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必也正乎名。
我們天天讀書、寫字、說話,都離不開漢字及漢字組成的詞語。
漢字的數量很大,足有8萬多個。
但一般來說,掌握3000個左右的常用漢字,就足以閱讀普通書報雜誌,可以在江湖上行走了。
不過,對於這三千個應該在小學階段就掌握的3000個漢字,是否真正“掌握”了呢?
恐怕對於絕大多數普通人,甚至收過高等教育的人來說,往往只是認字、識字,而不懂字。
為什麼要懂字呢?
英語及其他拼音文字,最基本的單元是單詞,而不是字母。字母只是標註單詞發音的工具。
漢語最基本的單元是字,詞由字延展而來。正好反過來。字是理解詞、成語的鑰匙和工具。弄清楚一個字的本意,對其組成的詞語定然會有更深入的理解,既能提高表達能力,也能更好地認識我們的傳統文化。
所有的文字都是書面語。但漢字在一開始就是廟堂的產物。在某一位先哲決定用符號記錄他的所見、所聞、所想的時候,智慧的光芒就閃耀了起來。
沒有文字,就無法傳承文化,就無法記錄歷史,就無法通過非面見的方式與遠方交流。
中華文明源流至今,大部分是漢字的功勞。中華文化蓬勃廣遠,大部分是漢字的功勞。
因為我們的字是象形文字,自創立起,意義就被固定了下來。無論語音如何變化——-我們的語音與上古幾乎完全不同,各地口音千差萬別,字義始終不變。
漢字是中華文明之錨。
中國人應該真正的認識漢字。我不是專業學者,只不過通過一些參考書,談一點膚淺的認識,或許對大家有所幫助。
但老子又說,名可名,非常名。
一個漢字的真意,又不是誰能真正說得清的,只能通過自身的認識,不斷加深理解,最終有所得就很好了。
一
指事字。
一、二、三是所有漢字中,從初創以來僅有的三個形狀沒有改變過的字。
我想也應該是古人創立的前三個字。伏羲一畫開天地,應該就是指他創造出了這個字。
最開始,它當然是用來計數、算數的。可能是古人取算數時用的算木、算籌的形狀,一根算木表示“一”。
甲骨文中,一、二、三、四,都是算木一個個加列的形狀。
一是數字之始,所以有起始之意,也有全體、所有的意思。
九九歸一、一統天下、一覽無餘、一望無盡。
一可以表示全部。
自然而然,二就表示分割,就有了一點貶義,而最後可以形容一個人“二”。
三是正好的數。一、二有點少,四、五太多了。三正好。三顧茅廬、三生三世、三天三夜、三年之後又三年。有再一再二,沒有再三再四。
我們喜歡三,在口語中,比三多,比十少的數量,可以稱為幾。
有幾個?有五個。
有多少?有十幾個,二十幾個。
非洲原始部落的布須曼人,只能數到三。超過三的數,就是很多。幼兒學數數的時候,很容易數到三,到四就稍微要難一點。
所以老子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三以上就不必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