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意識”實驗,結果顛覆人類認知,幸好被證明是偽科學

從人類第一次仰望星空,到開始建立太陽系模型、甚至是宇宙模型,總是能看到“神學”的影子,在牛頓之前科學和神學傻傻分不清。

當人們遇見科學無法解決的事情時,總是會不由自主的搬出上帝來說事,牛頓大神雖然在17世紀建立起了一套嚴密而完整的科學體系,推翻了神學千年的根基。

植物“意識”實驗,結果顛覆人類認知,幸好被證明是偽科學

從這時起人們就可以利用科學手段來定量、定性的分析事物的表象,並得出可被證偽的結論,然後利用這些結論去預測事物未來發展的動向。

例如在牛頓之後,我們在地球上看到的很多現象已不再神秘,就連天上遙遠的行星我們也可以預測它的過去和未來。

植物“意識”實驗,結果顛覆人類認知,幸好被證明是偽科學

最成功的一件事當屬,18世紀人們竟然用筆尖算出了海王星的存在,以及它精確的運行軌道。科學的魔力第一次展現的淋漓盡致。

看似科學在與神學千年的較量中取得了勝利,但是事情遠沒有這麼簡單,人類在科學道路上才剛跨出一小步,還有很多的問題沒有解決。

植物“意識”實驗,結果顛覆人類認知,幸好被證明是偽科學

就連牛頓本人有時都無法擺脫“上帝之手”的左右,足以見得科學在面對未知事物時,有時也會顯得很無力。

其實這也怪不得牛頓,就拿今天來說,神學依然是科學頭頂上的一朵烏雲,為什麼?因為我們無法準確的解釋宇宙的起源,無法解釋生命的起源,更無法解釋物質粒子的組合如何會產生意識!

而且隨著對科學深入的研究,隨著我們對微觀世界的瞭解,隨著量子力學在20世紀末的成功,人們愈發覺得科學好像與神學又走到了一起。

植物“意識”實驗,結果顛覆人類認知,幸好被證明是偽科學

此話怎講?你看,宏觀世界具有確定性,我們玩的很轉,但是到了微觀世界,宏觀世界的法則就不適用了,什麼不確定性、疊加態、觀察者效應,讓整個物理學徹底的經歷了一次靈異事件。

組成宏觀物質的微觀世界,就是一系列的幾率波,處在各種可能的疊加態中,只有當人類測量的時候,幾率波才會隨機坍縮到一個確定的狀態。

人類的測量不就是一種意識行為嗎!難道意識可以決定物質狀態,意識可以決定宏觀世界,可以決定宇宙的狀態!

植物“意識”實驗,結果顛覆人類認知,幸好被證明是偽科學

那麼我們宇宙這個確定的狀態,是否是因為在宇宙之外存在一個更加高級的觀察者。這不就是典型的唯心主義嗎?意識決定物質?

不過詭異之處遠沒有結束,隨著對量子力學的深入研究,人們發現了鬼魅般的超距作用,也就是量子糾纏。

兩個共生的微觀粒子之間存在一種糾纏關係,不管它們相隔多遠,對其中一個粒子的狀態進行干擾,另外一個粒子立即就能做出反應。

植物“意識”實驗,結果顛覆人類認知,幸好被證明是偽科學

這種現象超越了四維時空的限制,超越了我們已知的任何物理定律,它們之間不需要傳統意義上的信息傳遞,冥冥之中就有種更深層次的內在聯繫。

至於到底是哪種聯繫,人類並不清楚。目前只能確定這種現象確實存在,這難免不讓人覺得量子糾纏這種現象就像是兩個粒子之間可以意識到對方一樣。

這也跟我們古人經常說的,萬物皆有靈性(意識),萬物皆有聯繫,吻合的恰到好處。科學發展到這裡,又面臨了一個“意識難題”。

植物“意識”實驗,結果顛覆人類認知,幸好被證明是偽科學

意識這個玩意真的非常抽象,實證科學無法對其使用傳統的方式進行研究,

但歷史上有這麼一個驚人的實驗,對植物意識、甚至是無生命體意識進行了研究,得到了顛覆認知的結果,被稱為“巴克斯特效應”。

巴克斯特是一位測謊儀專家,測謊儀可以根據人的心跳、呼吸、以及手指排汗增多導致的電阻率下降,來判斷一個人是否在撒謊。

植物“意識”實驗,結果顛覆人類認知,幸好被證明是偽科學

在他的辦公室有一盆觀賞性植物龍血樹,1966年2月2日巴克斯特在為龍血樹澆完水以後,突發奇想,將測謊儀與植物連接,想要看下水從根部到葉子需要多長時間。

植物水分的變化會導致電阻率的變化,就會在測謊儀上留下變化曲線,但是得出來的結果,像是一個人在面臨困境時所表現出來的曲線。

這一下讓巴克斯特腦洞大開,他想看看植物在面臨威脅時會不會和人一樣,表現出同樣的反應。怎樣威脅植物呢?

植物“意識”實驗,結果顛覆人類認知,幸好被證明是偽科學

巴克斯特心想用火柴燒樹葉,但是當時身邊並沒有火柴,就在這時測謊儀上的曲線猛烈的震顫了起來。跟人的面臨威脅時的反應一樣。

這讓巴克斯特覺得是植物洞察了自己的內心,在自己還沒有做出“燒”這個動作的時候,植物已經知道了他接下來想要做什麼。

接下來巴克斯特做了所謂自認為是的小心、嚴謹的求證,他這回真的取來火柴,得出來的實驗結果據他描述是這樣的:當他準備試圖燒樹葉的時候,植物就會做出反應。當他假裝燒樹葉的時候,植物就沒有反應。

植物“意識”實驗,結果顛覆人類認知,幸好被證明是偽科學

於是他得出結論,植物不僅具有意識、情緒,而且能夠事先洞察接下來的危險。這是不是比量子糾纏還要詭異,畢竟量子糾纏還需要兩個共生的粒子才能發生聯繫。

而植物竟然能夠和毫不相干的人的意識發生糾纏,能夠在你做出行為之前,知道你的意圖。如果這個實驗是正確的,那麼這比任何一次科學發現都要偉大。

這說明意識就跟質量、能量、自旋一樣是物質的基本屬性,而且兩個不相干的事物也存在一種深層次的聯繫。

植物“意識”實驗,結果顛覆人類認知,幸好被證明是偽科學

這更能說明,植物裡面包含著宇宙的真諦,什麼量子糾纏、平行宇宙都是小兒科。

我們只要研究植物,就能發現科學尋找的聖盃,這個實驗結果簡直顛覆人的認知,讓人覺得整個宇宙就像一個有意識的整體。

你覺得巴克斯特的發現靠譜嗎?簡直扯到沒有邊際,因為這項實驗沒有嚴格的標準來區分怎樣算是試圖燒和假裝燒這兩個心裡狀態。

植物“意識”實驗,結果顛覆人類認知,幸好被證明是偽科學

人往往會因為自己的偏好而去選擇想要的實驗結果,因此這個實驗帶有很強烈的主觀色彩。可以說巴克斯特犯了科學實驗的大忌。

而且他沒有做對照實驗,也沒有做雙盲實驗,也就是兩個人在互相不知情的情況下,分別記錄“試圖燒”“假裝燒”的心理狀態,和植物相應的反應,然後一一對照數據。

這樣就能排除實驗者主觀偏差和個人偏好。而且巴克斯特也沒有做統計實驗,也就是在相同的條件下重複一系列實驗,獲得統計結果。

植物“意識”實驗,結果顛覆人類認知,幸好被證明是偽科學

而且他同樣應用這個不嚴謹的手段,做了植物對其他生物被殺死時也會做出反應,以及植物可以辨認出傷害自己“兇手”的實驗。後來他還將這項實驗擴展到了沒有生命的雞蛋上。

這樣的實驗結果肯定無法發表在主流的學術期刊上,而是發表在了偽科學的雜誌上。

但是這樣一個不嚴謹的實驗,導致了“植物心理學”的誕生,而且經過媒體報道,被大肆的宣傳,實驗結果已經廣為人知,我們以前聽說植物有意識,有情緒也是從這個偽科學實驗開始的。

植物“意識”實驗,結果顛覆人類認知,幸好被證明是偽科學

後來直到1974年眾多的生物學家和植物學家才開始對這項實驗進行探究,但無一人能重複出巴克斯特的實驗結果。

例如生物學家霍洛威茲1975年在《科學》雜誌上發表論文、科學家科梅茲1977年在《美國心理研究會雜誌》上發表論文駁斥“巴克斯特效應”。

植物“意識”實驗,結果顛覆人類認知,幸好被證明是偽科學

所以植物具有意識、具有情緒、具有喜怒哀樂,目前在科學界被認為是偽科學,因為它們根本沒有中樞神經,甚至連簡單的神經也沒有,更別說是冷冰冰的無生命體。

萬物皆有靈性(意識),萬物皆有聯繫,也許只在哲學層面上具有意義。在科學層面上我們目前只發現了共生粒子之間的神奇的糾纏關係。

但這也不能說明,兩個糾纏的粒子之間有意識交流。更不能說明,意識就是物質的本質,而在量子力學中,我們認為人類測量雖然是意識行為,但是測量的手段和過程依然屬於量子行為。

植物“意識”實驗,結果顛覆人類認知,幸好被證明是偽科學

這怎麼理解呢?你看,我們測量任何粒子,都需要用光子與其發生相互作用,這樣反射出的光子才能被儀器接收到,這就是測量行為的過程。

但是當光子與被觀測的量子發生相互作用的時候,光子的能量就會將量子的狀態限制在一個確定的狀態,就是所謂的波函數塌縮。

植物“意識”實驗,結果顛覆人類認知,幸好被證明是偽科學

所以並不是意識決定了物質狀態,而是測量時發生的電磁相互作用導致了物質粒子確定的狀態。

在宇宙面前,科學還有很多的未知無法解釋,而這些無法解釋的現象和領域就是神學茁壯成長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