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後,哪些事要少做?怎樣才能保持健康長壽?

用戶102424788397


過了50歲,都是中年人了。不是常說,“年輕的時候可以輕狂,中年要成熟,老年要穩重”。每個人在不同的時期都會有不同的人生態度,也會有不同的為人處事的方法。人到中年少做這幾件事,往後的日子就越幸福,也能保持健康長壽。

不要倚老賣老。50歲以後不是聽天由命,而是要有所作為。不要有所不為,總認為自己年紀大了,也可能為子女創造了財富,即便沒有過多,但兒子娶了媳婦,家裡有寬敞舒適的房子,也算是自己奮鬥的結果。兒女生活的時代不同了,思想觀念、消費觀念也變了。總不能老給孩子們“憶苦思甜”,或者說教自己奮鬥的歷程。必要的教育引導是對的,但說得多了,人家就煩。尤其是那艱苦年代的點點滴滴,他們未必都全信,還會當故事來聽。沒有苦難的經歷根本不知道其中的艱辛。“好漢不提當年勇”,一般來說點到為止。最好也別放在吃飯的桌上來講,要適時適地,點到為止。聽話的孩子都是不大當面表達和承諾。其實早已震懾了他們的內心世界。說得過於頻繁,或者總是“家長式”的,故意為難孩子,就有倚老賣老之嫌。與其讓別人接受你過時的觀念,還不如給他們有自己作主闖蕩的機會。總比被人厭煩強吧!


不要太小氣。50多歲的人,不論朋友、親人,能留在你身邊的都是與你最親近、最貼心的人。對朋友,學會甄別,遠離小氣、沒有朝氣,不真心的。懂得選擇和接納,更加懂得的朋友也是順其自然的過程。要學會坦誠豁達;對於親人,該放於就放手,也別去打擾其生活,給他們空間和時間。要知道他們都大了,只是要把持住底線,不出大的過失即可,必要時還要共同承擔命運。就算你有財富,為你送老送終的還是子女,何必小氣。活到這個年紀,應該說基本看透了一切。該關心的人還是要關心;該需要幫助的人還是要去幫助。要明白你幫助的人也許就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幫他們也許就在幫自己。自己不再小氣了,才能化開所有的心結,心胸才會開闊,心情才會愉悅。


不被“情”所困。人生所經歷的情感總是有錯過和不如意,悲歡離合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也許有過初戀,也許有過邂逅相遇,也許有過一波三折,甚至有過還記憶猶新的陳年往事。到了五十多歲,一切都已經定型,就不必再糾纏於曾經所謂的感情之中。如果陷於其中不能自拔,還說不清,道不明,就會站在家庭的風尖浪頭上。在子女、親朋面前沒有顏面,橫豎自己都不是人。何以給子女做榜樣?畢竟都是過往雲煙,永遠留不住,更別想得到。權當是身邊熟悉而又陌生的過客,把它塵封在記憶中。給自己留出一片心淨的、自由的空間。


是啊50多歲的人要注意健康長壽了。

五十多歲,已是年過半百之人。剩下的二三十年了,就是看怎麼健康的活著。首先飲食要規律。常說病從口入,到了這個年紀身體功能在減退,尤其是胃,對食物的消化吸收已“愛莫能助”,儘量少吃油膩食品,不要吃得過飽,睡前最好不吃零食;不熬夜。白天忙,晚上回家又看電視,玩於機,睡眠嚴重不足,會對身體的各個器官帶來很大的負擔,更影響第二天的工作;戒酒戒菸。菸酒對肺、氣管的危害,以至對肝、胃等器官的損害,大家都是知道的,不必累述。

另外要多運動,跑跑步,這對身體的關節大有益處,還會防止肥胖等症。同時保持樂觀的心態,凡事要想得開,放得下。還別忘了,有病早治,不能拖。現在生活質量、醫療水平都大幅度地提高了,只要珍惜、關愛自己,健康長壽絕不是個夢。


為生活而提神


五十知天命。以前少不更事,以為五十歲可以稱之為衰老,直到後來長大了才知道人生遠不止五十。所以,五十歲以後要想長壽,得從少做這三件事上來抓起。


50歲以後要少做這三件事

1、不要倒著走路

很多人以為倒著走路改變了平時一成不變的走路方式,能緩解大腦衰老。但其實,大腦支配對側的理論主要是針對左右兩側,並不適用於前後。倒著走路,由於老年人的平衡性、視力、反應能力等有所下降,反而容易引發意外。


2、排便太用力

尤其是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病患者,血管彈性變差,排便時患者的腹壓增高,外周血管的阻力增加,血壓隨之上升,如果此時用力過大,很可能導致顱內血管壓力劇增,突發腦溢血。老年人排便時,一定別太著急,慢慢來。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多吃蔬菜水果,便秘問題也迎刃而解。


3、不要快速轉頭

這個動作容易導致頭痛、頭暈,嚴重時甚至可能誘發心腦血管病急性發作、頸部骨折等。有高血壓、頸椎病、骨質疏鬆等疾病的老年人尤其要避免快速轉頭。

轉頭時,脖子也跟著動,脖子雖細,卻包含頸椎、密集的神經和血管等組織,是重要的“生命線”,脖子兩側的頸動脈為大腦提供80%以上的供血,大腦發出的信號都要經過頸部下行。老年人往往高發心腦血管疾病,且頸椎更為脆弱,因此轉頭時一定要有意識地放慢速度。


欲長壽飲食做好這六點

1杯牛奶:可提供鈣質及蛋白質,有助保持骨骼健康及修補身體損耗的組織。若不欲喝奶,可以豆腐、豆粥、菜心、芝麻及蝦米等代替,也含豐富鈣質。


2個水果:

內含的維生素C及纖維素,可增強免疫力。保持腸道暢道,防止便秘及降低膽固醇。


3碗穀類:提供的糖質能供應熱量,保持正常活動。小心計算每一碗的分量,一碗飯等於二碗粥、二片面色,一碗米粉及面。


4杯以上水分:最理想為每天8杯,包括湯水、清茶、奶等,不宜喝濃茶、濃咖啡、汽水及酒。


5兩魚、肉、豆、蛋:提供蛋白質及鐵質。鐵質可起補血之效。魚及豆是較佳選擇。


6兩以上蔬菜:

多選擇紅紅綠綠的蔬菜、菜心、紅蘿蔔、番茄等,它們含有的胡蘿蔔素、維生素C、鐵質及鈣質等,有預防便秘及增強抵抗力之效。


李老師備孕談


50歲,雖然聽著不算老,但身體已經大不如前,此時正是一個人通向健康長壽的關鍵時期。所以,如果你已經到了50歲,此後的生活更要注意了,一些不好的習慣要避免,一些好的習慣要培養,再不注意,真的晚了。

50歲後,4件事少做:

1、彎腰搬重物

年輕時可以沒輕沒重,到了50歲後,做事前就要掂量掂量了。

50歲後很多人開始骨質疏鬆,筋骨大不如前,這時如果再彎腰搬重物,很容易“閃腰”,甚至造成更大的傷病。

如果非要彎腰搬重物也要注意,取重物時要“三步走”:第一步,先將身體向重物靠攏;第二步,屈膝、屈髖,用雙手把物品拿穩;第三步,伸膝伸髖,這樣就把物品拿起來了。

2、抽菸喝酒

年輕時抽菸喝酒都是小事,50歲後,抽菸喝酒可是嚴重威脅健康的大事了。

要知道,吸菸對人體的傷害是累積的,抽菸時間越長,煙齡越大,吸菸量越大,對人體的危害,也就越大。在肺癌的研究中,吸菸指數在400以上,或每日吸菸超過20支、年齡大於45歲的人群均為高危人群。

不論是哪一種酒,只要是含有酒精,就會對肝臟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長期喝酒,約75%發生脂肪肝,40%發生酒精性肝炎,8%-29%發生肝硬化。

3、飯後吃水果

晚餐後吃點水果是一種非常錯誤的習慣。如果是年輕人身體好,也許還能承受,但50歲後可不要拿自己的身體開玩笑了。

當食物進入胃時,消化它需要1到2個小時。如果飯後立即吃水果,水果會被先前食用且未消化的食物阻塞,導致腹脹、腹瀉或便秘。

4、熬夜打牌

50歲後可能工作壓力就不大了,甚至提前退休,整日無聊,有些人就喜歡打牌,甚至熬夜打牌,這可是很不好的習慣。

熬夜本身就會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睡眠,對於人體來說,十分重要,是五臟六腑得以休息,自我恢復的重要時間。長期睡眠不足,導致免疫力下降,心臟病、抑鬱症、乳腺癌等疾病,就非常容易找上門。

而打牌會讓身體處於長期久坐的一個狀態,久坐不起,會影響血液循環,容易導致血栓的形成,嚴重危害生命健康。

50歲後,養、食、動都有講究

如果你50歲前沒有注意生活細節的提升,沒有想過怎麼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那麼,50歲後一定要提上日程了,再晚真就來不及了,50歲後,養、食、動都有講究,一定要注意。

養:50歲一定要養護肝臟

人到了近50歲的時候,多數人往往會眼睛變花。中醫認為,肝藏血,開竅於目,只有肝氣旺盛、肝血充足之時,人的視覺功能才能正常發揮。

人活到50歲時,肝功能開始變弱,膽汁的分泌功能也在減退,視力就會減弱。這個年齡階段的人養生,主要是養護肝臟。

想要養護肝臟,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喝養肝茶、按養肝穴,這兩個方法都十分方便易行。

養肝茶:玉蘭根茶、蒲公英茶、刺玫花茶

玉蘭根茶:玉蘭根原是我國維族的習用藥材之一,具有很好的調節腸道功效,但近年醫學研究發現,玉蘭根對肝臟的好處更大。

玉蘭根提取物對肝臟細胞有明顯的保護作用,特別是化學性或酒精性肝損傷保護明顯,能加速磷脂合成的膽鹼存在,從而加速細胞修復速度。

蒲公英茶:蒲公英是藥食兩用的植物,具有很好的清熱解毒、去火消炎的作用,可以幫助肝臟排毒消炎。

現代醫學研究也表明,蒲公英對肝臟有很好的保護作用,蒲公英可拮抗內毒素所致的肝細胞溶酶體和線粒體的損傷,解除抗菌素作用後所釋放的內毒素導致的毒性作用 ,且能增強肝臟再生能力。

刺玫花茶:刺玫花就是野生小玫瑰,比一般的玫瑰花含有更多有效成分,它不僅可以活血化瘀、養肝血,同時也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

刺玫花中的鞣質對反胃、嘔吐、酒後不適、偏頭痛有療效,此外,還能清除毒素及過度酒精造成的肝充血,改善黃疸。

養肝穴:陽陵泉穴、足三里穴、肝腧穴

陽陵泉:位於小腿外側,腓骨頭前下方凹陷處,此穴治療膽腑病症,在臨床上常被用來作為脂肪肝治療的要穴。

足三里穴:位於小腿前外側,犢鼻穴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

此穴作用非常廣泛,長期按摩可降血脂、降低血液黏度,預防血管硬化等等。所以經常按摩此穴對脂肪肝的防治有很大的益處,方法每天每側按揉30~50次,酸脹為度。   

肝腧穴:位於第九胸椎棘突下,(督脈)旁開1.5寸處,是肝臟在背部的反應點,刺激此穴有利於肝臟疾病的防治。

中醫理論認為臟腑出現病變時都可在其相應背俞穴出現異常反應(如敏感、壓痛等),所以經常按摩此穴即可瞭解肝臟健康情況,又能治療其病變。

食:三種食物要常吃

第一種:菌類食物

蘑菇、金針菇、木耳、銀耳等,都屬於菌類食物,要經常吃。這是因為菌類食物中含有豐富的菌類多糖物質,這種物質能夠幫助我們提高免疫能力。

而且,專家也指出,如果每天吃1份菌類食物,那麼4周後你的的免疫力絕對會有很大的提高哦。而且,菌類其實還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這些可以很好地降血脂、降膽固醇。

第二種:雜糧粥

50歲後一般腸胃功能都不是特別好,不要只知道喝白米粥養護,也可通過喝糙米、燕麥、小米、紅豆等雜糧煮的粥來達到養生的效果。

因為這些食物中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以及礦物質。如果我們堅持每天吃這些,就可以提高免疫力,而且還具有潤腸通便的效果。同時,吃的時候,也要煮爛煮熟,這樣會更容易吸收。

第三種:含有維生素C的水果

人體需要補充很多營養物質,而維生素C同樣也是增強免疫力的必須物質。因為它不僅能夠促進體內抗體的形成,提高免疫力,同時還有美容養顏,抗氧化的作用哦。

含有這種物質的水果有很多,比如日常生活中都會見到的獼猴桃、草莓、木瓜、柚子、橘子等,因此,多吃這些水果一定能給你們帶來很多好處哦。

動:柔韌性、靈活性

50歲後的人,可在鍛鍊中增加些柔韌性鍛鍊和靈活性鍛鍊,延緩神經系統的衰退。

適宜的運動項目:每天可安排20~30分鐘左右的有氧運動(如慢跑、游泳、爬山、打拳等),等身體充分的熱起來後,做15~20分鐘的拉伸鍛鍊或力量鍛鍊。

頻率:可每週鍛鍊5~6次。

注:所有圖片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可聯繫刪除。


週週愛生活


50歲後,哪些事要少做?怎樣才能保持健康長壽?

1、彎腰搬重物

年輕時可以沒輕沒重,到了50歲後,做事前就要掂量掂量了。

50歲後很多人開始骨質疏鬆,筋骨大不如前,這時如果再彎腰搬重物,很容易“閃腰”,甚至造成更大的傷病。

2、不貪嘴

年輕貪嘴就很容易亞健康,如果到了50歲後還是改不了嘴饞的毛病,貪嘴吃很多,對身體危害是很大的。

不貪嘴,不貪吃肉食和甜食的人,會更健康,更容易長壽。

膳食中如果肉類脂肪過多,會引起營養平衡失調和新陳代謝紊亂,易患高膽固醇血癥,不利於心腦血管病的防治。

過多吃甜食,會造成機體功能紊亂,引起肥胖症、糖尿病等疾病。

3、不熬夜打牌

50歲後可能工作壓力就不大了,甚至提前退休,整日無聊,有些人就喜歡打牌,甚至熬夜打牌,這可是很不好的習慣。

熬夜本身就會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睡眠,對於人體來說,十分重要,是五臟六腑得以休息,自我恢復的重要時間。長期睡眠不足,導致免疫力下降,心臟病、抑鬱症、乳腺癌等疾病,就非常容易找上門。

而打牌會讓身體處於長期久坐的一個狀態,久坐不起,會影響血液循環,容易導致血栓的形成,嚴重危害生命健康。

4、不要飲酒

很多人相信喝酒可以助眠,其實這只是一個假象。

飲酒雖可暫時抑制大腦中樞系統活動,使人加快入睡,但酒後引起的睡眠與正常生理性入睡完全不同,酒後入睡其大腦活動並未休息,甚至比不睡時還要活躍。

研究表明,重度飲酒可使人的睡眠質量降低39.2%。而且,大量飲酒後睡覺還可能引起窒息死亡,是很危險的。

50歲後,壽命較長的人,一般有5大共性,多佔一個,也值得恭喜

1、睡眠好

現代醫學研究證實,健康的睡眠,有助於提高人類機體的免疫能力,預防疾病的發生;

另外,人體的內分泌、體內物質代謝、心血管活動、消化功能、呼吸功能等也能得到休整;

所以,優質的睡眠就是人體健康的“天然補藥”,一定要重視起來!

2、傷口癒合速度快

傷口癒合快,就說明你白細胞、血管、血流速度基本上都沒什麼問題,身體很健康,免疫力、恢復能力也很強,各個器官也很健康,都在各司其職。

因此,50歲以後,若傷口癒合的速度還是很快,就說明你很健康!

3、縱慾少

想要養好身體,首先要“養精”,養精的目的是為了保護好器官的生理功能。

如果一個人長期縱.欲,首先會影響到生理機能,導致那方面功能衰退。

另外,還會使得人體精疲力竭,內分泌紊亂,嚴重還會誘發多種疾病。

4、心胸大

常言道,心態決定一切。

《黃帝內經》中言:"百病因氣生"。

心胸大的人,很少生氣,時刻保持樂觀的心態,也是長壽的基石。

一旦,心胸狹小,容易出現抑鬱、悲觀等不良情緒,不利於身體健康。

心態平和、心胸寬廣豁達,也是長壽的一大秘訣。

5、大便通

中醫講,欲得長生,腸中常清;欲得不死,腸中無滓。

可見,保持腸道的通暢,有多重要。

而腸道通暢,也就是大便通暢的意思;大便通暢無積滯,能減少身體的不適,有益於健康長壽。

所以,那些健康易長壽者,通常排便都很有規律且通暢。

想要健康長壽,做好以下幾點:

1、三餐規律一點

胃有自己的生物鐘 ,消化系統有自己的記憶,到時間就會為進餐做準備;如果到點不進食,會導致胃酸分泌無處可用,反而傷胃粘膜。

所以,日常要養成一日三餐規律飲食,定時定量,這樣不僅能預防胃病,還能減少胃腸道的負擔,起到養胃的作用。

2、飲茶“代替”菸酒

自古以來,飲茶,都是延年益壽的好習慣。

白古丁根茶泡水,可有消的預防C型肝炎中最重要的天然品。

用白古丁根泡水,可排肝毒,降肝火,提高肝臟解毒能力,可預防肝損傷,並且對胃、腎都有極大的好處!

白古丁有很強的光譜殺菌、抗炎作用,對於一些炎症疾病有很好的治預作用,可提高免疫力。

經常用其泡水喝,可補益腎氣,延緩衰老。

刺玫菊茶,泡水喝,可疏肝解鬱,改善心情,有益肝臟健康。

刺玫菊,是一種野生的小玫瑰,作為花茶,性質溫和,能疏肝解鬱,具有鎮靜、安撫、抗憂鬱之效。

《本草再新》:"舒肝膽之鬱氣,健脾降火。"

用其泡水,對於疏肝理氣,助力肝氣抒發,改善不良情緒,對健康大有益處。

3、正確走路

走路是世界上做好的運動,因此,50歲以後的朋友可以經常走路來鍛鍊身體,但是,一定要注意方法,只有正確走路,才能保障健康。

走路前:熱身5分鐘

開始走路時不妨先以正常速度熱身5分鐘,然後逐漸加快你的步伐,使你的心臟跳動更快,肺呼吸更深。我們需要保持快速地走路至少15分鐘。

走路的姿勢:抬頭、挺背、腹平

邊走邊揮舞手臂,注意保持你的頭向上,背部挺直,腹部平直,你的腳尖向前伸直,大步走,但注意不要拉傷。

當你想要停下來時,先恢復到熱身時的速度,保持5分鐘。在走路結束後做一些柔軟伸展動作,對身體會非常有益。

4、多曬太陽

多曬太陽,一方面利於補陽氣,還利於祛除體內寒溼;另一方面,利於補充身體鈣質。

陽光能夠幫助皮膚製造維生素D,而維生素D利於鈣質的吸收。

中醫講,男性屬陽,若男性缺少陽氣,不利於身體健康。

陽氣充足,才會衝擊體內的病灶,將病邪趕出體外,提高對抗病毒的能力。


健康小蜜蜂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中國人的平均壽命已達七十五左右,從這點看五十歲只是人生第二個分界點,(一至二十成長學習,二十至五十或六十,成家立業,回報社會,五十或六十到生命終結是最後一階段)。人到五十歲身體機能開始走下坡路了,健康問題需要考慮了,父母已老,需要照顧,養老送終,兒女已到嫁娶年齡,需要盡心操辦,作為家庭的頂樑柱,此時千萬不可倒下。所以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保持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工作中不逞強好勝,幹力所能及的事,遇時多思量,注意安全。少吸菸,適量飲酒,(必竟壓力山大,需要社交)嫖、賭、毒不碰,不傳事道非,背後議人,父母在,不遠遊。兒女家事不攪和,不向兒女伸手要錢,不準不帶孫子,不惹父母生氣,不慢待親朋,不疏遠老朋友,不巴結有錢人,不嫌棄窮人和殘疾人,不…,不…。不該乾的事多啦,大家自已思量吧。


一壺濁酒喜相逢


七情六慾要節貞,散步喝水放寬心。集善行德辦好事,尊老愛幼養賢心。


劉志剛34170


怒氣要少,滿足,運動,平心靜氣,樂觀處世是長壽秘訣。


直掛雲帆A


打藍球最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