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詩歌激活的拼音、標點、字母、漢字

用詩歌激活的拼音、標點、字母、漢字

張曉楠,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山東省兒童文學創作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出版詩歌、散文集《爸爸小時候》《詩歌魔方》等十多本。詩歌《一支鉛筆的夢想》入選統編本小學語文課本(三年級下冊)。榮獲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冰心兒童文學獎、齊魯文學獎、泰山文學獎。

用詩歌激活的拼音、標點、字母、漢字

文/郭良忠
詩人李賀曾把天上的雲比作水,因為水可以流動,而一般人聯想到這裡便止住了,可李賀一潤色,既然雲如水,而水流動起來就有響聲,那麼白雲流動起來就會有嘩啦啦的響聲了,這非常人所能聯想。而作家張曉楠正是有如此非凡的想象力,將每個文字奇妙的漢字,俏皮的拼音,可愛的標點,生動的字母,一個個語文元素被賦予了神奇的力量、構成了這套富有童趣和想象力是童詩集。

從字母“A”到字母“Z”,從拼音“a,o,e”到“y,w”,從標點“,”“、“。”到“……”,從漢字“春”“夏”到漢字“歲”,張曉楠用生命經驗對語文元素賦予了詩歌新的生命力,這是一個非常具有難度的童詩創作,可謂是“戴著腳鐐在跳舞”,若作家沒有豐富的人生閱歷,其作品容易陷入“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尷尬境地。

作家在處理這套書的文字時對語文元素經行了“黏合”或者藝術想象力“變形”,比如拼音“ch”繪者用小猴子和椅子的形象來表現字母的形象,作家創作出非常富有童趣的語言,“躲在椅子後面/哧哧發笑的傢伙”,“小心尾巴/會暴露你”抓住兒童心理,在構造拼音“ch”形象的同時,又不失語言的幽默。更為機巧的是,在詩中嵌入“哧”的發音。

用詩歌激活的拼音、標點、字母、漢字

(展示ch、sh插畫)

張曉楠在描寫漢字系列的詩歌時,對漢字的意象加以想象力“拉伸”,拆解後重新組合的方式創造出新的詩歌形象,往往給小讀者帶來神秘、怪異的審美感受。比如漢字中的“田”,作者用文字象形為切入點,把“田”字的四個方塊想象成一片田地,這種想象繼承了中國文字象形的傳統審美。作者在《田》這首的第二小節中“如果,種上/一畦星,一畦月/一畦風,一畦雨”,用這些現實中的意象表達了中國勞動人民對農務作業時期盼風調雨順的美好心願,賦予詩歌超現實主義的色彩,這種想象力遵循著內在情感邏輯,這正是因為有這樣內在的聯繫,這首詩歌才有巨大的文學價值和美學意義。若沒有內在的情感邏輯,再奇特的想象也不免流於譁眾取寵,毫無審美價值可言。

用詩歌激活的拼音、標點、字母、漢字

(漢字《田》)

作家張曉楠在創作這套書的時候秉承了內容和形式上的優美,破折號在書寫中是“——”,作者結合笛子的形象,巧妙地塑造了一幅富有詩意和靈魂的畫面。作者用“跳動的音符”去連接畫面的“靜”與“動”,“豎著/一雙雙耳朵/在聽”表面畫面的安靜感,詩歌中的一“動”一“靜”表現出優美的平衡,笛聲則是更深層次地表達作者對童年的回味。作者將一個普通的標點作為詩歌的“出發點”,構建平衡而穩定,寧靜而莊重,似一曲單純而簡樸的童詩,這種內容和形式統一的作品,使人回味無窮,把玩不盡。

用詩歌激活的拼音、標點、字母、漢字

(詩歌《破折號——》)

創作童詩看似簡單,比如在字母系列詩歌《Q》中選鐵環這一意象,它不僅僅是形上與所選取的字母具有相似性,其實也是作者選擇這種能與廣大讀者互相的情感、彼此的認同積澱為對象形式,在童詩中產生一種廣泛的共鳴,用這種獨特的形象的美凸顯出童詩的善的內容,從而引起情感上強烈的共鳴。

用詩歌激活的拼音、標點、字母、漢字

(詩歌字母《P》《Q》)

“詩教”最早推至孔子時代,以《詩經》為教材的教學也是中國早期的“詩教”活動。作家張曉楠結合漢字、拼音、標點、字母這些元素的目的正是因為讓“詩教”更貼近孩子,其本質上是詩歌的創作。詩歌中學涉及的大多意象正是每個孩子司空見慣、耳熟能詳的,這些事物曾令人怦然心動,留下令人深刻的印象,作家用詩歌的創作手法和語言每個語文元素賦予靈魂,拉近了孩子對詩歌和語文的親和力。在製作這套書的過程中作家反覆打磨其詩歌,四位插畫師也是傾注心血,為孩子們打造了一套富有童趣和詼諧幽默、詩歌與畫面得益相彰的精彩繪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