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闽学鼻祖”——龟山先生,将乐人民的骄傲

杨时(1053—1135年),字中立,号龟山,称龟山先生,福建将乐人。杨时自幼在将乐县城含云寺和杨希旦“西斋”读书,天资聪慧。杨时于北宋熙宁九年(1076年)进士及第。他历任徐州、虔州司法和浏阳、余杭、萧山等县知县以及无为军判官、建阳县丞、荆州府学教授、南京敦宗院宗子博士、秘书郎、迩英殿说书、右谏议大夫、国子监祭酒、给事中、徽猷阁直学士、工部侍郎、龙图阁直学士等职。杨时于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四月二十四日病逝,享年83岁。

故事:“闽学鼻祖”——龟山先生,将乐人民的骄傲

杨时先后学于程颢、程颐,同游酢、吕大临、谢良佐并称程门四大弟子。又与罗从彦、李侗并称为“南剑三先生”,被后世尊为“闽学鼻祖”,他将“二程”洛学传播至东南等广大地区,在“二程”和朱熹之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为闽学及其思想体系的形成打下了坚实基础,为理学南传及中华文化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故事:“闽学鼻祖”——龟山先生,将乐人民的骄傲

建炎四年(1130年),杨时以年事已高为由请求告老。高宗封他为朝请大夫,仍任龙图阁直学士,并赐他官绢200疋、白银300两,以养天年。杨时推辞说:“我只请求陛下给我的家乡福建施舍恩惠,不再有赋税和地租”。高宗准奏,从今以后福建省豁免租赋,以示优待。杨时回到家乡后,生活十分俭朴。吕聪在《问书册》中说:杨时自京城辞官还乡后,虽然吃的都是蔬食,却都觉得十分可口,也从来没有挑剔;既然住的都是破旧的房屋,但并没有对其他同僚的宅院感到羡慕而追求安逸。”

故事:“闽学鼻祖”——龟山先生,将乐人民的骄傲

杨时为了教育儿孙“俭以养德”,特立下这样的家规:“三餐饭蔬,不论脆甘酸苦,只要是可以吃的,就不可有所嗜好;衣服鞋帽,不论布料精细,只要合身,就不许挑挑拣拣;所处房屋,尽管简陋,只要还能居住,就应安居乐业,不要羡慕别人雕梁画栋;故山田园,先祖遗留,应该守其世业,不可增营地产,侵犯他人利益。”他赋诗勉励儿孙:“敝裘千里北风寒,还忆箪瓢陋巷安;位重金多非所慕,直缘三釜慰亲欢。”他谆谆告诫后学者:“富贵如浮云,苟得非所臧。贫贱岂吾羞,逐物乃自戕。胼胝奏艰食,一瓢甘糟糠。所逢义适然,未殊行与藏。”(杨时《书含云寺学者》)他晚年在故里仍笔耕不辍,著书立说,先后写成《三经义辨》、《日录辨》、《字说辨》等书。

故事:“闽学鼻祖”——龟山先生,将乐人民的骄傲

将乐县城市建设发展集团监管,将乐县德弘建材制造有限公司采购,将乐县德弘建材制造建设项目(污水处理系统),中标供应商:浙江金鸟压滤机有限公司,金额465.8万元登录“企查查”搜索,长兴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决定书》长市监处〔2019〕032号 ,浙江金鸟压滤机有限公司违法,处罚款6万元。

故事:“闽学鼻祖”——龟山先生,将乐人民的骄傲

依据《政府采购法》相关法规,近三年违法经营受到较大数额罚款(5万元以上)的企业为不合格供应商,没有资格参加国资项目采购,供应商故意隐瞒违法被处罚的事实,虚假响应谋取中标,采购人应该认真履行监管职责,维护公平公正诚信!

故事:“闽学鼻祖”——龟山先生,将乐人民的骄傲

故事:“闽学鼻祖”——龟山先生,将乐人民的骄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