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探源:厙及厙姓

作者:萬慶濤 王鴻傑

  厙,繁體字寫作厙,讀作shè。厙與庫字同源。其字的甲骨文字形尚未發現。戰國時期,“趙武襄君鈹[pī](一種長柄兵器,似矛)”金文字形為半包圍結構,左上為廠,右下為車。上博楚簡“相邦之道”字形為上下結構,上為人字形屋頂,下為車。“臨汾守曋[shěn]戈”金文字形為半包圍結構,左上為廣,右下為車。戰國時期印章(璽)字形也是半包圍,但方向相反,右上為反廠,左下為車。戰國時期“私庫衡飾”和“甘丹上庫戈”字形為上下結構,上為禿寶蓋(冖)。篆文承接“臨汾守曋戈”字形,規範為左上為廠,右下為車。隸變後,楷書寫作厙和庫,簡化字分別寫作厙和庫。本義用於停放戰車的建築。


漢字探源:厙及厙姓

厙(庫)字的演變

  據記載,自黃帝開始就有了戰車,但這都是傳說,真正馬車用於作戰始於夏。有戰車就要有停放戰車的場所,為避免露天停放日曬雨淋導致戰車損壞。古人就給戰車修建了有房頂但卻是敞開式的建築物,便於車輛進出,還有石柱拴馬樁。人們把這種建築用符號記錄下來,寫作厙或庫。


漢字探源:厙及厙姓

古代停車場的拴馬樁


漢字探源:厙及厙姓

現代停車場

  由於厙字很早就作了姓氏,有必要和庫字作區別。由於兩個字來源相同,字形只差一點,很容易混淆,因此,就只能從讀音上加以區別,讀作shè。

  類似情況很多。如,仇作姓氏時不讀chóu,而是讀作qiú;任作姓氏時不讀rèn,而是讀作rén;單作姓氏時不讀dān,而是讀作shàn,甚至把匈奴君主稱作單于中的單讀作chán。

厙讀作shè的原因,或許與舍字有關。舍字本義是人住的地方。厙(庫)是車輛停放(住)的地方。於是,人們就借舍字的讀音給厙字。

  一個地方大量停放車輛,就需要有人為車馬和車馬的主人或隨從提供各種服務,長此以往就形成了人口聚集的村莊,於是,人們就把停放車輛的地方冠以厙,引申為村莊名。江浙地區的村莊有用厙字的。如,厙浜村(浙江省嘉興市、江蘇省崑山市各有一個),鳥步厙(在崑山市),吳厙灣(在江蘇省蘇州市),新厙村(在江蘇省常熟市)。

  注意,雖然“私庫衡飾”和“甘丹上庫戈”字形為上下結構,上為禿寶蓋(冖),字形似楷書的軍(軍)字。實際上,軍字的冖實際上是勻字的變形,讀音也來自勻。古代製造戰車不容易,因此需要均勻調配使用,這就是軍字的本義。

  厙字本義是停放車輛的地方。這裡任命有管理者。車庫管理者的後代以先祖的官職作為自己的姓氏,稱厙氏。

  據文獻記載,厙姓來源有:

  1.源於官位。周朝至漢朝時期,都設有守庫大夫這一官職,其後裔子孫便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在古代,庫、厙二字通假通用,因此其姓氏也分稱庫氏和厙氏

  2.源於古代民族。(1)南北朝時期,鮮卑拓拔部中有庫傉[nù]官氏部落,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遷都洛陽入主中原後,大力推行漢化改革政策期間改為漢字單姓庫氏,逐漸融入漢族。(2)南北朝時期,北周羌族厙狄氏部落,改漢姓厙狄氏,有簡化為厙氏的。

  3.源於少數民族。蒙古族、滿族、回族中有取部落名字的音譯,把庫寫作厙作為姓氏。

厙姓如今人口約9萬,按照人口數量排名第462位。

詩曰:

厙字本義為車庫,

表示停放車輛處。

厙字最初與庫通,

作姓讀舍不讀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