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內北上資金湧入近580億元 外資流入A股長期趨勢

生效日,“北”受矚目!

國際指數編制公司MSCI日前宣佈了其半年度指數評審結果,並於11月30日收盤後生效。“此前,A股市場多次出現‘生效日異動’,即在MSCI、富時羅素等國際指數公司調整生效日當天,北向資金往往出現大幅波動,可能是大幅買入,也可能是大幅賣出。”業內人士普遍認為。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同花順統計發現,週一,北上資金淨買入金額達49.39億元,已連續第三個交易日實現淨流入。雖然,在生效日並未出現大幅波動,但是,可以看到,11月份以來,北上資金變化較大,月內累計淨流入達579.29億元,創出年內單月淨買入金額最高。

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壁虎資本基金經理張小東表示,本次調整中科創板股票首次“亮相”MSCI指數體系,這表明海外資金已在關注並有望開始加大進駐中國市場及科創板的力度,給市場釋放了積極信號。隨著A股未來進一步納入各國際指數,同時對外開放持續推進,A股國際化程度將不斷提高,外資流入A股長期趨勢不變。

與此同時,方信財富基金經理郝心明告訴《證券日報》記者,MSCI成份股調整會對相關個股帶來資金供給上的增減,影響偏短線,外資更多的是逐步買進長線持有,把外資作為長期價投的指標更為合理。

的確,今年以來,外資對A股的配置意願正在不斷增強。截至11月30日,北上資金累計淨買入金額達1516.93億元。其中,有8個月北上資金實現淨買入,4月份、6月份和11月份北上資金實現淨買入額均超過500億元,分別達到532.58億元和526.79億元,579.29億元,1月份、2月份、5月份和7月份北上資金成交淨買入額均在百億元以上,10月份基本持平淨買入金額0.23億元。而在3月份、8月份以及9月份,北上資金則呈現淨賣出的態勢。

“從今年12月份到明年二季度,預計外資將流入1500億元-2000億元,取代今年大規模發行的公募基金,成為市場最大的邊際增量資金,可能重新掌握A股定價權。”東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陳李預測。

與此同時,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的私募排排網未來星基金經理胡泊認為,外資一般都秉持價值投資理念,通常納入的MSCI成份股會被指數基金被動配置,其投資價值會更容易得到更好的發掘,整體走勢也會相對比較健康和強勁,流動性也相對較好。北上資金流入A股是一個長期的行為,主要是看好中國經濟,國內宏觀經濟今年可謂一枝獨秀,明年有望繼續引領全球。

值得關注的是,週一,同時也是11月份A股交易的收官日,上證指數和深證成指累計月漲幅分別為5.19%和3.28%,而創業板指則呈現下跌態勢,月內累計跌幅達0.9%。面對市場的震盪分化,到底哪些個股受到北上資金的追捧呢?

從滬股通、深股通前十大成交活躍股來看,11月份以來,共有58只個股現身前十大成交活躍股榜單,35只活躍股處於期間淨買入狀態,北上資金合計淨買入338.46億元。其中,格力電器、中國平安、隆基股份、東方財富等4只個股,期間北上資金淨買入額居前均超20億元,分別為48.1億元、39.4億元、28.12億元和22.97億元。

從申萬一級行業來看,11月份以來,在北上資金淨買入的35只活躍股中,非銀金融(6只)、銀行(4只)、電子(4只)、電氣設備(4只)等四行業均有4只及以上個股入圍。由此計算,以非銀金融和銀行為代表的金融股共計10只,成為近期北上資金重點佈局的領域。

另外,從市場表現來看,在上述35只北上資金淨買入的個股中,月內有23只個股跑贏同期上證指數,佔比近七成。其中,華友鈷業和桐昆股份等2只個股月內累計漲幅均超30%,盡顯強勢。

對於後市,業內人士紛紛表示看好。中信證券認為,A股正處於跨年輪動慢漲期。未來海外新的寬鬆舉措有望推升全球風險偏好,國內經濟繼續穩中向好,政策保持平穩,預計年末機構調倉行為推動順週期板塊行情延續到明年一季度。

“年底的紅包行情可期。”海通證券同時表示,經濟轉型大背景下我國長期股權投融資時代已徐徐展開,權益投資出現三大特徵:賽道化、龍頭化、機構化。長期股權時代與小牛熊週期不矛盾,2021年市場進入盈利和情緒驅動的牛市泡沫期,即“股”舞人心。

表:11月份以來北上資金期間淨買入的個股情況:

月內北上資金湧入近580億元 外資流入A股長期趨勢

製表:張穎

記者 張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