在幾位紅花,確實表演功力一流,這確實應該稱讚。

《新三國》更爛,想貼近三國志吧,又扔不下演義,還迎合商味,加了宮庭鬥心的戲,結果成了亂鍋純,反到給喜歡老三國當成經典的起了墊角之力。武戲到強了,但卻又用力過猛的象武俠片了。看看人家老版《水滸傳》曾頭市,林沖、秦明戰史文恭,那叫不敷洐不過火、蕩人心的馬戰。


跨越時空—散發弄舟


老版三國是人們心目中永恆的經典影視作品之一,經典之處不多說,回答一下你的問題:

1、老版三國武打設計好不好,應該回到那個年代來看。

老版三國上映於94年,製作時間更靠前一些。那個年代,在改革開放大潮下,國人生活水平、審美都在提高,但整體審美水平與現在比肯定還有一些差距。雖然,那時中國電視劇製作水平整體還不太高,但對於90年代初的國人來說,94版三國的播出已經讓人驚豔了,動作設計等在當時還是非常不錯的,得到了國人的認可,好評如潮。所以,由於年代的緣故,在當時沒人提出質疑,都覺得非常逼真了

2、以現在眼光來看,老版三國武打設計差的原因主要是如下幾個因素:

(1)電視劇製作理念和經驗不足。得出這個結論主要是老版三國雖武打一般,但文戲特別出色,特別是三顧茅廬等拍攝非常有水準。因為在那個年代,普通電視劇也主要以劇情片和生活片為主,古裝將軍武打的電視劇作品還不多,沒有鏡頭、剪輯等先進製作理念為支撐,經驗也不夠足,拍攝上自然要縮水不少

(2)電視劇製作成本制約。老版三國總投資大概1.7億,絕大部分都花在佈景、道具上了,演員片酬是很低的,許多人一人飾演多個角色。那時,武術指導也遠沒有現在專業,很多是很業餘的,許多動作都是導演和演員自己設計的,武打效果自然要遜色。而且,製作成本有限,自然對某些武打設計的通過要求簡單一些,而武打精彩程度就沒那麼刻意了。

以現在眼光看,老版三國的武打確實很普通,但我們應該多看它的閃光點,肯定它在文戲等方面的優點,畢竟它是我們心中永恆的經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