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小孩半夜兩點還在被窩裡看ipad,當老師的媽媽發現後一把拿過來摔得粉碎,這樣的教育方式是否欠妥?

混亂的性子


初中生正處於青春叛逆期,即便不發生這樣激烈的衝突,也已經很難與家長很好溝通了。韓劇裡經常會提到“可怕的中二”,也就是孩子到了初二這個特殊的敏感期,家長會特別謹慎對待,包括加倍理解和小心呵護。

而我們國家的父母好像不太有這樣的觀念。大家雖然也意識到青春期是一個叛逆期,但很少有父母會小心翼翼地去包容和理解,並幫助孩子度過這個階段。如果嬰兒期的無端大哭和更年期的無端煩躁可以被理解,那麼一個青春期的種種也應該被包容。

之前看到一個節目,講一個青春期的男孩對自己的媽媽頂嘴對罵甚至大打出手,那個場面相信無論哪一個為人父母者都會心有餘悸,害怕自己的孩子變成那個樣子。

我記得我自己在初中的時候,有一次因為聽收音機忘了看火,把媽媽做的菜燒糊了,她很氣憤,衝過來就把收音機摔碎了。那時候我家裡並沒有收音機,那個收音機是我從姑姑家借來的。聽收音機是我唯一與外面世界的連接……可能作為女孩子,我不可能像男孩子那樣武力反擊,但是,我可以選擇關閉我自己,關閉心靈和嘴巴。我不想和媽媽再有任何的交流和溝通。

關閉了的心門是很難再次打開的。

題主這個問題強調了“半夜兩點”這個時間點,認為這是憤怒的原因。其實,初中階段是我們人生精力最旺盛的階段,即便熬個通宵,第二天也會很快恢復過來。我初中的時候可以跟同學借一本書,而且還是教輔類參考書,晚上打著手電看半夜,第二天就還書,基本一本書就背個差不多。現在初二學生沒有開學,雖然規律的作息很重要,但是偶爾熬個夜也沒什麼,大人也會這麼幹的,何況孩子。

我看到“當老師的媽媽”,應該是作為老師的媽媽更加重視原則性和高度的自律,但從另一個角度說,作為老師,媽媽是不是更懂得教育方法和教育規律呢?自己的孩子竟然不是最優秀的那一類,竟然不是最優秀的那一個,竟然不是自己希望成為的優秀模樣,心裡總是有挫敗感的。作為老師,須知那些優秀的學生並不是老師教出來的,是學生的悟性在那裡。作為媽媽,須要承認自己的孩子並不是完美的。

想想那個半夜裡醒來哭著要抱抱要吃奶的嬰兒,想想那個已經三歲了還強烈要求媽媽給他擦屁屁的孩子,如果我們可以容忍這些,我們為什麼不能呵護這個在青春裡偶爾任性的少年?

還是想起一個韓劇裡的情節,一個初中的兒子犯了錯,父親要去批評教育,母親攔著說,算了,不是中二麼?父親說,中二又不是什麼特權,該教還是要教的啊!

初中的孩子需要特別的關照呵護,如果我們注意自己的方式方法,中二的孩子心裡,還是有一把尺子的,他們知道規則在那裡,他們反抗的也許不是父母,是從前的那個自己。

希望每一對父母子女都安然度過這一段敏感期。


春江花月夜8548


這個得看是啥個性的孩子了。

如果是比較外向的,會自我開解的。媽媽說了幾次都不改的情況下,把IPAD摔了,那應該也不算是比較錯誤的方式。

如果是內向的孩子,啥事兒就放心裡,估計這一下會有嚴重的後果。

最近,老看到有初中生從樓上一躍而下。所以有這樣的顧慮。

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教育方式,不能一概而論。

最近疫情從一月到現在,一般的家長都不會允許孩子出門的,我不知道孩子啥心理。我過年在家宅了一個月,接到上班通知的時候,我是歡天喜地的去的。平時在家,真是哪哪都不順心的感覺。我約摸估計著孩子也差不多?

一天中,可以規定手機或是IPAD的使用時間。到晚上10左右,家長就可以收起來了。而且IPAD也可以設置密碼的。。。。


深圳歐巴桑的減肥生活


如果摔壞ipad能換回孩子的認錯和改正,當老師的媽媽的教育方式就是有效的,就是妥當的。教育方式沒有最正確、最妥當,只有最適合。

問題中對教育情境的描述並不具體:初中生是畢業班還是非畢業班?孩子的平時表現如何?在被窩裡看iPad看的是什麼內容?為何半夜兩點在看?媽媽是怎麼發現的?當老師的媽媽平時性格脾氣如何?媽媽除摔壞iPad舉動之外有什麼言語嗎?如果沒有對教育對象和教育主體的情況分析,就判斷教育方式欠妥與否本身就欠妥。

有網友認為,要考慮孩子正處於青春叛逆期,媽媽不可來硬的,要有耐心,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諸如此類,如此討論都是紙上談兵,缺乏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思想策略。

在此,我更關注的是題中強調主角是“當老師的媽媽”。這是在暗示什麼嗎?當老師的媽媽應該更有耐心細心,更懂教育方法,如此半夜兩點摔iPad,方法欠妥,形象全無?大部分老師的家庭教育比較成功,孩子培養比較出色,但現實中也不乏這樣的老師:培養了很多優秀的學生,卻沒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在我看來,這部分老師可分為兩種類型:一是對孩子要求過於嚴苛,二是對孩子要求過於寬鬆。前者對孩子一開始期望值很好,時時處處注意教育引導孩子,高標準,嚴要求,孩子表現不如人意則家長變本加厲,結果適得其反;後者則相反,對孩子教育引導失之於松,特別是學業要求方面只要求其“差不多就好”,不注重激發孩子的進取心,不看重分數是家長自我安慰的理由,“業精於勤荒於嬉”,結果自然是“荒於嬉”。

這些現象帶給我們的思考是,當老師的家長為什麼會常存在“當局者迷”或“臨事而迷”的情況。或許是感情上的親疏遠近,往往會影響到人們對事物正誤深淺的認識。這似乎是多年以前的高考作文題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